梁 晶 史永纯 朱明华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梁 晶 史永纯 朱明华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建设作为中央财政支持和省级骨干院校重点项目,专业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随着环境保护教学实训中心落成,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场地一体化已建成。基于此,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探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带动其他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环境影响评价;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培养生态环保特色专业人才的高职学院,为首批黑龙江省级骨干高职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和省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课程改革是专业改革根本落脚点,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核心及实质环节。如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为例,探讨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做一体化基础上,由“教”向“学”迁移,由“学”向“用”迁移,在“学”的环节上强调学习“兴趣”,在“做”的环节上体现“用”[1]。该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适合高职环保类专业领域的特点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现实要求。
本课程与岗位职业相对接,以项目为载体,结合毕业生工作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解决工作领域实际问题的技能。本课程注重“实用”培养,课程内容或项目与环评行业实际工作情境相符,即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岗位所涉及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增强适应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中实际项目为载体,确定N个任务来实现一体化教学过程的融合[2]。为充分体现课程学习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聘请环境影响评价专家、技术人员共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团队。即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依托环评单位具体项目为载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岗位任务和职业标准,形成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体化教学模式[3]。本课程设计了5个项目,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分解成19个任务(见表1)。
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教学法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该课程某一教学单元设计对应的工作任务书见表2。
实践证明,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较传统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学生的室内环境治理与评价、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等技能证书通过率达100%,学生所在的顶岗实习实训单位对学生表现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较高评价。随着课改理念的更新学习,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将不断深入。
[1]王任达.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05.
[2]陈小龙.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位论文,2012.
[3]史永纯,张福贵,等.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的改革[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87—88.
[4]梁晶,刘际洲,等.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改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9):150.
表1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框架体系
表2 课程教学单元设计
责任编辑:富春凯
10.3969/j.issn.1674-6341.2015.03.038
2015-04-07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环保类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编号:GJZ201302149)
梁晶(1982—),女,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科学及教学。
G712
A
1674-6341(2015)03-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