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交互: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施的主体维度

2015-03-23 21:04刘杉
河南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刘杉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翻转交互: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施的主体维度

刘杉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柳州545616)

随着大学生安全事故屡见报端,逐渐暴露出高校传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低效的弊端。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大学校园,随着翻转课堂和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在高校各学科的兴起,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改革模式提供了可能。翻转、互动体验式大学生安全教育,在教学内容的事实上呈现出主体交互性、参与性,融入性等特征,为在主体维度内重新审视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强化交流,提高了受众主体的参与度;强化教学内容识记,提升内容在主体中的内化、转化能力;增进了教与学的密切合作,成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安全教育;实施;主体维度

近年来,国内外各高等院校中,威胁到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国内大学生安全事故屡屡见诸报端,一方面暴露出了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淡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高校目前采取的传统安全教育模式存在弊端。因此,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大学生安全教育改革亟待提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质量的优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安全稳定工作关系到高校的全盘工作,扎实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关系到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和谐文明校园的构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培养的需要,更是形势发展的新要求。要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就必须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主体间的有效性。

1 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的弊端—教育主体的缺位

教学活动应该是教与学的相结合,学生的参与是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核心,体现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受到以往经验的影响和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限制,我们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看作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过程,难免形成了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受众群体的参与性,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1.1实施目标趋于形式化

通常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重形式而轻内涵,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开设,因为在高校安全文明校园的评比中,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否是重要的评分因子。因此,高校对大学生个体受教育的效果关注不够,甚至被忽略。使得大学生安全教育成了仅仅是因为应付检查需要而存在的一门课程,有名无实。如果再具体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在高校中专门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研室是不存在的,基本都是挂名的,或挂靠在学生工作部门或挂靠在保卫部门。专业的师资更无从谈起,多为学生工作人员或学校保卫部门人员来承担该项教学任务,都是行政人员兼职,从各教学方法到教学经验都相对欠缺,同时行政人员本身有很多事务性工作处理,能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都已经很不错了,对教育目标的思考基本是无从考虑。

1.2教育实施主体趋于单一化

衡量教育效果通常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也就是信息传递者,信息传递的是否全面有效;二是受教育者也就是信息接受者,是否全面完整的接收到信息,并将信息理解消化。两条缺少任何一条都会影响到教育效果,在以往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恰恰就出现了二缺一的现象,表现为教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教育的形式化,造成受教育过程的单一化,受教育者没有融入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有一定的重视程度,在教育目标、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上的关注度有待提高,使受教育者常常处于被动接受,以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对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沦为单一个体,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施主体趋于单一化。

1.3教育实施效果趋于滞后化

在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获取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对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导致最直接的结果是教育效果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教育者不能够将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校园周边环境相结合,也没有与复杂的变化形式和出现的新问题相结合,使受教育者觉得安全教育内容与自己毫不相干,思想上随之懈怠导致教育实施效果滞后;二是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师多为兼职,由于受自身工作、生活经验等条件限制,看问题很难做到高瞻远瞩,也不能够很好的整合有效资源,很少能将身边鲜活事例带入到课堂上,使得教育内容成为空洞的说教,致使受教育者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导致教育的效果滞后。

2 交互式体验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主体的回归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翻转课堂、交互式体验教学这种基于教育教学主体互动交流的思维方式正在变革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一新模式的驱动下,教育教学的主、客体界限逐渐模糊,受教育者有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将安全教育知识内容具体化为贴近实际的应用策略,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目的。

2.1强化沟通,提升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学效果是否有效,安全意识是否深入人心,取决于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和融入度,基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的教学沟通是否畅通有效,从而达到教学内容有效传递的目的。沟通的关键是教师将教学内容转换为信息有效地传递到学生中,这就意味着教师所选取的“形象符号”—由多媒体展示出的教师收集的碎片化信息,必须与学生达成共识,这是形成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因此,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主体间的对话和交流,使教2.2增强合作,提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

育主体在教学内容、教学互动的沟通上达成共识,利用翻转课堂提起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选择,是提高沟通效果的核心,按照教科书内容进行课堂讲授,还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的选择至关重要,在规定课程教学计划内,内容的取舍是需要花时间去进行甄别的。通常在教学内容的沟通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讲授的内容,这一内容是通过收集包含图片、文字、声音、映像等内容在内的信息,经过整合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教学知识点,在这个整合转换的过程中要做好与受教育者的沟通,要通过沟通达成共识才能促进教学内容的合理有效;二是学生接受的内容,学生容易接受、消化的内容是与其生活、学习实际相关的内容,要将这部分内容融入到整个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这也需要在课程开设之前和课程开设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合作交流。

2.3强化学习,提升施教者教学水平和受教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能力

将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看作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非意识的养成过程是传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共性特征,并以卷面考试的形式予以课程学习效果的认定。但是,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来讲,安全意识的接受、内化过程,表现为学生主体认识结构的提升,而非一张试卷所能体现出的。因此,要把知识性内容传递给学生,只是形式上的开始,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来完成,最终达到把融合后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为提升学生的内化、转化能力需要借助学生的自学,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同时,借助翻转课堂和互动式体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从而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和领域、深化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提高对于相关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3 结语

安全是一切学习、工作活动的前提,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意识形成的基础。高校应该加大关注力度,提升师资水平,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革纳入学校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以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为健康成长、成才护航。

本文系2014年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辅导员专项课题研究项目(Fdy2014-01)的研究成果

G515.5

A

1003-5168(2015)11-268-02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