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卫(敦化市第三中学,吉林 敦化 133700)
高效课堂视野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思考
王红卫
(敦化市第三中学,吉林 敦化133700)
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美育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正确判断美的标准,从而体验美、感悟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是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因此,在高效课堂视野下,美术课堂教学应注重两个方面的落实:一是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二是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美育的进步与发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思考
美术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感知美、认识美、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激发追求美的欲望,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较好地完成美育教育任务,教师就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调动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塑造新形象,表达美的情感。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所以,学生个体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包括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方面。美术课程标准正是基于这些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从学生的需要调动其积极性。
需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需而又欠缺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倾向。它产生于人在生活中受到的各种刺激,通常以愿望、意图、理想等心理状态反映出来,它是人的积极性的动力源泉。一切经济活动、人类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是人的需要,人的积极性最终来自人的需要。培养人重要的是培养人的需要。所以重视并解决学生的需要问题,是美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
2.通过目标管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标是指人的行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依据,对组织系统进行管理的一种现代管理的形式。从心理学角度解释,目标实质是一种期望,是人的行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目标具操作性、可检测性。目标对人的行为的重要作用包括启动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聚合作用等。实践证明,在教学中目标确立适当,目标管理运用恰当,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价值选择心理和成功概率的心理,能引导和调节学生的期望心理,以美术学习方式划分学习领域,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探究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3.形成学生良好态度促进积极性调动。
一是课程标准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突出美术教育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程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的美术课程 “具有人文性质”,并在内容标准中渗透美术的社会功能,即审美教育、陶冶情操、认识社会和自我、交流、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智能,挖掘潜能、提高物质产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含量等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明白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转变对美术课程的偏见,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是评价标准体系对态度的形成。课程标准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改进老师的教学。在美术学习评价方式中,要求评价有目的性、注重全面性、全程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对学生的成功体验、积极参与、自我反思、素养提高、个性发展、合作精神等作完善、肯定的评价,使学生积极向上。
4.对新课标理论的探索运用。
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安排学生在美术教室内按小组团坐(组长为代表前坐,中心为活动区),营造平等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满足学生的需要,力求让学生充满乐趣地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在设计活动过程的安排上,应采用形象生动的词语概述,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因素入手,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激情引趣,培养创美意识。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了解、探索某事物的认识倾向和积极的活动倾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是认知活动的动力来源。学习兴趣能使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教学的导入[2]。为激发学生的情趣,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学剪、拼、撕、贴等制作方式,加强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单纯传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学中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颖有趣、逻辑性很强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更新、变化,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爱好,培养兴趣。
2.创设情境,创造崭新形象。
一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开启创造之门。多媒体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表演、演示等方式直观、形象,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课时,我设计了播放课件,以视频的方式,展示作品画面,欣赏作品,并提出问题讨论:画家的选择与追求是什么?他们的作品是否真实,我们如何理解《日出酚》?画家为什么选择在船上画睡莲?帮助学生进行适度思考,创造崭新形象。同时利用现代多媒体,提高审美能力。
学生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假如有人强迫他们用其他方法思考事物,那么就会限制学生兴趣和天性的强化。有效运用现代电教媒体,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悦耳的声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将收到显著的效果。如上《丰富多样的现实、多种多样表现》一文时,利用多媒体欣赏名家作品:《静物》、《雏鸡图》、《小鸡》,配乐讲解:《静物》,霍达按照科学而精确的形式结构与透视规律,借助细腻丰富的色调转换,塑造出质感强烈、若可触摸的逼真静物形象。课本右下图是部分静物的形体结构和透视变形示意图。《雏鸡图》,李迪以精工细笔再现有稚嫩生命的小鸡,那毛茸茸的身体同样带给人真实的触觉感受。《小鸡》,黄胄的这幅速写,使我们看出画家是怎样抓住小鸡的结构与动态的。如此不用多长时间,学生便懂得如何结合创造出新的形象。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动态美,利用电教手段和有趣的导入方法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使其真正参与审美活动,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美术效果。
二是走进生活,在写生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据说著名画家齐白石画虾时,常细心观察虾的习性,故而所画的虾越来越像,越来越神。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性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学生面对的大多是图片和范作,这些图片和范作限制了学生的视觉范围,不能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创造出来的形象容易程式化。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安排学生进行写生创作,并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结构、形诚,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3]。如线描风景写生课,设在校园内外作画,如果完全写实照搬画面难出佳作,不妨引导学生运用夸张等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增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学生的作品共性中有个性。
3.采取各种形式,培养独立创造能力。
美术课堂是组织学生上好美术活动课的重要场所阵地。因为美术活动课是丰富学生的美育生活,拓宽审美境界,诱发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途径,而美术课活动可以通过欣赏、构思、创作为主线,利用所学画剪、贴、撕、卷、拼等制作的主要方式,采用有特色的新颖有趣,实用性很强的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课中“活”起来,“动”起来,主动活动,手脑并用,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有目的地针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愿意、喜欢参与,重视学生的构思设计、创造和评价,调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进步的同时把学习当做是一种乐趣,才能激发创造力。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先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基础教材的特点,在遵循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鉴赏、审美和动手等方面的能力。
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创造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这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学生。尤其在评判作品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有个性,有独到之处,谁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重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传合.美术课教学目标选择与确立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教研版),2010(9).
[2]李密玉.浅谈美术课的几种导入方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版),2006(1).
[3]李建成.学具在美术课中的作用浅谈[J].吉林课改,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