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妍
摘 要:“安慰”在交际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安慰是一种言语行为,通过以言行事实现以言成事。该文拟以言语行为理论与礼貌理论为指导,对安慰言语行为进行分析,揭示礼貌理论在安慰言语行为中的体现,关注得体的礼貌语言如何使安慰言语行为活动在友好和谐舒畅的氛围中进行。安慰是一种言语行为,通过以言行事实现以言成事。在使用安慰语言时,为使语言更加得体,常使用正面的词汇表达,礼貌理论在安慰言语行为中有一定的体现。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礼貌理论 安慰言语行为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25-01
当今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Searle指出,“研究言语行为合适的方法是研究语言。”安慰言语行为是当受话人处于消极心理情绪时,发话人为使其摆脱消极心理情绪并心情安适所实施的一种言语行为。
1 安慰言语行为
“安慰”定义为“在某人焦虑、痛苦或遭受苦难时,使其心情安适”。安慰语的基本特征是安慰语有特定的语境与特定的安慰心理做基础,并且将安慰语分为两大类:通用性和专用性。安慰语主要与一定环境及安慰心理有关。
在使用安慰言语时,用正面的词汇使语言更加得体。合作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并具有四条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用礼貌原则分析安慰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安慰语的使用应当适度,需将社会地位因素、性别差异因素等因素也考虑在内。
2 礼貌理论在安慰言语行为中的体现
安慰言语行为是一个表达式从特殊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它激发听者的年代积极的生活态度使他克服各种困难和消极的心理情绪,从而产生积极的结果。安慰言语行为本质上是礼貌的,以反映礼貌现象,同时礼貌准则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2.1 得体和慷慨准则的体现
事实上,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同样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前者是如何对待别人,使别人获得更多的利益要求,减少损失。后者是如何对待自己,问自己制造更多的伤害,更少的好处。安慰言语行为实施时,说话者希望听者摆脱负面心理情绪和面对现实所发生的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其实质是让听者有受益。有时,人们还承诺给被安慰的听者更大的好处,使听到的负面心理情绪减弱或消失。得体的安慰言语行为会使被安慰者更有自信与心理舒适,如下对话:
A:我昨天考试不及格
B:没关系,再接再厉。
A的考试没有及格,考试最终成绩不好,A的心里很难过。但是事实已定,为使A最大程度受益,B使用一句鼓励的成语来安慰A。一定程度上减轻A心中的沮丧,减少其精神负担。虽然昨天的考试没有考好,但是可以再接再厉迎战下一次考试,B的得体安慰话语在一定程度上给A自信。
2.2 赞誉和谦虚准则的体现
赞誉准则和谦虚准则也同样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前者规定如何对待别人。它要求尽可能地给予他人赞美和贬低他人尽可能小。后者规定如何对待自己。它要求给自己尽可能少地赞美和尽可能地贬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赏和肯定。通常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励,当他在负面心理情绪状态。因此,当安慰言语行为被执行时,正确使用鼓励的语言来赞美别人应该给别人信心和力量去克服困难,减轻负面的心理情绪。如下对话:
A:妈妈同样送给我们礼物,但是你的铅笔盒更漂亮,样式也很特别。
B:它呀,绣花枕头一个,一点也不实用,只能放下一根笔。
B巧妙的运用谦虚原则,尽可能少地美化自己的铅笔盒,而且尽可能地贬低自己的铅笔盒描述其为不实用的铅笔盒,进而安慰同样被送礼物却不满意自己礼物的A。
2.3 同情和一致准则的体现
一致准则要求会话双方的一致增加到最大限度。同情准则要求会话双方的同情在最大程度上增加。人们感到失望和悲伤沮丧,他们通常需要别人的安慰和同情,希望别人理解他们的感受。在安慰言语行为的策略上,“情感满意度战略”是两个格言的完整表达式。
3 结语
礼貌会话言语行为是促进或者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语用策略。在日常交际中实施安慰言语行为,可以安慰处于消极心理情绪的人们,而得体的礼貌语言能使安慰言语行为活动在和谐、友好、舒畅的氛围中进行。
进行安慰言语行为时,发话人需采用适当礼貌交际策略,从而达到最佳安慰效果。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都可在安慰言语行为当中体现,并有助于我们透彻、深入的了解从行为角度研究语言的使用,真正准确、全面的理解话语。关注言语行为以及话语所产生的交际效果,在言语活动中正确掌握交际策略,促使交际成功。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得体的礼貌语言能使交际在友好、舒畅、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从而实现预期安慰目的。
参考文献
[1] Brown P.Levinson S.C.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 Burleson.Strateg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C].Hillsdale,NJ: Erlbaum,1994.
[3] Leech I Geoffrey 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
[4] Leech,G.1981.Sematics[M].Harmondswortht:Penguin,1983.
[5] Levison.Pragmatics[M].Cambri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3.
[6] Searle John R.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7]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9] 王永娜,李军.安慰的话语模式和修辞策略分析[J].修辞学习,2003(3):48-49.
[10] 温云水.安慰语初探[J].修辞学习,1999(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