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澜(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黑龙江茴鱼人工繁殖试验报告
张澜澜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黑龙江茴鱼,属鲑形目、茴鱼科、茴鱼属,地方名斑鳟子,在我国自然分布于黑龙江流域的黑龙江、嫩江、牡丹江、乌苏里江、绥芬河等支流和溪流中,为黑龙江水系特产鱼类,是名贵的冷水性鱼类。它是北冷温带一种典型的山涧溪流栖居的鱼类,游动范围较小,常年不进入大江和湖泊。夏季多生活在支流的上游,喜在水草繁茂、昆虫众多、水色澄清、水流较急的河川中;冬季即在山溪深水处越冬,仍不停食。每年有短距离的生殖、适温及索铒的春季洄游,以及一个为躲避干旱和冰冻的秋季洄游,属洄游范围较小的种类,以水生昆虫、甲壳类、小型鱼类等为食。
黑龙江茴鱼体稍侧扁而长,背部色深,腹部银白;雄鱼体色深,婚姻色明显。腹鳍之前的体侧有一大块暗红色的斑块,雄鱼更明显。胸鳍淡黄色,体侧有不规则的小黑斑,集中于测线鳞之上及体前部;腹鳍上有3-5条淡蓝或粉红色的纵行条纹;胸鳍至腹鳍之间两侧各有一条黄色条纹;背鳍高大,边缘有一条棕色的条纹,从背鳍基部到背鳍边缘有3-4排纵向粉色斑点排列而成的条纹。上颌骨伸达眼前部下方,后端游离,有颌齿,上颌有一排钩状细齿,口盖上无齿,下颌两侧各有一排齿,中间有两排,直立与倒卧相隔,上颌齿数为70-72枚,下颌齿数为46-53枚;咽齿退化呈细齿状,舌较宽,前端游离。腹膜银白色,有胃;鳃耙呈细丝状,鳔大,游离,1室,两端较尖,纵行至腹腔末端。
本文对黑龙江茴鱼的一次人工繁殖试验情况加以总结,以期为黑龙江茴鱼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1、亲鱼准备
亲鱼采捕于牡丹江支流海浪河,使用亲鱼运输袋加水充氧运输。运回后放养于沙底池塘中,投喂个体较小的野生鲫鱼。
2、亲鱼挑选
雌性个体生殖孔接近圆形,发红,外突,腹部略隆起,用手轻轻按压有摸到卵粒的感觉;雄性个体生殖孔略显长形,无发红现象,不外突,挤压时有的会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
3、亲鱼催产
本次选出成熟度好的雌性亲鱼63尾,雄性亲鱼69尾。催产药物为注射用绒毛膜促性素(HCG)、马来酸地欧酮(DOM+LRH-A2)及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用量为:DOM+LRH-A2:2mg/kg体重,HCG:1000UI/kg体重,S-GnRH-A:10ug/kg体重。催产药物配制时,用0.75%的鱼用生理盐水作为溶液。配制好的溶液要符合以下标准:雌鱼:0.1ml/kg体重;雄鱼: 0.05ml/kg体重。
4、采卵授精
采卵、采精均采用手工挤压腹部的方法。为防止亲鱼受伤,在采卵(精)前先用调配好的苯氧乙醇(80斤水+20ml苯氧乙醇搅匀)将亲鱼麻醉。
人工采卵:采卵时先擦干亲鱼体表的水分,将亲鱼腹部向下,生殖孔对准采卵盆,一手拿手巾握住亲鱼,另一手挤压腹部,卵就会流出。挤卵的手用力一定要均匀,切忌用强力挤压鱼体的腹部来提高卵量,这样会损伤亲鱼内脏及体表。采卵时,由于卵会沿着鳞片滑下,不进入产卵盆中,可用羽毛在生殖孔下接着,滑出的卵就不会浪费。有一些雌性亲鱼可一次性挤完,这时亲鱼的腹部已经凹陷进去,有“空”的感觉;有的雌性亲鱼一次挤不完,可分2-3次挤完。
人工采精:采精子的时候一定要将鱼体表擦干,因为精子遇水就激活,会影响受精率。挤完精液的雄性亲鱼几天后可重复使用。
人工授精:采用湿法授精。先将产卵盆中加入BSS—生理盐水(缓冲液)(其组成是NaCl 7.50g、KCl 0.2g、CaCl2·2H2O 0.2g、NaHCO30.02g,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pH值为7.1),将卵挤入其中,之后再将精液直接挤入装有卵的BSS中,立即用手指或羽毛轻轻搅匀,静置4-5min,之后轻轻加水、冲洗2~3次,静置吸水30min以上。剔除死卵,称量体积及30粒卵以上的直径,统计卵数,放入平列槽中流水孵化。人工授精应注意以下问题:采卵后,要尽快将精液采出受精,以免时间太长造成卵子损伤影响受精;操作一定要轻,尽量避免亲鱼的受伤,造成亲鱼的产后死亡;亲鱼的麻醉要适当,否则容易造成亲鱼的死亡;采完精子或卵子后,应尽快将亲鱼放回水中,以免造成缺氧死亡。
5、孵化管理
吸水后的受精卵要先将死卵捡出、计数,之后测量平均卵径和总体积数,以便估算总卵数。方法是:随机取30粒以上的受精卵,逐个排列在呈角铁状的卵子计数尺上,测量其长度,算出平均半径r,利用公式:V=4∏r3/3算出平均单个卵体积V,再用量筒量带水量出受精卵的总体积数V1,这样受精卵的总数m=V1/V就可估算出来。
在孵化过程中每日也要剔除死卵,并定期消毒,防止水霉滋生。消毒一般用甲醛600ppm (1ppm=1/百万)静水消毒20min。
此次试验共获得约96800粒茴鱼卵,试验受精率达到78.2%,发眼率达到59.64%,破膜率达到91.62%,上浮率达到89.17%,共得到上浮仔鱼约36000尾。
人工繁殖后,亲鱼死亡率较高,一部分亲鱼的体表长了大量的水霉,这是因为在产卵操作时对亲鱼体表造成了损伤。可在以后的人工繁殖中改进操作方法,尽量避免对鱼体的损伤,并在操作完成后涂抹消毒药物。
本次试验的孵化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催产药物剂量掌握不准或催产时机不对造成了卵子质量下降,也可能是在发育敏感期剔除死卵时操作不当或震动过大造成受精卵的大量死亡。可在以后的人工繁殖中摸索催产药物剂量及催产时机,并在受精卵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震动。
5.4防治(1)彻底排污清池,保持水质清洁;(2)不投喂变质饲料,投喂新鲜饲料,最好现配现喂;(3)发病初期,在饲料中加3%~5%的大蒜素,投喂3~6d;(4)在病鱼吃食的情况下,饲料中按0.05%添加氟哌酸粉剂制成药饵,连续投喂一周,可以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