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袋毛精神:一个老国企的创业之歌

2015-03-23 08:11于万夫冯立波
化工管理 2015年34期
关键词:云山麻袋节约

文/于万夫 冯立波

“勤俭创业,艰苦奋斗,爱厂如家,从我做起”的“麻袋毛精神”作为一个老国企的创业之歌,形成于上世纪50 年代,却伴随企业成长、成熟的全过程。

于德泉,必须提到的一位老人

1948年,吉林解放,吉林化工厂回到人民的怀抱。65 岁的老工人于德泉加入了恢复生产的建设者队伍。听说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有技术,领导就给他一台刨床,一台破烂不堪、没人用、也不能用的破床子。几天,这台老掉牙的机器,竟青春焕发地开动起来,为恢复生产立下汗马功劳。

1949 年9 月1 日,66 岁的于德泉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 年,新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在吉林化工厂的基础上,吉林“三大化”作为“一五”国家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吉林江北,方圆十几里,简直就是个一眼望不见尽头的大工地。领导给已经70 岁的于德泉安排了一个相对清闲一点的岗位—材料仓库保管员。他勤勤恳恳,爱厂如家,有空儿就到工地转,看见散落、遗弃的零部件、废铜烂铁,哪怕是螺钉螺帽,不管有用、没用、能用、不能用,全都捡回来,能修的修,能拆的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自己动手建起来的木板库房的货架上总是摆得满满的,小至螺钉螺帽,大至备品备件,修旧利废,应有尽有,人称“于老仓库”。

有一次,厂里出了事故,在两个车间停产抢修的关键时刻,人们从“于老仓库”一次就选走160 个零部件,解决了恢复生产的燃眉之急。至今在相关的档案资料里,人们可以查到这样一组数据:缝补麻袋5000条,补不了的麻袋片剪成麻刀4000 斤,回收废铁80 吨、铜料1.5 吨、铅料1 吨,修复各种部件1600 个、铜质阀门60 个、水暖器材100 件等等。于德泉还用捡回来并修理好的零部件举办了一个反浪费展览,在厂内引起很大反响。

在他的倡导、影响下,吉化染料厂建了修旧利废的1 号库和再生车间,后来整个吉化公司开展向于德泉学习的活动,各厂都成立了再生车间。1954 年于德泉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1956 年出席吉林省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见到了毛主席。1959 年4 月,这位76 岁的老模范,作为人民代表光荣地出席了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于德泉和“于老仓库”出名了,他以厂为家、兢兢业业的主人翁精神,感动了许多人,也作为企业文化的经典载入史册。1956 年5 月号《人民文学》发表报告文学《中国的老茹尔宾》,介绍于德泉“爱厂如家,勤俭节约”的事迹。

1967 年2 月18 日,于德泉在吉林市去世,享年84岁。

老模范走了,故事还在继续

于德泉走了,但于德泉的故事却没有完。吉化染料厂还有一位老工人叫李云山,比于德泉年纪小,小了整整40 岁。老模范在中南海怀仁堂见到毛主席的时候,同在一个厂的李云山,参加工作还不到两年。李云山身体棒,有力气,在装卸队扛包。

1977 年,50 多岁的李云山被调整到厂里的麻袋库当班长。

染料厂用于包装化工原料的麻袋,每天进出量达到两三千条,面对堆积如山的麻袋,老班长李云山以于老模范为榜样,把麻袋库整治得井井有条,企业整顿时挂上了“一类库”的奖牌,李云山带领十几名女工,发扬光大于老仓库的优良传统,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回收缝补麻袋9 万多条,从麻袋缝里抖落回收化工原料24 吨、麻袋毛200 多公斤……有人算了一笔账,李云山及其麻袋库,在保证生产的同时,节约价值能买回4 台解放牌卡车。

1980 年,李云山出席了全国物质战线劳模大会,领回一面“红色管家人”的锦旗。

与李云山同时代、同在染料厂,还有一位女工叫丁占茹,她埋头苦干,续写“麻袋毛精神”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精彩。

丁占茹所在的14 号车间,每天废弃包装原料的塑料袋20 多条,多的时候将近80 条,而这些装过染料的袋子,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染料残留,丁占茹把废弃的包装袋撕开,塞进大铁桶里浸泡,分门别类,串洗3 次,无论冬夏,酷暑严寒,6 年的坚持,她从十几万条塑料袋的清洗中,回收2BLN、FFB 等染料6416 公斤,价值73.8 万元。

进入新世纪,染料厂落后的装置与工艺都淘汰了,但麻袋毛精神却没有褪色,代代传承,熠熠生辉。

苯酚丙酮装置是引进美国UOP 技术。2008 年开始,市场动荡,无法稳产高产,频繁的负荷调整,给工艺带来巨大压力。班长刘玉带领一线操作人员,死看死守地盯着DCS 画面,盯着AMS 塔的塔板温度和焦油塔回流流量,连续跟班分析检测1100 多次,渐进调整,寻找最佳运行数据,将装置的控制点优化在90%以上,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了各项能耗指标,为工厂创效106 万元。

为了节能降耗,刘玉带人把泵房的蒸汽采暖,改为凝液回水供热,按照零上5~10℃的标准严格控制,在保证设备、管线安全过冬的同时,一个月,全车间的蒸汽消耗每班节约17 吨,每天节约50 吨、每月节约1500 吨,变现人民币就是20 多万元。

夏天的一个晚上,在装置区巡检,经过铁路专用线站台,刘玉看到己二胺空桶参差不齐的堆放在那里,他想归拢归拢,随手一搬,感觉桶底有液体流动。一连检查了好几桶,或多或少都有些挂壁料残留。己二胺,进口化工原料,一吨5 万多元,空桶没空,就这么从厂里放走了?不行,下班后,他再次来到站台,50 多个待运空桶,挨个“控”了一遍,1 个多小时下来,竟然回收了价值1 万多元的原料。

刘玉把他的发现跟班里的党员同志说了,跟他一块儿回收己二胺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空桶里倒出了化工三班党小组的“第一桶金”。当时在工厂开展“党员人均创效1000 元”活动中,他所在的化工三班人均创效8000 元。如今,这个回收项目已经列为车间党支部的“党员工程”长期坚持,每年回收己二胺价值5 万余元。

2009 年春天的一个早晨,站在控制室门前,刘玉发现装置区里的照明灯全都在曙光中有气无力地亮着。心想:“冬天7 点钟亮天,夏天4 点钟亮天,装置里这么多照明灯,要是管理不好,那得浪费多少电呐!”

于是,在他的组织下,“照明灯”被纳入班组岗位责任管起来。整个装置819 盏照明灯,被化工三班20多双“定时开关”般的眼睛死死地盯上了,4 个月下来,节电5.64 万度,价值5 万余元。

领导上把刘玉班的做法在全厂、全车间推广,使个人行为成为团队行动,“麻袋毛精神”在新时期、在他的故乡吉化染料厂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与升华。

2006 年以来,刘玉连续8 年被评为劳动模范、“十大金牌”工人,成为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 年,刘玉20 年如一日点滴节约的事迹被拍成电视专题片,获评中国石油最美一线石油工人称号。2015 年3 月5 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首批命名为全国50 位“岗位学雷锋标兵”之一。

人们在思考:麻袋毛的“价值”

上世纪90 年代,染料厂一位青年工人以“麻袋毛的价值”为题,作过一个精彩的演讲。他讲到:在我们这个事事处处讲究价值的世界上,麻袋毛恐怕是最没有价值、最不屑一顾的了。而老一辈吉化人却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在他们看来那微不足道得可以在空气中飘来荡去的麻袋毛,也是有价值的,尤其是麻袋毛精神,更是千金难买的宝贵财富。

这位演讲的小伙子扪心自问,坦然承认,自己只会在“小家”里当主人,因为水龙头用过不关,出门忘记闭灯,水烧开了煤气还在燃烧,对妻子发火、吵嘴,那浪费的不是水,不是电,不是煤气,而是“钱”,那计量表上读出的数字是家里的经济支出哇!

可是在企业里,问问那成百、上千的“主人”们,你那个车间,你那个岗位,有几个漏点,知道吗?滴滴嗒嗒,嗒嗒滴滴,不仅在污染环境,损害健康,漏出去的也是员工的血汗、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尽到“主人”的责任了吗?

如今“麻袋毛精神”已经在吉化落地生根。车间里的“万宝库”、班组里的“百宝箱”,承载着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与主人翁精神代代相传。吉化化肥厂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发现,好多生产控制指标只要升降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利益。造气车间每立方米炭黑含量下降1 克,全年节油58 万公斤;转化车间饱和塔出口温度每上升1 度,全年节电3万度。他们从1 度1 克做起,搞了“10 个1”活动,一年节约价值41.8 万元。后来,又通过“23 个1”、“40 个1”活动,把“双增双节”引向深入。

1990 年5 月13 日,《人民日报 》发表长篇通讯《“麻袋毛”的连锁反应》。文章说:“几十年来,公司领导已多次换届,但是‘麻袋毛精神’却像‘接力棒’一样,一届一届地传下来。”“可贵的‘麻袋毛精神’,一直在吉化闪光。”

2014 年8 月25 日,由中国经济网开设的“节约之星”发布厅发布全国首批十大“节约之星”,吉林石化的“麻袋毛精神”榜上有名。

点评:麻袋毛的价值与主人翁的责任

年龄大的老同志也许还都依稀记得,50 多年前新华社播发了一篇《“一厘钱”精神》的电讯稿。文章通过“一厘钱”“一分钟”“一根火柴”,揭示了“一个真理”: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

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反思:再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 亿,都会变得很渺小;而多么微不足道的渺小,乘以13 亿都会变得异常巨大。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这个真理也告诉我们,可贵的“麻袋毛精神”,为什么一直在吉化闪光?可贵的“麻袋毛精神”永远也不会过时。

猜你喜欢
云山麻袋节约
云山图
Accident Analysi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Effect Research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Taiyuan Metro
花生仁奇遇记
节约
节约
节约
弄巧成拙
云山的树
捉老虎的麻袋
宁为玉:心好累,感觉再也不会扛麻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