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民公社初期的政治传播与社会动员——以浙东地区为视点的考察

2015-03-23 10:22
关键词:政治传播人民公社

李 乐

(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农村人民公社初期的政治传播与社会动员——以浙东地区为视点的考察

李乐

(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人民公社初期,党通过“政社合一”的公社体制推动了农村报纸发行、电影放映和有线广播建设工作的发展,并且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媒介、保持媒介内容的一致性等机制,较为成功地在“大跃进”运动当中实现了社会动员,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公社的报纸、电影和广播等传播媒介是在党的各级组织领导下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的,因而党在农村所进行的政治传播活动在本质上属于组织传播。

关键词:人民公社;政治传播;社会动员;组织传播

李乐.农村人民公社初期的政治传播与社会动员——以浙东地区为视点的考察[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354-358.

Li Le.The rur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za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people’s commune——A case study of eastern Zhejiang[J].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5,34(4):354-358.

众所周知,农村人民公社兴起于1958年,终结于1984年。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人民公社曾支配中国乡村社会20余年,其影响在乡村社会至今依稀可寻。人民公社成为历史之后,关于它的学术研究渐成气候,近几年,在当代中国史研究领域更有成为显学的势头。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研究成果颇多,它们所关注的问题也很丰富,但公社的传播问题却始终没有成为研究的兴奋点,相应地,这一领域的学术成果也比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传播问题的研究成果中,张学齐的论文《试析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许静的专著《大跃进运动中的政治传播》(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较有代表性。。历史地看,公社的传播问题不仅涉及乡村民众的政治和精神生活,而且还关乎人民公社制度的维系和巩固,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拟以浙东地区为视点,探讨人民公社初期党在农村进行的政治传播和社会动员*本文所谓农村人民公社初期主要是指1958年和1959年,这两年正是人民公社兴起的年份。此外,还需说明的是,浙东地区指的是建国初期浙江省下辖的宁波市和宁波专区,其中,宁波专区下辖有鄞县、余姚、慈溪、镇海、奉化、象山、宁海、上虞、新昌、嵊县、诸暨、绍兴等县。。

1政治传播媒介及其内容

传播必然意味着媒介的运用,没有媒介的传播是不可想象的。人民公社初期,党在浙东农村运用的政治传播媒介主要有报纸、电影和有线广播等。

1.1 报纸在公社的发行及公社读报活动

人民公社成立之前,互助合作组织是报纸在浙东农村的主要发行对象,然而,由于互助合作组织是经济性集体组织,所以它们经常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而将报纸退订或根本不愿意订阅报纸。人民公社成立之后,这种情况才得以改观。1959年4月,诸暨县委宣传部要求各公社、管理区订《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宁波大众》《诸暨报》等四级党报,生产队应有省、地、县三级党报[1]。也就是说,农村最小的生产单位都要订阅省、地、县三级党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农村报纸的发行量确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59年11月,鄞西协作区的樟树、望春、鄞江、横街、石碶等邮电支局,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就使党报发行量从原来的3 243份增加到4 561份[2]。

报纸发行只是党的农村工作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组织农民读报。1958年12月,鄞县县委宣传部要求,“各公社管理区(大队)、耕作队(组)、敬老院、托儿所、食堂,工厂的车间,矿山的采矿小组,学校、卫生机构等均需指定专人负责读报。读报时间可采取早、中、晚休息时或在每天学习时间。另外,还可以在会前会后、饭前饭后读。做到在家、上山、下田、开会不离报”[3]。奉化县大桥人民公社外应生产队采取以集体读报为主、集体和分散读报相结合的办法,并总结出“八读二带”的经验。所谓“八读”就是,“食堂读、工地读、会前会后读、记分前后读、田头休息读、学习文化前后读、专门组织老年读、家里读”;所谓“二带”就是,“报纸出畈带往田头、平时带在身边”。采取这种办法,有助于解决读报与生产在时间上的矛盾,即使在农忙季节也能坚持读报[4]。

至于读报内容,用当时的话来概括即为:“做什么,就读什么,并结合生产学。”1958年10月31日晚,在东钱湖人民公社第三营第二连的耕作组组长会议上,《宁波大众》登载的新闻《地委召开电话会议检查当前农业生产,苦战二十天,坚决完成“三抢”任务》宣读后,“战士们”讨论“极为热烈”,提出“要苦战七天,保证完成三抢任务”,同时还要开展排与排之间的竞赛。会议结束后,“战士们都奔往田头开夜工”[5]。又如,嵊县黄泽公社七一生产队通过报上的粮食入库进度表,了解到黄泽交粮进度缓慢的消息后,“立即掀起送粮高潮,仅一天就送粮八万斤,完成了秋粮任务”[6]。尽管这一数字并不可靠,但当时社员的热情却是真实可感的。

1.2 公社电影放映队及其放映内容

人民公社成立之前,随着电影放映队数量的增长,农村电影放映队的管理权限逐步从省下放到县,但从举办主体看,县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县电影队还不是完全意义上乡村自己的电影队。完全意义上乡村自己的电影队是由人民公社举办的。仅1958年一年,宁波专区的电影放映队由43个发展到84个,“其中大部分由公社贯彻勤俭办电影队的方针,自行举办”[7]。1959年人民公社电影队仍然有所发展,鄞县的大嵩公社电影队、古林公社电影队、四明山公社电影队都是在这一年创办的[8]。实际上,除部分公社新建过电影队之外,一些县还将自己所属的电影队予以下放,以壮大公社的文化事业。余姚县本有6支电影队,除一支35毫米的电影队仍由县管理之外,其余5支全部移交给公社管理,放映计划由公社统一安排,财务也由公社自负盈亏[9]。这样,公社自己新建的电影队加上由县下放的电影队,就共同构成了公社的电影放映事业。

公社电影队的放映内容密切联系着当时的社会政治运动。在“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指引下,四明山公社电影放映队“为满足广大社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带着机器爬上了一千多公尺高的姜家山,为这里十多户人家放映了《海魂》《扑不灭的火焰》《红色的种子》等”[10]。除放映电影外,围绕影片放映还衍生出一些地方性的传播活动。镇海县东风人民公社电影队编制成一套以“孙悟空六二年下凡参观东风人民公社”为题的五彩幻灯片,向社员形象地宣传公社的远景规划[11]。

1.3 以公社广播站为中心的有线广播网及其播送内容

人民公社成立之前,以县广播站为中心的农村有线广播网就已初具规模。人民公社建立之后,农村有线广播网以公社广播站为中心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其覆盖面也进一步扩大。报载,1958年12月,上虞县12个公社全部建成有线广播站,共装有3 350只喇叭[12]。又据报载,到1959年2月时,宁波专区已有人民公社广播站68个,钢铁和水利等基建工地广播站30多个,全区广播喇叭的数量已接近3万只,比去年同期7 500只翻了4番[13]。再据报载,到1959年8月时,宁波市郊区21个公社已全部建立公社广播站,共有4 084只喇叭,80%以上的生产队通上广播[14]。

公社广播站建成之后,除转播电台节目以及播放音乐、戏曲节目之外,还广播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社党委的各种指示和公社新闻[15];二是先进人物的讲话[14];三是广播大会,如,横溪公社到1959年8月时就已举办30多次广播大会[14]。公社广播站的播送活动都是围绕中心工作进行的,在公社发挥着指挥生产、教育农民的作用。

政治传播媒介之所以在公社体制下获得较大发展,主要是因为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人民公社既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在基层的一种组织形式,又是一种集体经济组织。与互助合作组织相比,它不仅本身就负有对乡村民众进行政治教育的职责,而且经济能力也更为强大,这就为农村政治传播媒介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保障。就内容来看,尽管各种政治传播媒介在性质上存在差异,所传播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在公社体制下,无论是读报、电影放映还是广播都是围绕当时的社会政治运动和当地的中心工作进行的。

2政治传播的实质:组织传播

农村人民公社初期的各种政治传播媒介是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的。建成之后,各级党组织经常向这些媒介直接提供内容或者要求相关机构按照自己的意图制作内容。因此,在人民公社初期,各级党组织就是农村政治传播活动的主体。就其性质而言,应属于传播诸类型当中的组织传播。

所谓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其中,组织内传播是组织传播的第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组织为维持其内部统一、实现整体协调和整体运作而进行的传播活动;组织外传播是组织传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16]。与此相应,人民公社初期,党在农村进行的组织传播活动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党内传播活动。就本文而言,党内传播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公社党员和党员干部。公社党员、党员干部,大多是建国之后从农民群体中涌现出来的政治精英,由于他们是党治理乡村社会的依靠力量,所以党必然需要经常向他们传达方针政策并对其进行教育。党与公社党员进行沟通的渠道有许多,其中,干部会议、文件、报告、电话等都是经常被运用的手段,而党报和广播则是更常规的沟通方式。关于党报,有学者指出,“党报姓‘党’,是党的喉舌,要传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委的意图,这些内容,党员不仅必须了解掌握,而且必须贯彻执行,这就具有组织传播的性质”[17]。也就是说,党报在党内沟通信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属于组织内传播。广播的党内传播媒介性质虽然不如党报明显,但上级党组织通过广播发布的指示命令、方针政策也是公社党员不得不经常关注和了解的,因此,广播也是党内传播活动的一种重要媒介。实际上,在人民公社成立之前,党报和广播就经常被作为党组织内部的传播媒介而加以运用。如,宁波专员公署曾声明,“为使今后工作指导上能及时到达区、乡、村,将利用报纸分发的迅速性及广泛性,对有些指示及通报尽量在甬江日报上刊载,并不再另行文……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很好研究登载在每天报上关于目前中心任务的报道以及上级颁布的指示,以便更好地执行上级指示,吸收运用别地经验……”[18]又如,绍兴东湖区区委书记孙修成上任之后,开始重视广播的作用,除自己经常收听外,还组织区乡干部收听。浙江省委宣传部和农村工作部在省人民广播电台开播《农村工作指南讲座》之后,孙修成积极组织附近几个乡的干部到收音站来收听每一讲的初播或重播,有时收听后,还要求干部谈体会。经过一段时间,东湖区的部分区乡干部已养成收听广播的习惯,并认识到广播对工作的推动作用。东湖区凤鸣乡乡长陈长春收听省农林厅厅长的讲话后说,“听了刘剑厅长的报告,知道晚稻灌浆时间,车水是非常重要的。本来我想休息一下,现在知道应该领导农民继续去车水了”[19]。人民公社成立之前党报和广播是党内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人民公社之后的情况当然也是如此。

第二个方面是党外传播活动。对本文来说,党外传播活动是党为向乡村社会输出信息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各类宣传活动,应该说,党报、广播和电影开展的传播活动都属于此列。党报、广播和电影之所以能成为面向整个乡村社会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6]。抛开产业化不论,根据这个定义考察农村人民公社初期的政治传播活动,可以发现,报社、电影制片厂和广播电台都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它们所运用的传播技术在当时无疑都是比较先进的,并且党报、广播和电影一般都面向人民大众,因此,党报、广播和电影三者都带有比较浓厚的大众传播媒介色彩。具体就党报而论,前面已讲到它是党内传播活动的重要媒介,但还需指出的是,它也是党的各级组织向人民大众进行宣传的最权威媒介。有学者指出:党报虽然姓“党”,“但党报又名‘报’,它又是新闻纸,属于大众传媒”;“事实上,党报不仅向党员等特定的对象传播,同时还向非特定的人群——群众传播”[17]。关于电影,其形式和内容都颇为新颖,因此,它是最为乡村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媒介。至于广播,由于它具有传播迅速、直接面向大众且传播面比较广等特点,所以尤为党和政府所倚重。如,1959年4月,浙江省委在一份报告中称:“最近,各级党委都组织了两套班子,一部分人抓全面情况,天天汇报,利用电话会议和有线广播,每天解决问题。另一部分人深入检查,直接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县以上机关天天研究运动情况,对于重要问题都通过现场会议和有线广播,由领导干部直接向群众进行宣传,大大减少了干部各行其是和执行中七折八扣的偏向”[20]。有线广播在沟通乡村民众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报纸、广播和电影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但它们仍然主要是党组织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手段,属于党对外宣传的渠道。党凭借报纸、广播和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所进行的政治传播活动,在性质上或许可以称之为“组织—大众传播”[21]。

3政治传播与社会动员的实现

组织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农村人民公社初期正是生产领域的“大跃进”运动高涨之时,因此,在这一阶段,农村政治传播活动的首要目的乃在于动员农民全力参与“大跃进”运动。需要指出的是,有效的媒介机制正是实现这种社会动员的前提。

人民公社初期,农村社会动员的媒介机制首先表现为媒介内容的一致性。应该说,要使报纸、电影和广播等媒介在内容上保持一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当时却做到了。之所以能够做到,主要是因为人民公社初期的农村政治传播活动原本就属于以党为主体的组织传播,党实际上是协调各类媒体的中枢。而党又是按照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形成的步调一致的政治组织,这样,全党的一致性就能够使各类媒介在内容上保持一致。具体地说,在党的领导下,众多不同形式的媒介大多围绕当时的社会政治运动和当地的中心工作开展传播活动,这就为众多媒介在内容上保持一致提供了现实基础。从功效来看,众多媒介在某一阶段以不同形式向农民提供大致相同的信息,使农民在不同媒介间反复确证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和重要性,加深对信息内容的印象和理解,自然会形成饱和式宣传的效应。

饱和式宣传效应建立在媒介之间存在一致性的基础上,而实际上,人民公社初期的农村政治传播不仅以媒介之间的这种一致性为基础作用于农民和乡村社会,而且还以媒介之间的差异性影响农民和乡村社会。由于各种媒介之间存在差异,所以,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就成为必要。革命战争时期,党就非常重视综合利用各种媒介开展宣传教育工作。1944年10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谈到民众教育时说:“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还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中学、读报组和识字组。不但要有新式的学校,而且要利用旧式的村塾。在艺术方面,不但要有话剧,而且要有秦腔和秧歌。不但要有新秦腔、新秧歌,而且要利用旧戏班,利用在秧歌队总数中占百分之九十的旧秧歌队,逐步地加以改造。”[22]人民公社成立后,多种媒介的综合运用也是农村政治传播活动发挥社会影响的一种重要机制。综合运用多种媒介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媒介之间的交叉互补关系,“彼此加强,从而产生媒介扎堆的效应”[23]。也就是说,综合利用各种媒介可以有效发挥它们的长处,弥补其不足。如,广播不仅可以借助其消除时空阻隔的迅捷性弥补报纸邮递投送时间长的缺陷,而且还能凭借其廉价易得性弥补报纸订阅费和邮递费偏高的不足。反过来,报纸的可反复阅读特征则能够有效弥补广播收听一次性的缺点,公社干部和社员可以通过反复研究报纸而比较准确地掌握事关乡村社会利益的政策信息。又如,尽管电影以其生动性、形象性而为农民所喜爱,却不能做到经常性地放映。广播虽然不及电影有吸引力,却能够做到经常性地同农民见面,从而进入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

人民公社初期,农村政治传播活动所实现的社会动员主要表现在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激励上。如,柴桥公社要求洪山大队山林生产队发展多种经营、多种油菜,但有些社员认为生产任务紧张又要种油菜来不及。后来该生产队读报小组向社员宣讲报上登载的种植油菜的好处和经验,“社员提高认识后”,很快就将1 115斤油菜籽种下[24]。又如,四明山电影放映队在姜家山放映《海魂》《扑不灭的火焰》《红色的种子》等影片后,“社员们喜气洋洋把电影队比作是‘毛主席带来的福音’,大大鼓舞了广大社员的生产干劲。”[10]再如,据不完全统计,1959年7月时,宁波市郊区各人民公社广播站已在田头装上84只高音喇叭。对处于紧张劳动状态的农民来说,这种田头广播起到了消除疲劳、鼓舞生产干劲的作用。占林公社一个老社员说:“田头喇叭真正妙,好象公社大咀巴,劳动还可听戏曲,生产劲头更高了。”[15]公社经常采用大兵团作战的方式进行劳动,动辄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正是社会动员为保持较高的劳动效率提供了保障。

综合全文,农村人民公社初期,在“政社合一”的公社体制下,报纸、电影和广播等传播媒介获得了较大发展。由于这些传播媒介是在党的各级组织的领导下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的,所以党通过这些传播媒介所进行的农村政治传播活动在本质上属于组织传播。这种以党为主体的组织传播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动员农民全力参与“大跃进”运动就是其首要目标。就实效来看,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媒介、保持媒介内容的一致性等机制,党在“大跃进”运动中较为成功地实现了社会动员,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诸暨县委宣传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县党组织抓好报纸工作[N].宁波大众,1959-04-18(3).

[2] 以党报党刊为纲加强书刊杂志发行[N].宁波报,1959-11-19(8).

[3] 加强读报发行工作领导充分发挥党报党刊作用,鄞县县委向所属党组织发出通知[N].宁波大众,1958-12-21(3).

[4] 认真组织阅读发挥党报作用,外应队坚持读报十年如一日[N].宁波大众,1959-05-20(3).

[5] 报刊到田头,读报鼓干劲[N].宁波大众,1958-11-04(3).

[6] 广泛开展读报活动提高政治文化水平,嵊县队队有文化员,小队有读报员[N].宁波大众,1959-12-10(7).

[7] 全面普及提高质量勤俭办队,我区电影事业空前繁荣[N].宁波大众,1958-12-31(3).

[8] 谢振岳.鄞县文化广播志[M].宁波:宁波市图书馆藏未刊稿,1992:96.

[9] 中共余姚县委宣传部关于建立人民公社后文教、卫生事业的体制和领导问题的报告.1958年,宁波市档案馆藏,(地)全宗号4,目录号10,案卷号11.

[10] 银幕挂田头,送戏到门口——四明山电影队开展夏收夏种宣传运动深入食堂、田头、山岙普遍放映电影[N].宁波报,1960-07-20(7).

[11] 东风人民公社有了电影队[N].宁波大众,1958-10-14(3).

[12] 深入开展政治宣传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上虞各公社普建广播站[N].宁波大众,1958-12-24(3).

[13] 走群众路线多快好省,全区广播事业大跃进成绩辉煌[N].宁波大众,1959-02-04(3).

[14] 短评:鼓足干劲办广播[N].宁波报,1959-08-22(3).

[15] 田头喇叭真正妙,好像公社大咀巴,劳动还可听戏曲,生产劲头更高了[N].宁波报,1959-07-15(5).

[16]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1-107,111.

[17] 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195.

[18] 宁波专员公署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重视甬江日报,深入农村推销做到村村订阅[N].甬江日报,1950-05-23(1).

[19] 东湖区干部喜欢听广播了[N].宁波大众,1953-10-22(3).

[20] 省委关于整社运动的情况报告(一九五九年四月十日)[M]//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档案馆.中共浙江省委文件选编(1957年1月-1960年12月).杭州:浙江省档案馆藏未刊稿,2011:408.

[21] 陈月明.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04.

[22] 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一九四四年十月三十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2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82-583.

[23]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353.

[24] 五年如一日的读报组[N].宁波报,1959-08-20(3).

The Rur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za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People’s Commune——A Case Study of Eastern Zhejiang

LI Le

(FaultyofLiberalArtsandCommunication,Ningbo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

Abstract: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People’s Commune, the CCP relied on 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unit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newspapers, movie projection and cable broadcasting, and succeeded in achieving social mobilization which aroused the enthusiasm of the farmers 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by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various media, maintaining the consistency of media content and so on. The media, such as newspapers, movies and cable broadcast of the people’s commune, were set up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 of the CCP, so the rur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the CCP with these media belonged to the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in essence.

Key Words:people’s commun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ocial mobilization;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12(2015)04-0354-05

作者简介:李乐(1980—),男,湖北荆门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史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 “人民公社的政治传播与社会动员研究(1958-1962)”(11YJC860024)。

收稿日期:2015-08-11

猜你喜欢
政治传播人民公社
毛主席来过的小山村
——舒城舒茶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政治传播效果研究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主体探析
长征时期工农红军革命政治文化传播实践的多维分析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在高考试题中重新理解历史知识——以2015年山东高考文综卷第39题“人民公社体制”为例
FOOD FIGHT
全媒体时代党报政治传播功能的挑战与应对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