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梅(新疆农六师芳草湖总场医院儿科 新疆 呼图壁 831208)
小儿肠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阴梅
(新疆农六师芳草湖总场医院儿科新疆呼图壁831208)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小儿肠炎54例,分析临床诊断方法,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组。对照组27例,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应用葡萄糖酸锌,共27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 P<0. 05),差异显著。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肠炎效果显著,临床可推广。
关键词小儿肠炎;诊断;葡萄糖酸锌;疗效
小儿肠炎为儿科常见病,多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病菌种类较多,以腺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较为常见,病毒性肠炎症状较轻微,细菌性肠炎症状较重,常见细菌为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1]。早诊断、早治疗是缓解病情、促进患儿早期康复的关键。现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小儿肠炎54例,总结性分析小儿肠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效果,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小儿肠炎5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组。对照组中重度5例,中度9例,轻度13例,共27例,年龄均为( 6. 54±1. 21)岁,年龄范围是2-10岁,女患儿12例,男患儿15例,病程均为( 3. 24±0. 69) d,病程范围是1-6d。实验组中重度4例,中度9例,轻度14例,年龄均为( 6. 59±1. 07)岁,年龄范围是2-10. 5岁,女患儿13例,男患儿14例,病程均为( 3. 30±0. 54) d,病程范围是1-6. 5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一般资料相比( P>0. 05),无显著差异。
1.2方法:分析临床诊断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应用葡萄糖酸锌
1.2.1诊断( 1)细菌性肠炎:患儿起病较急,主要有腹痛、发热、腹泻症状,大便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细菌培养显阳性( 2)病毒性肠炎:患儿大便为稀水状或蛋白花汤状,经ELISA检测病毒及大便分离均显阳性( 3)血PCT测定:阴性PCT<0. 5ug/L,轻度升高PCT0. 5ug/L-2. 0ug/L,中度升高PCT2. 0ug/L-10. 0ug/L,高度升高PCT≥10. 0ug/L。
1.2.2治疗常规治疗为纠正电解质平衡、及时补液、应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思密达等,酪酸梭菌活菌散每日2-3次,每次1袋,思密达每日3次,每日1-2袋。葡萄糖酸锌每日2次,每日20mg。治疗共7d。
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比分析。
1.3疗效标准无效:患儿经相应治疗,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或加重;好转:患儿经相应治疗,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有效:患儿经相应治疗,症状消失。以好转、有效作为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 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 05为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治疗无效5例,12例好转,10例有效,治疗有效率81. 48%。实验组治疗无效1例,11例好转,15例有效,治疗有效率96. 30%。两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 P<0. 05),差异显著。
腹泻为小儿肠炎的主要症状,并伴有呕吐频繁、口唇干燥、持续高热等全身症状与小便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危害严重,若得不到早期有效治疗,则可导致胃酸、腹痛、胃痛、胃胀、消化道穿孔和出血等,诱发结肠癌、胃癌等,因此,临床必须加强对小儿肠胃不适的重视程度,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将疾病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避免严重后果[2]。研究指出,不同病原体造成的肠炎症状有一定相似性,早期鉴别诊断较难,大便常规检验较难准确鉴别,若无法明确病原体,则可造成抗生素滥用、延误治疗等,故必须寻找一种快捷、方便、有效的检测方法,早期确诊疾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3]。病毒性肠炎及细菌性肠炎临床鉴别时,除了进行大便分离病毒、培养细菌外,还可通过测定血CRP( C反应蛋白)、PCT(血清降钙素原)进行快速诊断。该病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平衡、及时补液、应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思密达等。报道表明,锌对保护小肠功能及结构有较大作用,可影响酶生物合成,促进器官发育及生长,并对创伤组织进行修复[4]。患儿患病后,体内活性物质大量流失,机体屏障障碍,降低T细胞功能,增加感染病毒几率,因此,治疗时需对患儿补充锌元素,刺激B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5]。葡萄糖酸锌含有大量锌,配合常规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止泻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在本研究中,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葡萄糖酸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 96. 30%)高于对照组( 81. 48%),表明葡萄糖酸锌治疗有效、可靠。
综上分析,小儿肠炎严重威胁患儿健康,临床需加强早期诊断及治疗,给予患儿葡萄糖酸锌,疗效显著,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小剑,陈益平,李芳,等.降钙素原测定在小儿肠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4,8( 05) :469-471.
[2]黄劼.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 15) :91-92.
[3]傅碧云.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 07) :130-131.
[4]王翠霞,庞伟君,陈广斌.血PCT、CRP的检测对诊断不同病原体肠炎患儿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06,12( 05) :388-390.
[5]陈妞妞,李嫱.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30例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 05) :873.
【中图分类号】R725. 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 2015) 07-01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