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2015-03-24 14:17杨丹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心房颤动氨氯地平高血压

杨丹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药械科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杨丹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药械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长期服用胺碘酮和未长期服用胺碘酮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复发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后左心房内径和射血分数均得到了改善,与治疗前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都可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房颤次数,降低左心房内径,升高射血分数,两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氨氯地平;高血压;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属于常见的心律失常,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出现合并心房颤动的概率较高,且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命威胁。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ARB类药物,虽然这类药物能够逆转心房的重构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使用ARB类药物。我院使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120例。随机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6~71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9~68岁之间,平均年龄5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抗心律失常方面,两组患者均使用胺碘酮,房颤症状明显或不能自行终止时采用药物复律,紧急情况下可采用电复律。在对照组的治疗中,采取基础治疗措施,患者停用ACEI类药物,口服坎地沙坦4~16mg/d,单一药物不能达标时联合使用除CCB类的降压药物;在观察组的治疗中,同样采取常规的基础治疗,患者停用ACEI类药物,口服氨氯地平2.5~10mg/d,单一药物能达标时联合使用除ARB类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在随访中观察患者的房颤发作情况,同时对比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和射血分数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两组中长期使用胺碘酮患者的房颤复发情况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中有28例长期服用胺碘酮,对照组中有30例长期服用胺碘酮。观察组中有15发作,占53.5%;对照组中有16例发作,占53.3%。两组经过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中为长期使用胺碘酮患者的房颤复发情况

在观察组中,有32例患者未服用胺碘酮,在治疗前的6个月期间在治疗的前6个月,平均发作次数为8.51次;在治疗的7~12个月中,平均发作次数为6.98次。在对照组中,有30例患者为服用胺碘酮,在治疗的前6个月中,平均发作次数为8.35次;在治疗的7~12个月中,平均发作次数为6.84次。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6个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的7~12个月的发作次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和射血分数的改善情况

在观察组的60例中,治疗前,左心房内径(mm)为40.65±3.01,射血分数(%)为50.41±4.89;治疗后,左心房内径(mm)为37.11±2.54,射血分数(%)为48.23±4.22。在对照组的60例中,治疗前,左心房内径(mm)为40.93±3.29,射血分数(%)为50.78±5.03;治疗后,左心房内径(mm)为37.32±2.41,射血分数(%)48.57±4.26。经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和射血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房颤在临床上没有最佳的治疗方案,因此治疗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高血压病是诱发心房颤动的重要病因之一,在发病早期患者的左心房容量与压力增大,导致了心房肌发生纤维化,并且心房的收缩功能减退,心电活动异常,因此,高血压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心房颤动。目前的临床研究以经证明ARB类药物能够减少心房的发作次数,通过阻断心房的重构,从而达到降低左心房压力和改善心功能的目的[1]。

在临床的治疗中发现,并非所用的患者均适用ARB类降压药物,在治疗中对部分患者适用了氨氯地平。对比观察组和治疗组的左心房内径、射血分数,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和射血分数均得到了改善[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氨氯地平在治疗高雪艳合并心房颤动时与坎地沙坦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两者均可以减少房颤的发作次数,降低左心房的内径,升高射血分数[3]。

参考文献

[1]杨顺,周淑筠,陈洪生. 心房颤动9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03)

[2]吴友良.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4(07).

[3]冯岩.坎地沙坦的抗高血压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03).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15-0145-02

猜你喜欢
心房颤动氨氯地平高血压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