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新蕾(常熟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英语专业写作教学“读写结合”模式浅探
戴新蕾
(常熟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熟215500)
摘要:英语写作一直是检测英语教与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读写结合”的切入点,探讨“读写结合”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此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的运用,旨在进一步扩展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英语写作教学写作能力评阅
写作和阅读能力是当今世界人才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能力。随着全球化步伐的逐渐加快,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强弱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事业的成败。实际工作中对写作能力的要求是颇高的,比如草拟各种报告、文件,撰写读书报告和学术评论等,都离不开灵活而扎实的写作功底。因此,英语读写能力培养被各大高校普遍重视。英语专业中的写作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更是显出了其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写作课程成为连接其他专业课程,如高级写作(论文写作)、外报外刊阅读、英美文学、高级英语等课程的纽带。
从测试角度来说,几乎所有英语专业的测试都离不开英语写作和阅读测试,大到英语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小到各种教学环节的期中期末考试,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更是依赖基础阶段牢固的写作基础。
有关阅读与写作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迄今为止已有不少相关的权威研究发现。如Krashen对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阅读与写作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阅读能力强且喜好阅读的人写作能力相应也强,反之亦然[1]。
库赛提出写作与阅读存在以下四个方面共同的认知基础:第一,阅读者与写作者在各自的活动中,都会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构建语篇意义。第二,两种活动输入和提取语言信息的机制十分类似。第三,阅读和写作者在将已有知识转化成语篇时所使用的程序十分接近。第四,阅读与写作者在创建新的语篇时,所用的内在处理模式和体现出的能力十分相似[2]。
笔者在近些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各种纰漏:文章内容乏善可陈;词汇量不足,词汇搭配误差较多;句型较为单一;结构松散,逻辑混乱。要克服上述缺憾,只进行单一的写作练习往往收效甚微。没有阅读作为辅助,学生终究难于摆脱内容空洞、语言呆板的桎梏,更谈不上创新、创意。
不难发现,阅读与写作之间并非传统意义上相互割裂的存在,而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就为我们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在充分认知读写结合的可行性,并结合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作文写作现状的基础上,笔者采取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对写作课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将大学四年的写作课程进行了统筹规划,分为低年级基础写作课程和高年级高级写作课程。低年级课程使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写作基本技能培养和四大类文体训练;高年级涉及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等更为学术、专业的写作练习。通过四年的衔接,确保学生能够不间断地进行写作和阅读练习。本文重点论述英语专业低年级英语写作课中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设基础英语阅读课程。以《英语阅读教程》中的文章为主,进行简单的阅读技巧训练,如猜词,寻找中心思想,梳理语句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区分事实和观点,同时掌握运用各种泛读方式如略读和快读方式等[3]。为了节省阅读时间,必须学会猜测生词的意思,可以通过语境进行推测。语境提示的线索有四种:例子、同义词、反义词、语句或语篇的大意。找出主题对于正确理解文章至关重要,有三种策略可以找到主题思想:寻找概括性的观点及其对应的具体观点;利用主题找到主题思想;利用提示词找到主题思想。语句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有补充关系、时间关系等,区分事实和观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区分论点和论据,同时掌握它们的特点:论点一般涉及写作者的观点和主张,显得比较概括和抽象;事实即论据,一般比较具体、多样和生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略读和快读要基于学生对文章关键处把握的前提下才可进行,从而能够有效地节省阅读时间,同时快速地找到文章重点。综上所述,阅读技巧,实则就是从阅读活动中寻找写作文时的各种要素。因此,对一篇文章的成功阅读如同写作时对一篇文章的谋篇布局般重要,可见阅读的过程就是写作的逆推过程。在第一阶段,教师就该文章的主题组织讨论,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脉络,教授学生写作文章摘要。所谓摘要,即按照原文的比例摘录文章的要点重点。一般而言,一篇合格的摘要需包括对原文核心观点的归纳,对次要观点的整合,对重要细节的简单归结等,摘要写作实为用写作的方式进一步巩固整合阅读的思维过程。课后教师需要求学生对该单元余留文章进行主题归纳,同时,对同一主题下持不同观点的文章需进行对比,理出每篇文章的框架,并进行词汇和句型积累。
第二阶段进入正式的写作基本常识教学阶段,此阶段是写作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一篇文章(这里主要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例)的构成分为开篇、主体和收尾三大部分,每一部分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在教学的过程中,需结合经典文章(主要选自《英语阅读教程》和英语权威报纸杂志),首先分析文章基本构架。因此,笔者选取了其中较为典型的议论文和说明文若干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和归纳演绎并举的方式,启发学生根据第一阶段所学知识提炼出此类文章的经典结构。紧接着,教师辅以相似主题的学生习作(200字)若干进行分析,比较经典文章和学生习作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让学生在比较中较为清晰地掌握作文的各个基本要素。此处所涉及的各个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作文的中心思想,即主要论点。中心思想要求清晰、完整,避免写成annoucement,避免观点过宽或过窄,避免中心句中包含多个论点的情况等。一个表达清晰完整的中心思想一般需要包含写作对象及作者对该对象的态度,同时需包括文章主体部分需要阐发的各个分论点。论据部分需让学生体会多样化和具体化,以免论据空洞和陈词滥调。学生在探讨的时候,需关注论据的种类,逐步积累不同类型的论据,如例子、数据、事例等,同时从语言层面研究论据具体化实现的语言途径,从论据逻辑发散层面研究其具体化实现的途径。除此以外,还需关注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需要匹配相关的过渡词或过渡句,以彰显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联。最后,学生需研究每篇文章的开篇方式和结尾方式。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布置相关的专项练习题进行随堂或课后的巩固训练。课后应添加更多相似主题的文章,要求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或摘要。
在掌握了作文各个基本要素的前提下,第三阶段进行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写文章的主要功能是在于交际,而交际的目的就决定了文章文体的多样性。对于学生来说,最主要的交际功能包括叙述一件事情、描写一个物品、表达一种观念、摆明自己不同的观点等,上述四种交际需求衍生出四种不同的文体: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记叙文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记叙文用词的特点。描写文的顺序及描写用词的准确和精当。五大类说明文(举例子、因果说明文、下定义说明文、对比说明文、过程说明文、分类说明文)各自谋篇布局的特点。议论文的正反两种观点的布局。在这些不同文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阅读同时进行。每教授一种文体,教师需事先准备好若干该文体的经典范文和学生习作,通过分析这些范文在谋篇布局中的特点来掌握不同类型文章之间布局的差异。同时,教师应就范文相似主题另拟一个或者多个话题作为学生随堂或者课后写作的话题。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阅读内容自拟话题进行写作练习,随堂草拟提纲,并讨论和修改提纲,待完善后方可进行初稿的写作。同时,学生需要大量阅读各种文章,帮助他们积累词汇、丰富句型、提炼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四大类文体的写作教学需要花费较长的教学课时,所以,在规划整个写作课程时,这个阶段的课时安排应适当拉长。
写作的完整过程需包含作文的评阅阶段。根据John Langan在《美国大学英语写作》中所述,评判一篇习作是否为优秀的习作,必须满足四个原则:一致性原则、支撑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语言规范性原则。遵循一致性原则需要注意中心思想与分论点之间保持一致,论据应当与分论点保持一致。因此,在评阅时,评阅者可尝试寻找离题的观点或论据。支撑性原则是指论据必须支撑分论点,同时,论据需多样且具体。连贯性原则是指段落之间和论据之间逻辑上的连贯顺畅,评阅者可在过渡词和过渡句上进行查证。而语言规范则主要涉及语法、用词、句型等[4]。就评阅方式而言,可以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评阅、典型作文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阅读他人的作文逐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英语专业的学生,十分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写作教学应该摒弃传统模式,将阅读与写作充分结合,以读促写,读写相辅,方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写作与思维能力,在不断改进中提高英语语言的使用效能。本文仅仅提出了“读写结合”的初步框架,不少地方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探讨。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Writing Research Ques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M].Oxford Pergamon Institute of English,1984.
[2]Kucer,Stephen B.The Cognitive Base of Reading and W riting.In James R.Squire(ed).The Dynamics of Language Learning[M].UrbanaIll:ERIC Clearinghouse on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1987.
[3]John Langan.大学英语阅读进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John Langan.美国大学英语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