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种至6叶期
糯玉米播种后至6叶期主要有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及食叶性害虫甜菜夜蛾等为害。地下害虫咬断幼苗造成缺苗,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措施如下:
1.清洁田块地头。前造糯玉米收获后和种植前要及时清除秸秆等病残体和田埂杂草一起集中烧毁,或深耕翻埋,减少病虫源。
2.选用抗病品种。糯玉米品种应选择优质高产型抗病品种,要以抗甜玉米大小斑病为主,同时要兼抗甜玉米纹枯病和青枯病等病害。
3.种子消毒处理。种子消毒处理对初侵染源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种子消毒可以预防大小斑病等病害。播种前用70%的代森猛锌或40%的拌种双10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70%的代森猛锌或50%的敌克松按种子重量的0.2%~0.3%剂量拌种。
4.防治地下害虫和甜菜夜蛾。播种前用50%的辛硫磷1千克对水少量,喷拌细土250~350千克,每亩用15~20千克施于播种沟(穴)内。也可在齐苗期用48%的乐斯本喷洒幼苗及周围土壤。苗期常有甜菜夜蛾为害,可用20%的米满1500~2000倍液喷雾。
5.诱虫灯诱杀害虫。诱虫灯对螟蛾、夜蛾等害虫成虫有强烈诱杀作用。尤其对分期播种的连片种植区害虫世代交替,灯光诱杀较果更为显著。将诱虫灯设置在村庄附近较开阔的地面(或甜玉米田间),开灯时间在成虫盛发期的每天晚8~12时,将大大降低虫口密度。
二、7叶期至抽雄期
甜玉米7叶期至抽雄期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螟,其幼虫一旦钻入茎秆和雌穗为害,就会对产量造成较大损失。当发现个别植株心叶出现多个直径约1毫米的虫眼时,应马上进行全田防治。这段时间也是预防纹枯病和大、小叶斑病的最佳时期。
1.积极推广保健栽培措施。
①合理密植,培育壮苗,密度每亩为2800~3200株。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齐苗,力促壮苗。
②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合理施肥如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可以明显提高糯玉米的抗病能力;注意排灌、降低田间湿度,促进甜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③早期摘下部病叶,减少菌源,减轻发病。
2.心叶期防治玉米螟。心叶期(喇叭口期)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亩用BT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稀释成2000倍液浇灌心叶;也可亩用BT菌粉100~200克,按1:(6~10)的比例混细沙土施入心叶;也可用每克70亿个左右活孢子的白僵菌粉400克左右,按1:10的比例混细沙土施入心叶。
3.防治糯玉米大、小斑病。对于常年种植(连片)的田块,要做好药剂保护,防治宜早不宜迟。在病叶率达10%~15%时,开始喷洒第一次药。尤其在高温、阴雨连绵的气候条件下,雨天前后,要加紧喷药防治,否则容易造成病害大发生,可用10%的世高1000倍液,也可用25%的势克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共喷2~3次。
4.防治甜玉米纹枯病。甜玉米纹枯病的防治适期宜掌握在雄穗抽出前,一般在病株率达10%以上时,开始防治。可用5%的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或20%的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药液要喷到雌穗以下的茎秆上,才有较高防治效果。
三、散粉至采收期
糯玉米散粉至采收期是保产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发生为害最严重的时期,还是产量和品质损失最严重的时期,主要有玉米螟、斜纹夜蛾、棉铃虫和蚜虫等害虫为害。斜纹夜蛾、棉铃虫幼虫在吐丝后开始为害果穗顶端,即花丝吐出处,严重影响商品外观。雨天频繁时,斜纹夜蛾为害加重,应在散粉期防治;对蚜虫可在其迁飞扩散前防治。
1.重点防治玉米螟。糯玉米授粉末期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亩用BT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稀释成2000倍液浇灌花丝;也可在抽雄初期,隔株去雄1/2,切断玉米螟的食料,减少虫口密度,还可大大降低糯玉米中的农药残留量,提高甜玉米的商品价值。
2.继续关注糯玉米大、小斑病和纹枯病的发生。在病叶率或病株率在20%以上时要按以上所述方法防治。
3.防治夜蛾类害虫。夜蛾类害虫有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常为害花丝,要在幼虫三龄以前防治,可用5%的抑太保1500~2000倍液喷雾。斜纹夜蛾、棉铃虫幼虫在灌浆期为害果穗顶端,可结合人工捕杀减轻危害。
4.防治蚜虫。蚜虫秋季较多发生,常为害雄穗,可亩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对水45千克喷雾。
409103重庆石柱县万朝镇政府农服中心 刘学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