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伟 孙书刚 陈国信 张富刚 苏 瑞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农业局 062650
乳房炎是母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养殖小区普遍应用挤奶机挤奶,牛患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成为制约养牛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乳房炎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往往由机械、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单个或共同作用产生。
微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入侵乳头管就会发生乳房炎[1]。引起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为多种非特定微生物,主要包括多种细菌、病毒和支原体。
环境因素。如果挤奶人员的手指、榨乳器等消毒不彻底,就会导致传染性病原菌直接污染乳头。环境因素造成的乳房炎多发生在两次挤奶中间,被环境中的致病菌感染发病。引起乳房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包括乳牛周围的环境、粪便、辅料、饲料、土壤和饮水等。同时,高温多湿、过于密集的饲养、舍棚换气不足、不及时处理粪便、水源污染、蚊蝇叮咬等也是导致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精神因素。如果乳牛精神紧张,就极有可能诱发乳房炎[2]。这是因为奶牛如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其自身免疫机能会下降。同时,白血球功能发生减弱,吞噬能力就会降低,进而发生乳房炎。
外伤。外伤引发乳房炎也是奶牛常见的情况。常见外伤为挤奶器不适、蚊虫叮咬等。
挤奶方式对母牛乳房炎的影响。机器挤奶比手工挤的奶牛乳房炎发生率高很多,主要是因为挤奶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例如抽真空时压力过大、抽的时间较长、频率过快或过慢等,这些都会强烈刺激乳房,引起乳头皮肤受损而引发乳房炎[3]。同时,挤奶器如果没有被及时清洁消毒,特别是乳杯没有进行彻底的消毒,也极有可能感染发生乳房炎。手工挤奶时,如果挤奶姿势不正确、挤奶不熟练、乳汁没有挤尽,亦有可能引发乳房炎。
饲料因素。如果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E、羟基丙氨酸含量较低,则容易引发牛乳房炎。饲料成分不宜突然改变,急剧改变饲料成分是引发乳房炎的主要因素之一。
兽医工作者对乳房、乳汁进行临床检查时很容易确诊临床型乳房炎[4],主要是对乳房进行视诊和触诊。检查乳汁的感观变化可不借助仪器和实验室检查。非临床型乳房炎在诊断方面则较为困难,这是因为其没有临诊表现,所以只能依靠物理、化学检查及牛乳中体细胞的测定和微生物检查。物理检查主要是查看牛乳中有无沉淀物和絮状物。化学检查则主要是测定乳汁的酸碱度及氯化物含量。牛乳中体细胞测定主要是测定乳细胞数,正常的1mL 牛乳中细胞数应当小于50 万,否则判定为乳房炎。
在生产中,养殖场要坚持以预防为原则、防治结合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卫生环境,科学管理,进而达到减少牛乳房炎发生率的目的。
(1)建立卫生环境。建立洁净卫生的环境能够有效地预防牛乳房炎。牛舍、运动场设计要合理,尽量做到阳光充足、牛床洁净干燥,排便尽量落入尿粪沟,垫草要做到干、软、清洁,并且要经常更换。定期对牛舍和运动场进行消毒,特别是乳房炎高发时期要加强消毒频率。牛舍要经常通风。经常擦拭牛体,保证牛体及乳房清洁卫生。
(2)使用科学方法进行饲养。养殖工作者要保证饲料、饮水干净卫生,防止霉变。依据营养需要给予不同日粮,合理搭配精粗饲料,以奶定料,按产奶量给料,维持机体最佳生理机能。停奶后要密切关注乳房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3)规范挤奶操作。挤奶之前应打扫干净牛床及走道,擦刷牛体后驱。挤奶人员不要频繁更换,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挤奶前洗干净手,用温水清洗乳房,用热水热敷和按摩。挤奶的力量要均匀,先挤健康牛,后挤患有乳房炎的牛。患病奶牛的奶要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以免形成交叉感染[5]。人牛配合、保持安静,要防止乳头损伤,减少应激反应。
牛乳房炎的治疗越早越好。消灭病原微生物是治疗原则,抑制和控制炎症过程,改善牛机体全身状况,防止败血症发生。
(1)西药治疗。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因为引发乳房炎的病原菌种类较多,药物一般选取广谱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6],主要通过阻断细菌DNA 复制而产生杀菌作用,其优点为无交叉耐药现象,不容易发生耐药性,可以通过血乳屏障进入乳腺产生积聚,有利于杀灭乳房内的细菌。此外,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因其耐酸耐酶、抗菌谱广,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强、利用度高。
(2)中药治疗。中药含有多种纯天然生物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低毒、无残留或低残留等优点,同时具有药效和营养的双重功效。而且很多中药还是很好的免疫调节剂。常见的单味中药为木鳖子,其对奶牛非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效果较好,并且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复方也比较多,常见于各种记载和民间流传的验方,比如公英散、瓜蒌散、双丁散、通乳汤、和乳汤、金蒲汤和四君子汤等[7]。同一方剂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和更换剂量。
在奶牛泌乳初期和停乳时,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感染途径通常是以乳头的侵入为主。机器挤奶和人工挤奶相比,机器挤奶乳房炎发病率更高。机器抽力、压力、频率和器具的消毒情况等都与乳房炎的发生有较大关系。因此,挤奶卫生条件必须严格。要加强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做好日常的检查和检测。及时治疗临床病例,炎热季节应加强消毒灭蝇虫害,加强环境卫生。合理搭配饲料营养,减少应激反应。规范挤奶操作,减少乳房炎发病频率。
[1]李庆国.奶牛乳房炎发病规律的调研[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9):60-61.
[2]戴鼎震,赵永前,王晓丽,等.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现状、成因与防制[J].江苏农业科学,2002,4:50-51.
[3]何勇军,李炳棠.奶牛乳房炎与主要气象指标的关系[J].河南农业科学,2002,12:40.
[4]段 玉.乳房炎发病规律分析[J].养殖与饲料,2008,3:1-34.
[5]解继洋,王希春,张 旭,等.规模化养殖场乳房炎发病规律的调研报告[J].中国奶牛,2008,8:43-45.
[6]戴一伦,温 链.实用养牛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13-314.
[7]赵立香,李荣权.隐性乳房炎发病菌种与发病规律的研究[J].当代畜牧.2007,1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