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在艺术中的“声”与“情”的关系

2015-03-23 12:32建丹丹
艺术评鉴 2015年4期
关键词:关系声乐艺术

建丹丹

摘要:“声”与“情”是声乐艺术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以情动人,寓情于声,是声乐艺术的根本要求。声乐艺术的表演性要求人们必须重视声、情的高度结合,以及丰富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同样,在歌唱者教育和培养中,正确处理声与情的关系,也是教师理论实践创新的焦点。

关键词:声乐  艺术  声  情  关系

声是声乐艺术的本源,情是声乐艺术的灵魂,二者在声乐中的关系,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其简单性主要表现为二者具有天然的统一性,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二者有一定的分离性。歌唱者只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才能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其次才有歌唱技巧的融汇贯通。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广大师生声乐学习和训练创新的关键。以此为主题,文章就“声”与情在声乐艺术中的关系做出探讨、剖析。

一、声与情的一致性

从音乐原理上讲,声与情的关系是统一的,二者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用声乐理论来讲,声音是一定感情的寄托和表达,情在先声在后,先有情后有声。白居易《琵琶行》说的“未有曲调先有情”,虽然说的是琵琶演奏,但声乐同理,说的还是这个道理。在自然语言和生活中,二者的一致性也是随处可见。例如,人们在愤怒、高兴、忧伤的时候,多会用不同强度、速度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歌唱也是如此。韩女韩娥卖唱乞食余音三日绕梁不绝,极尽哀苦;荆轲易水慷慨悲歌,秋风呜咽。这种声情并茂的歌唱境界正是歌唱家、美学家们所推崇的最佳境界,也就是声乐艺术中声与情的自然关系。

正确认识声与情的自然关系,在初学者练声指导中,教师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声音技巧,引导他们树立“练声先练情”的声乐态度,还是促使他们正确进行歌曲思想感情表达。具体来讲,在一定的情况下,教师要将加强声、情变化指导,使学生既能化情为势、情孕意发,也能做到声中藏情,情中孕声。如在《保卫黄河》声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加强歌曲情感教育,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中华儿女端起土枪、挥舞大刀保护黄河的豪情壮志,其次再进行曲体裁、音调演唱教学。相信通过我境、我情的营造,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感情,使其在歌唱锻炼中能更好地表现音乐的艺术生命力。同样,在《半个月亮爬上来》合唱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加强内在情感积聚和释放以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其次再进行真情表达,继而完成声情结合的表演技巧的锤炼。

二、声与情的分离

声与情并非单纯的统一关系,两者既相辅相成,又天然分离,这是人们不厌其烦地反复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本原因。也许有人要问,艺术讲究的不就是情感的真实吗?确实是,但是又不完全是。譬如,韩娥歌唱与喜儿扮演者的歌唱,虽然都是歌唱,但是性质却完全不同,一真一假,两者中声与情的统一,一是天然而成,一是表演而致。换而言之,再真实的艺术再现与艺术本身也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艺术歌唱与生活中的歌唱是不同的,二者虽然都是有感而发,但是后者更加自由。而演员只要登上舞台,不管其有感还是无感,有情还是无情,都要按照固定的套路去表演、去歌唱。在此基础上,为了将作品规定的情感给表现出来,演员和歌唱者必须摈弃自己的真实情感,全身心投入到假定的艺术情景中去。

由上述可知,歌唱艺术中的声与情,存在着微妙的分离关系。具体到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既要尊重声与情的统一关系,其情感也要能随着曲目、情感的交替变化而变化。如在《海港之夜》合唱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歌曲所表达的对大海的热爱之情,还要能通过歌曲节拍、旋律、力度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水手情感。也就是说,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既要感受声乐的情感,还要能模拟其声、合理进行声乐情感的传达,能将教学要求与具体的情感教育统一起来,使艺术和教学都不失真实。同样,学生在声乐练习中,也要正确认识声与情的关系,对“情”这一意识直观产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歌曲感情、韵律观察和分析,领悟音乐的感情、感受和体验,然后再在深刻领悟曲目情感的基础上,将平常心掩盖起来,合理调适自身情绪,以更好地完成声乐表演,丰富声乐艺术的艺术表现力。

三、二者在艺术层面的统一

艺术表演要求真实,但是艺术本身并不是都是真实的。声音和情感作为歌唱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依托存在,单纯的强调声音会破坏声乐审美价值。单纯强调情感则会造成感情的泛滥,影响声乐艺术的整体性。鉴于此,歌唱者在表演中不应片面地将声与情分离出来,而是要在坚持辩证思想的指导下,合理把握声音技巧和情感之间的平衡,追求声乐、演唱的最高艺术境界——声情并茂、情韵双绝,即通过情感带动声音,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作品情感,才能实现声乐艺术的完美统一。

在声乐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歌唱者经常以声音技巧为炫耀的资本,进而忽视声音情感和思想内涵的表达,导致声乐表演技巧情感不足。如有的人在声乐训练中大都非常注意声音的圆润、气息的流畅,关注声区的统一、共鸣的位置,而对声乐情感缺少关注,一旦登台表演,由于紧张或准备不足,在表演中就会出现有声无情的情况,使表演显得呆板、僵硬,缺少艺术感染力。还有人为了追求声音技巧,忽视咬字、吐字和字意表达,常常使听众听不清具体内容,影响歌唱效果。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声音四要素——呼吸、声带、共鸣、语言训练,还要抓住声乐情感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情感表演练习。如在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分解演唱中,教师既要关注音量在分解演唱中的巧妙运用,还要通过英雄故事讲述,让学生了解音乐的灵魂,传达音乐精神。此外,教师还要善于通过轻重音处理表达音乐内在的气势,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情感的内在联系。同样,在《白毛女》伴唱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在咬字吐词等声乐技巧教学中,寻找情感表达的突破点,指导学生运用声音技巧去表达“喜儿”、“杨白劳”复杂多变的情感,培养学生音质敏感性、听觉乐感,进一步展现声乐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声与情是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声情并茂、寓情于声,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声乐演唱的艺术魅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声乐表演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乔夏红.声乐演唱要声情并茂[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王世娟.浅谈歌唱的声与情[J].才智,2009,(29).

[3]王四维,但夏.浅谈歌唱艺术的声与情[J].大众文艺,2010,(09).

[4]邢东媛.歌唱艺术的声与情[J].青春岁月,2011,(14).

猜你喜欢
关系声乐艺术
纸的艺术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