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电源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2015-03-23 06:03:55张林森
河南化工 2015年2期
关键词:电化学实践教学

化学电源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张林森

(郑州轻工业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河南 郑州450002 )

摘要:化学电源课程设计是针对电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践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本文,探讨了如何改革化学电源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本专业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文献检索能力。

关键词:化学电源课程设计 ; 实践教学 ; 电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4-12-03

基金项目:郑州轻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张林森(1979-),男,博士,教授,从事电化学教育及科研工作,E-mail:hnzhanglinsen@163.com.

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学习向实践过渡的重要一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课程和前修课程的基础理论[1],进行工程设计的试尝,也是对前期教学效果的检验和评价的形式,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2],化学电源课程设计是我校电化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

1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现状

教学实际中,课程设计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①课程设计选题陈旧,设计内容单一,通常全班的学生针对一个设计题目进行,学生的设计方案几乎没有什么变化;②设计过程只是机械地重复步骤,学生发挥的余地不大,对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容易出现个别学生态度不端正,抄袭他人,甚至抄袭上届设计成果的现象;③课程设计往往与生产实习联系不紧密,使设计出的东西与工程实际相脱节,学生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考试上,对课程设计不够重视,出现应付差事的现象等等问题,使课程设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次教改项目的主要内容:①有意识加强专业课教学和设计性实践教学地融合;②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其主动性;③不断对专业课程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调整。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足够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2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课程设计不同于理论课学习,在设计中需要学生自己做出决策,即自己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所以,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益实践。化学电源课程设计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的计算技能来解决科研、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新产品研制、开发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撰写可行性报告的能力。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求设计者能综合平衡、全面考虑各种复杂的影响因素,养成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也是正确设计思想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设计性实践教学一开始,我们就要求学生有明确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把创新意识融入到课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本项目采用以下具体的研究方法。

2.1 加强专业课教学与设计性实践教学的融合

专业课教学要和设计性实践教学有意识地融合,在专业课教学阶段,把设计题目、任务和设计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能将设计内容有效地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不仅加强了专业课教学与设计的联系,使枯燥的专业课教学变成类似于“案例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向专业课的渗透,使理论和实际能够“适时”结合起来,这样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不是等专业课讲解完后“孤立地”进行,而是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学生已对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有初步的认识和准备,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以后,学生基本完成了课程设计的计算部分内容,节省了课程设计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2.2 突出课程设计的改革特征,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选题

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要符合培养目标的总要求,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从理论学习的轨道逐步走向实际生产中来。过去课程设计的选题均由教师单一确定,由于多种原因题目较少,先进性不足,学生无法通过课程设计来了解当前工程技术的最新动态,也无法学习最新的工程技术,这就造成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难以运用书本上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参与课程设计,首先就要开始参与课程设计的选题,以教师确定的指导为前提,强调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明确自己是这个实践活动的主体,消除学生们的依赖心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市场调查,到工厂观察等多途径接触社会实际提出题目,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结合课程理论进行可行性分析讨论,筛选出适合于课程设计的题目。为了在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的源头上带领学生进行创新,要求在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选题方面,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对设计的选题及时更新,瞄准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的设计题目,激发学生的挑战兴趣。例如,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方面,设计题目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电池”或“确定某一类电池”这样的题目,而是通过对不同类型电池的优缺点进行自主的判断,然后选择一类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对专业课中出现的一些新原理、新技术和新设备,敢于在课程设计中尝试。例如“铅酸电池中的穿壁焊和动力管式电池,及电池组的控制系统”等内容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因此,指导教师一方面积极查阅资料,另一方面与设计院富有经验的高工进行深入交流,同时与相关的生产厂家不断沟通,筛选研究出有前沿性和挑战性的设计题目,达到每个学生一题。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减少或杜绝了抄袭现象。

2.3 改革课程设计的指导方法

作为高年级学生的电化学专业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所以辅导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在过程中只起指导作用。学生在设计中碰到问题可和教师进行讨论,教师只做提示和启发,由学生自已去解决问题。务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中化学电源从原料到生产的设计和计算,巩固加深所学的基础理论、技能和专业知识,使之系统化、综合化、应用化。通过化学电源课程设计应使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树立严肃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使学生在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标准,选用数据、编写技术文件,绘制图纸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来看,在实际教学中通常采取以下形式:①点明本阶段的设计步骤及关键问题,其他情况让学生自行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查阅相关资料。②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工作实行阶段性检查,每完成一个阶段设计后,指导教师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须在指导教师审核同意之后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以保证设计质量。③最后总验收阶段,指导教师将所有学生的设计一一作评价,总结,讲解每个学生设计的优缺点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在整个指导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重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课程设计的作用,除了巩固、提高和融合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综合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因此,充分利用课程设计培养、发挥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3]。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从理论学习的轨道逐步走向实际生产中来。教师引导学生检索有关资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本课题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会学习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在设计或实验中碰到的重点、难点,教师通过典型分析和讲解,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把理论上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实验调整等手段结合起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为以后的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基础。使学生在今后遇到问题就会独立分析、寻求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直至完成。这样也就达到了课程设计的训练目的。

2.5 题目与工作相联系

在设计性实践教学阶段,很多学生已经签订了工作,可以根据学生们自己的想法,与企业联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题目选择和设计,这样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情和创造力,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即将工作单位生产情况,为毕业后更好、更快转换角色,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6 改革课程设计教学成果的评价

课程设计教学成果的评价是课程设计教学中的相当重要的环节,它可以直接提升和巩固课程设计教学前期成果,有利于教与学两方面的今后工作。而以往课程设计教学成果的评价形式单一,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的听,效果不可能太理想[4]。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后, 评价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后,对设计的全过程做出阶段总结,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化、提高的过程。也可以组织答辩的方式,大家互相探讨,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对工程实际的认识更深入,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还可以进行课程设计小组成果汇报交流会,在会议上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从而集思广益,学习先进,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不同的评价形式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工作、创新能力的提升、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估。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应该组织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会,让学生把自己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收获体会以及不完善之处总结出来,并且从中选取较典型的设计方案和较好的计算方法在全班进行点评,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发挥学生的充分的想象力,进一步鼓励学生多看、多想,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3结束语

通过以上六种教学手段,把理论课和课程设计实践有机的结合一起,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同学们明确了方向,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保帅,朱春山,李冬光.化工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J].广东化工,2010,37(8):218-219.

[2]汤智林,韩龙君.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有效控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3):28-30.

[3]曹阳,高轶群,乐意,等.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及化工原理课程教改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7(2):59-61.

[4]杨帆,李国平,赵党军,等.传感器及其应用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29(5):88-90.

全国各省市涂料消费税开征

2015年2月1日起,我国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近日,“消费税”已经浩浩荡荡地席卷我国涂料行业,目前涂料消费税纳税人全国共计259户。

据省国税局统计,陕西省纳入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纳税人共计167户,其中涂料消费税纳税人152户,电池消费税纳税人15户。截至目前,湖南省国税共成功接收59户电池、涂料纳税人申报,其中涂料企业49户,电池企业10户,已征收消费税23万元,免税16万元。而贵阳目前共评定电池消费税纳税人3户,涂料消费税纳税人21户。

此次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是今年消费税改革的内容之一,财政部将进一步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

据了解,此次征收消费税新税种涉及纳税人少、税款份额都不大,但对于促进电池、涂料等相关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为做好电池、涂料消费税的开征工作,各省市也都及时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就征收管理、企业产品检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在帮助企业算好“税收账”的同时,及时掌握纳税人的合理诉求,全面分析政策效应,确保税制改革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电化学实践教学
电化学中离子交换膜的分析与应用
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28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关于量子电化学
电化学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Na掺杂Li3V2(PO4)3/C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5:16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02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4:10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