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人为因素对航空维修安全的影响

2015-03-24 23:48:11
电子测试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机务航空监督

马 莹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北京,101312)

“马航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保自身安全是顾客首要考虑的问题,这对整个航空工作,尤其是航空维修安全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提高维修质量,做好全方面的隐患检查,尽可能为顾客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但实际情况表明,航空维修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但重视航空检查,做好事维修等人为因素在提高航空运行安全方面发挥着较为突出的作用,对此,下文将探究人为因素在对航空维修安全的影响。

1 违规操作,肆意妄为

近年来,航空公司的职员普遍年轻化,对于航空维修缺乏足够的经验,虽然在理论知识层面,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与操作技巧,但在具体维修过程中,却不能如鱼得水。另外,航空维修总量较大,这对维修人员的维修质量与效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过度的劳累使得维修工作无法满足既定标准。各类航空维修工作都有详细的规定与说明,即明确规定了维修人员的维修行为,如果其在维修过程中,仅凭借自身经验对部件进行拆卸、调试,或不遵从规章制度违法操作,势必对航空的安全生产造成毁灭性影响。对此,应对注重对维修人员进行技能与素质培训,全面提升其工作责任心与使命感,使其依据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明白维修工作的重要性,科学遵从维修操作流程,发挥维修工作的最佳价值。

2 思想认识不足

受传统观念与社会舆论的双重影响,对航空机务部门存在认识误区:机务部门是航空公司的累赘,其不仅无法带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这使得机务部门不能获得推动其各方面发展所需的有效资源,包括机械设备、厂房构建、人才引进等,导致机务维修人员得到降低的社会认可度,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其认为航空维修工作没有特别重要,由于机务部门的维修工作量大、劳累程度高,而且提升空间小,多数维修人员挤破脑袋想逃离这片“地狱”,这使得整个机务维修团队流动速度过快,员工的频繁更替无法稳定军心,因而在具体航空维修中,让各种安全隐患有机可乘,对此,航空领导应做好思想宣传、教育与引导工作,转变机务员工的思想认识,加大对机务工作的支持,以便满足其发展的所需物资。

3 缺乏培训与指导

能与责任意识,对此方面的不重视,使得航空维修效率低、质量差。由于航空维修安全工作对员工的技术、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只有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的机务维修团队,才能满足现阶段航空维修安全的需要。从机务员工的构成来看,其中多数员工接受了较为专业、权威的技能指导,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由于其工作时间短,经验积累意识不强,其并不具备优秀航空维修人员应有的素质,这要求航空机务部门重视开展“引导性工作”,由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老员工引领新员工共同完成航空维修工作,在共同工作中,逐步丰富新员工的实践经验,为其理论知识提供施展平台,虚心接受老员工的指导,实行“新老员工互相学习”工作模式,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新员工的业务素质,同时,定期开展维修技能培训与心理训练,可聘请航空维修方面的专家或经验丰富、资历较高的维修人员与全体航空维修员工进行“互动”,逐步完善维修员工现阶段的理论知识结构,并引导其学习先进维修技能与维修方法,以提高维修质量。

4 监督、检查力度低

为提升航空运行的整体安全性能,各个维修部门已经做好了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对实际维修工作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维修疏漏,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从而确保航空维修的缜密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各维修部门员工责任感存在差距,维修技能与监督检查力度也大不相同,检查、监督人员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此项工作投入力度较少,对已经检查出的维修问题不能及时反映等,这加大了各类安全隐患存在的机率,这要求航空公司应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督、检查机制,选聘优秀人员组成监督、检查小组,及时、有效、准确对维修工作进行审核,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减少飞机事故发生的频率。

5 管理形式化

维修技术的标准模式、管理体制的运行过程、员工的奖惩体制等都较为散漫,航空业承载着较大的运输量,一个问题都极有可能引发致命性事故,例如,在进行飞机称重时,因没有依据相应的规定及时使前轮固定,导致飞机向前滑行,由此可知,航空维修安全在整个航空运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推进管理制度化工作,加强对维修员工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依据维修工作开展情况,合理调整相应的维修标准与规定,防止员工盲目蛮干,肆意妄为,使其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开展维修工作;重视监督、检查工作,做好维修反馈工作,重视二次维修的作用,减少影响航空安全各类问题的存在,优化维修整体水平;创新员工奖惩机制,在现有工资、福利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奖惩方式,在督促员工高效保质完成维修工作的同时,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其责任感,确保航空维修的效果。

人为因素直接影响航空维修安全水平,重视员工培训,提升其维修技能与维修责任意识,加强定期培训,完善其维修业务素质,加强整体管理体制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做好维修工作检查,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本文对此给予了深刻论证,望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张朋鹏,王永刚.以人为因素为中心的航空安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S1)

[2] 夏昶祺.积极行动,及时应变保障航空安全[J].中国无线电.2006(04)

[3] 翟安强.我国航空事故调查机制的建立[J].中国民用航空.2006(02)

[4] 韩彤.2005年世界空难及飞行事故一览[J].中国民用航空. 2006(02)

猜你喜欢
机务航空监督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趣味(语文)(2021年11期)2021-03-09 03:11:36
机务联系电路设计实例分析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机务管理模式下提高货车列尾装置作业效率的研究与实践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夯实监督之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机务检修质量管理研究
大科技(2016年21期)2016-08-09 00:57:36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IT时代周刊(2015年7期)2015-11-11 05:49:55
新形势下加强车辆机务技术管理保障运输安全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