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梅,吕亚萍,黄 宇,兰庆茂,唐圣军
(柳铁中心医院放射科,广西柳州545007)
乳腺良性病变28例MRI表现
马雪梅,吕亚萍,黄 宇,兰庆茂,唐圣军
(柳铁中心医院放射科,广西柳州54500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多种扫描序列联合应用在乳腺良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门诊及住院的28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共 53个病灶)进行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抑脂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形态学,使用后处理软件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上述方法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28例患者(53个病灶)中,除肉芽肿性乳腺炎外,其余各病灶形态均较规整,呈类圆形或斑片状、条状,边界清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39个病灶呈Ⅰ型流入型,4个病灶呈Ⅱ型平台型,5个病灶呈Ⅲ型流出型,5个病灶未见明显强化。除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ADC值小于1.2×10-3mm2/s外,其余均大于或等于1.2×10-3mm2/s。结论 磁共振多种扫描技术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性病灶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乳腺疾病/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乳腺肿瘤; 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乳腺疾病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及发病形式多样化严重危害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乳腺肿瘤的早期检出及准确诊断相当重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检查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乳腺MRI扫描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DWI)、波谱及灌注成像等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病变的磁共振多序列扫描图像及特征,探讨磁共振多种扫描序列联合应用在乳腺良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1 一般资料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28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均为女性,病灶53个,年龄25~60岁。其中纤维腺瘤1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乳腺腺病伴增生结节24例,肉芽肿性乳腺炎3例,囊肿5例,均得到临床病理证实。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 1.5T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专用乳腺相控阵表面线圈,患者取俯卧位使双侧乳房自然悬垂于乳腺表面线圈内。扫描序列:常规T1加权成像(T1WI)(TR470ms、TE8.6ms)、T2加权成像(T2WI)(TR 4 850ms、TE77ms)+脂肪抑制。DWI使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技术,TR 7 900ms、TE 73ms,b值取800 s/mm2。增强扫描采用VIBE-sequence(T1容积内插)抑脂轴位扫描,TE 2.69ms、TR 5.73ms,矩阵384×384,体素1.2mm×0.9mm×1.0mm;注射对比剂前蒙片,对比剂采用钆喷酸葡胺,剂量0.2mmol/kg,注射速率为3.0mL/s。图像自动减影得到减影图像,获得图像传送至数字图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ACS)保存备查。
1.2.2 图像后处理及观测指标 利用MRI自带工作站软件,感兴趣区(ROI)选定病灶中心层面,计算出b值为800 s/mm2时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以及绘制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由2~3位高年资医生对所得病灶MRI图像进行分析,当诊断意见有分歧时,由各位医生进行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制定以下诊断标准。
1.2.2.1 形态学观察 在双侧乳腺横轴位T1WI/T2WI抑脂扫描图像中显示肿块的位置,测量肿块大小,观察病变的形态及信号强度[1]:良性病变呈圆形、类圆形、斑片状、条状,边缘较光滑、规整,边界较清,信号较均匀。恶性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边界欠清,并可见毛刺形成,局部与皮肤粘连,部分乳晕皮肤增厚,乳头内陷。
1.2.2.2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类型 常规将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为4型[2]:Ⅰ型流入型,病灶呈持续强化,2~ 7min后信号强度的升高超过10%;Ⅱ型平台型,病灶早期强化后,增强的中、后期信号强度维持在一个平台水平,2~7min后信号强度的波动幅度在10%;Ⅲ型流出型:早期强化后,在增强的中、后期信号强度降低,2~ 7min后信号强度降低超过10%;Ⅳ型无明显强化病症或无法测量病灶。
1.2.2.3 ADC值诊断标准 乳腺DWI的b值一般为600~800 s/mm2,b值越大,对水分子弥散运动越敏感[1]。通常采用b值等于800 s/mm2,以ADC=1.2×10-3mm2/s为良恶性肿瘤阈值,良性病灶通常高于1.2×10-3mm2/s。
1.2.2.4 磁共振技术及临床病史综合诊断标准 通过比较乳腺常规MRI特征、动态增强成像,结合临床相关良性改变及症状综合分析乳腺良性病灶的特征。
2.1 患者主诉及乳腺临床触诊结果 28例患者的主诉及就诊原因为:患者自己偶然触及或体检时临床查体触及肿物(12例);发现乳腺肿物并有所增大(6例);超声检查发现肿物(6例);乳头溢液(4例)。
2.2 各个病灶的形态学改变 除肉芽肿性乳腺炎外,其余良性病变均呈圆形、类圆形、斑片状、条状,边缘较光滑、规整,边界较清,见图1~3。
图1 左乳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MRI图
图2 左乳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MRI图
图3 乳腺纤维腺瘤患者MRI图
2.3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类型 39个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Ⅰ型流入型;4个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Ⅱ型平台型;5个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Ⅲ型流出型,其中包括4个乳头状瘤,1个肉芽肿性乳腺炎。5个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Ⅳ型无明显强化型。见图1B、2B、3B。
2.4 各个病灶的ADC值 除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ADC< 1.2×10-3mm2/s外,其余病灶ADC≥1.2×10-3mm2/s。
3.1 乳腺良性病变的形态学表现 一般情况下,MRI常规成像显示,乳腺良性病灶多表现为形态规则的圆形、类圆形、斑片状、条状病灶,边缘较光滑、清晰,信号较均匀。少数病灶也可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并有毛刺形成,周围乳腺结构紊乱,易被误诊为恶性病灶,需要结合临床病史、症状、生化检查及其他改变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本组病例除肉芽肿性乳腺炎外,其余均基本符合良性病变的形态学表现,病灶分布于各个象限,对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帮助不大。
3.2 乳腺良性病变的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的动态增强扫描不仅能够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而且还可以通过磁共振自带软件绘制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腺病伴增生结节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Ⅰ型流入型,部分乳腺纤维腺瘤可以表现为Ⅱ型平台型,肉芽肿性乳腺炎及导管内乳头状瘤多数表现为Ⅲ型流出型,具有乳腺恶性病变的强化曲线类型特点,与文献报道的导管内乳头状瘤以流出型多见相符合[3-4]。囊肿动态增强则均无明显强化。本组病例中,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Ⅲ型流出型,形态较规整,边缘光滑,信号均匀,T2WI序列呈高信号,而有文献报道导管内乳头状瘤在T2WI上主要表现为高信号[5];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流出型可能与乳头状瘤有丰富的纤维血管间质有关[6]。导管内乳头状瘤临床上一般有乳头溢液表现。
3.3 乳腺良性病变的DWI DWI是目前唯一能观察到活体水分子自由度的检查方法。通常情况下,恶性肿瘤细胞增生旺盛,密度较高,对水分子扩散明显限制,表现出DWI升高、ADC值较低[7]。一般认为,ADC值的由小到大依次为恶性病变、良性病变、正常组织;ADC图主要反映水分子扩散的幅度,用ADC值来界定病灶良恶性真实而可靠[8]。而本组病例均为良性病灶,当b值等于800 s/mm2时,病灶的ADC值大多数大于或等于1.2 ×10-3mm2/s。只有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ADC<1.2×10-3mm2/s。因此,DWI序列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乳腺MRI在吸纳了DWI-ADC值这一诊断指标后,诊断效能大大提高[9]。1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Ⅲ型流出型及ADC<1.2×10-3mm2/s的肉芽肿性乳腺炎在 MRI常规成像T2WI中信号较高,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相关表现(年龄较轻,病程较短,脓肿形成伴疼痛、肿胀,局部皮肤溃疡伴窦道等)综合分析也可以得出结论。因此,少数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癌在影像学方面的鉴别有一定难度,必须结合其临床的一些相关特征性表现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
总之,MRI检查是一种比较成熟而且无辐射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10]。根据病灶的形态规则,边缘光整、清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Ⅰ型流入型及ADC≥1.2×10-3mm2/s均能做出良性病变的正确诊断。而本组病例中少数乳腺良性病灶在磁共振个别序列可表现为恶性肿瘤的MRI影像特点,需要结合其他序列良性病灶的特征,以及临床相关病史、体征综合分析而得出该病灶为良性病灶的结论。因此,磁共振多种扫描技术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性病灶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志国,伍忠根,简昊,等.M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江西医药,2014,49(1):21-24.
[2]夏黎明,周文珍.功能性磁共振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2.
[3]BhattaraiN,KanemakiY,Kurihara Y,etal.Intraductal papilloma:features on MR ductography using amicroscopic coil[J].AJR Am JRoentgenol,2006,186(1):44-47.
[4]Orel SG,Dougherty CS,Reynolds C,etal.MR imaging in patientswith nipple discharge:initial experience[J].Radiology,2000,216(1):248-254.
[5]张仁知,周纯武,李静,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诊断[J].磁共振成像,2014,5(4):259-263.
[6]阮玫,赵亚娥,汪登斌,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3,28(3):341-345.
[7]李书院,尹志坚,杨苑.1.5T磁共振WB-DWI在肿瘤性病变检测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13,48(2):158-160.
[8]李伟,龙晚生,罗学毛,等.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3,19(2):5-9.
[9] 柏玉涵,张东友,彭红芬,等.MRI-DWI技术及ADC值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12):162-165.
[10]李维,宋玉印,徐秀月,等.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应用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20-2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9.034
B
1009-5519(2015)09-1366-03
2014-11-27
2014-12-30)
马雪梅(1983-),女,广西桂林人,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工作;E-mail:hmuwx02540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