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芳(无锡市锡北人民院 江苏 无锡 214194)
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马秋芳
(无锡市锡北人民院江苏无锡214194)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护理我院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时的注意事项,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分析护理这些患者时的不安全因素和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收治的患者中,共发生2例不良事件,输液注射1例,跌倒1例。结论:护理心血管内科患者时,要注意输液注射和病人安全等风险因素,加强护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护理不安全因素是指从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多种因素,如患者本人的依从性不好,医院设备的相对落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偏差等[1]。因此护理不安全因素存在突发性和难预测性。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也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心血管内科疾病多数属于急危重症,具有以下特点,如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等,因此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护理工作较重。为了探讨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40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 59. 40± 5. 21)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例,心律失常(包括缓慢型和快速型心律失常) 20例,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例。入院后均已进行有效处理,完善相关检查。
我院心血管内科现有床位40张,护理人员16人。年龄22~43岁。工作年限1~20年。所有患者的主管护士均认真负责所管病人,定期进行综合测评。
护理上述40例患者时,共发生不良护理事件2例,输液注射1例,跌倒1例。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住院时间为5-15天,均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和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多数年龄偏大,病情危重,变化较快,看似表面平稳,却经常突然起病,病情来势凶险,急、危、险、快,直接导致护士工作压力增大,充满紧张气氛。而患者及家属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疾病没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容易滋生恐惧、焦虑、急躁的负面情绪,对病情的变化不能理解和接受,更增加了护理风险系数。因而,正确认识分析心血管内科病房患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加以注意闲的尤为重要。
心血管内科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2]: ( 1)心血管内科疾病独有的特点:①心血管疾病经常突然起病,发病较急,要求医护人员的处理突发事变能力较强。②急性心肌梗死、室壁瘤破裂、快速型心律失常等起病急,死亡率高,抢救时必须及时,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各项操作熟练掌握,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③心血管内科疾病病情变化快,而患者及家属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疾病没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容易滋生恐惧、焦虑、急躁的负面情绪,对病情的变化不能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具备良好的疾病预见性和沟通交通能力。( 2)护理人员因素:①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当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不能采取正确的急救处理措施,常使病人失去最佳的治疗抢救时机,导致严重的后果。②护士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护士不够负责任,对病人观察不细致,不能及时发现病人细微的病情变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疾病恶化。③护理记录滞后或干脆记录缺失,对患者的病情和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片面、不具体,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影响医疗质量。( 3)管理因素:①护理工作管理者专业水平有限,没有发现潜在安全隐患的预见性和工作敏感性,不能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最终导致不良后果;亦或即使管理者虽然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但采取的措施不当,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最后依然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②管理者工作素质不够,责任心不强,对管理工作中的漏洞认识不到位。例如,单纯认为护士工作中出现问题是护士本身的原因,立即推卸责任,从来不考虑自身的问题,而不去积极找到问题的本源;或者另外一些管理者总认为自己只负责传达上级的精神,传达完之后不去监督管理是否执行,认为与自己无关,对科室的护理工作监管不到位。③从科室的管理制度上来说,由于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业务培训不彻底、监督管理不严格等因素而影响护理安全,这些问题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严重时甚至可以引起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例如,管理的规章制度表述不清,护士遇到具体问题时不清除,导致无章可循;交接班制度不完善,重要患者交接班不清楚,导致遗漏病情变化,延误患者病情,抢救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患者的生命安全屋保障。④科室的急救仪器、抢救药物、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导致药品种类和剂量不足、仪器破损,直接影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导致抢救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 4)患者因素:①心血管内科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身体各个器官已经衰老,新陈代谢能力下降,对疾病耐受能力和身体代偿能力下降,视力、听力减退,行动迟缓,起身困难,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②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专业知识,对自己所患疾病认识不够,没有客观正确的意见,容易滋生恐惧、焦虑、急躁的负面情绪,对病情的变化不能理解和接受。此外,有些病人对医生交待的病情持怀疑态度,单纯认为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没有那么悲观,故医从性不好。
心血管内科疾病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存在数多不安全因素,正确认识并重视他们的存在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的基础。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善于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 13) :1203-1204.
[2]马在萍.心血管内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4,,4( 2) :225-227.
【中图分类号】R473.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 2015) 12-0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