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兰,郑雪莲
山东省女性理论研究的鼎力之作
——《山东妇女社会地位研究(2000-2010)》评价
周淑兰,郑雪莲
妇女的社会地位状况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1990年以来,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每隔十年联合组织开展一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大型调查,以此观测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发展变化。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既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第三期调查的统计区间。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调整以及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挑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得到了进一步实施,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社会公平得到了有效推进,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全面发展。由山东省妇联主席翟黎明主编、2014年11月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山东妇女社会地位研究》一书,是对这一时期山东妇女发展与进步的总结,也是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在山东地区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书可谓山东省女性理论研究的鼎力之作,其学术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书架构科学合理,是山东省女性理论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调查研究成果。全书通过对全省近3000个样本的统计分析,对山东省妇女2000-2010年间社会地位的变化发展给予了科学地概括总结,客观地反映了十年来山东妇女地位的深刻变化。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教育地位、家庭地位、法律地位、健康状况、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社会性别与妇女地位、受流动影响的妇女群体研究以及老年妇女的社会地位等十一个方面呈现了山东省妇女社会地位的主要状况,概括了山东省妇女社会地位的主要提高和进步,指出了山东省妇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推动山东省妇女进步的对策措施。同时,通过2000年和2010年的数据对比,得出了“女性受教育水平与男性的差距明显缩小”、“女性劳动参与程度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女性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女性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具有较高的关注度”、“91.6%的女性对自己的家庭地位表示满意”、“ 法律维权意识明显增强”等重要的结论。
第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该书编写的突出特点。该书运用统计学、社会学等科学方法,以定量调查为基础,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问卷分析和深度访谈相结合,后期统计与前期统计相比较,具有高度的可信度。3000个样本来自全省17个地级市46个县(市、区)200个村(居)委会,有效问卷为2982份,有效率达99.4%。本书依靠数据支撑,用事实说话。结合定性研究,论述逻辑严密,结论科学。例如,女性受教育水平与男性的差距明显缩小,依据的是“男女两性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由2000年的1.6年缩小为2010年的1.1年,其中城镇男女两性的受教育年限差距由0.9年缩小至0.8年,农村该指标的两性差距也由1.9年缩小至1.6年”这样一组数据,结论客观而实际;又如“山东女性劳动参与程度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的结论依据的是“18~64岁女性在业率为73.7%,城镇女性为65.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这样详实的统计数据;而“女性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一结论依据的是对18~64岁女性的调查统计,即“78.7%的女性认为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很好或较好,较2000年提高12.6个百分点,89.1%的女性没有受到慢性病的困扰,89%的女性没有得过妇科疾病,68.1%认为自己基本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2、8.3和8.1个百分点”,还有“在65岁以上老年妇女中,健康自评良好的占46.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3个百分点”等,这些具体数据引用极具说服力,无一不是实践数据支撑的理论结果。
第三,该书是一部多视角、多领域、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之作,涵盖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老年学、女性理论等多个学科。全书是一部女性理论之作,但是,各章均体现了不同学科的视角。例如,“妇女的经济地位”一章,既有经济学理论的阐述,又有统计学的数据分析,在运用社会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同时,还有政治学的政策研究。既以就业和收入两大核心指标分析女性的经济地位,还以人力资本、二元劳动市场和劳动市场歧视理论解释妇女经济地位差异,同时还运用女性理论的社会性别制度理论和社会性别互动理论加以阐述,由此将分析研究引向深入。
第四,该书对山东妇女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的阐述,对政府决策极具参考价值。书中揭示了山东妇女发展中的问题,一是女性就业风险较高,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男性;二是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城乡差距扩大,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农村女性远远低于城镇女性;三是女性参与决策的程度低;四是女性家务负担沉重, 15.3%的在业母亲“有时”或“经常”为了家庭放弃个人发展机会;五是“女人以家庭为主”、“挣钱养家是男人的事情”和“丈夫的发展比妻子的发展更重要”等观念认同者的比例均超过半数,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依然存在。对此,该书的分析和对策建议,对于强化党对妇女工作的重视,消除性别偏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妇女各种权益,推动山东妇女和妇女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五,该书作为山东省妇女社会地位大型调查的丰硕成果,同时更是山东省妇女理论研究者团结协作的鼎力之作。在山东省妇联的组织领导下,该书的作者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女性中心牵头,山东女子学院“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培训基地”、济南大学的“妇女/社会性别学科山东子网络”以及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专家学者加盟,是团结合作,共同劳动的成果。该书通过对山东省妇女进步与发展的科学分析,通过男女两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比较,对于人们全面了解十年来山东妇女社会地位发展的脉络和变迁的轨迹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也是相关部门检验新世纪以来各项社会政策的性别影响和妇女政策的实际效果,科学地动态地认识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调整中,不同区域不同阶层妇女地位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入探索男女两性发展的差距及其主要原因的有力依据;该书作为有力地深化和提升山东省妇女理论研究水平的成果之一,对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妇女工作的领导,推动妇女工作和妇女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显然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的操作指导价值。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大报社副编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