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芝,郭小奇,韩 松,梁九进,鲁传涛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 450002)
花生作为河南省第一大油料作物,其面积、单产、总产、出口创汇均居各油料作物之首,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hm2左右,在全省大田作物中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秋季作物[1-2]。地下害虫是花生的重要害虫,主要种类有蛴螬、金针虫、蝼蛄等[3-4]。据2005-2013年柘城试验基地花生收获期调查结果显示,2005-2009年田间蛴螬发生量多为40~140头/m2,最高达480头/m2,位居首位;但2008-2013年,金针虫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田间金针虫发生量多为12~40头/m2,最高达52头/m2,特别是2010年以后,田间蛴螬发生量降为0.5~8头/m2,金针虫为害居首位,调查田块发生量达11~28头/m2,且以沟金针虫[Pleonomuscanaliculatus(Faldermann)]为主。
沟金针虫长期生活于土中,生活史很长,一般为3年以上,世代重叠严重,具有很强的存活能力,自花生播种至收获都可为害,很难实施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花生田金针虫的药剂防治方法有拌种、播种沟(穴)施药、撒施毒土和灌根,以拌种处理防治金针虫对环境污染最小,且省时省力[5]。小麦花生两熟制田夏播花生荚果发育期一般在7 月中旬至10 月中旬[6],7-8月70%左右的金针虫进入夏眠期,皆为中大型沟金针虫,仅有20%~30%在表层为害花生荚果,且多为当年产卵孵化的小中型金针虫[7],所以播种期是拌种防治花生金针虫最佳时期。吡虫啉、毒死蜱、氟虫腈等是一类高效、适合于土壤和种子处理、安全性好、具有超长的持效期和较好的防治效果的药剂,目前多数报道仅见于控制花生蛴螬[4,8-9],而拌种防治花生全生育期沟金针虫为害及其安全性的报道较少。本文针对沟金针虫取食花生节律和为害特点,筛选一次拌种控制花生金针虫的绿色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和用药次数,为花生生产和加工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试验田设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柘城基地试验田内,供试田块为2008年以来金针虫发生较重的花生小麦两熟制田块,2013年麦收后调查金针虫虫口密度最高27头/m2,最低3头/m2,平均为6头/m2,为聚集分布。土质为砂壤土,地力中等。采用免耕平播种植。供试花生品种为‘豫花9327’,2013年6月6日人工播种,每穴3粒,15万穴/hm2,播种量225kg/hm2。
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WS)(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6g/kg 种子;35%吡虫啉悬浮种衣剂(FSC)(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6g/kg 种子;10%吡虫啉微囊悬浮剂(CS)(济南科赛基农化工有限公司)2.6g/kg 种子;42%氟虫腈·吡虫啉悬浮剂(SC)(山东兆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g/kg种子;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FSC)(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1g/kg种子;3%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CS)(济南绿霸农药有限公司)0.48g/kg种子;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CS)(江苏省新沂市科大农药厂)5.4g/kg种子;16%阿维·毒死蜱微囊悬浮剂(CS)(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廊坊农药中试厂)3.2g/kg种子;不拌种作为空白对照。
试验共设9个处理,小区面积为66.7m2,小区间留50cm 保护行,每处理重复4次,小区间随机区组排列。
于花生播种前1d进行种子处理。即1kg种子用药量,加水15~20mL拌成糊状,拌1kg种子,务必使种子均匀沾上药剂,倒出晾干备用。
1.4.1 安全性观察
花生出苗50%左右和齐苗后,每小区连续调查100粒种子出苗情况,不定期观察药剂对花生有无药害及其症状等。出苗率计算方法如下:
1.4.2 防治效果调查
在花生收获时,每小区棋盘式8点取样,每点5穴,挖土检查残存金针虫数量,根据为害状区分金针虫和蛴螬为害果[6],并分别统计。计算方法如下:
1.4.3 产量测定
在花生收获时,实收实测各小区的产量,计算各供试拌种剂的增产率。
1.4.4 残留和品质检测
花生收获时,每小区8点,每点5穴共计40穴收集在一起晒干,每处理4重复混合均匀,取500g样品送至农业部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按照国家检测标准GB/T 20769-2008、SN/T 1982-2007、GB/T 5009.20-2003 和GB 5009.5-2010、GB/T 17377-2008 采取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用邓肯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多重比较。
表1表明,所有供试药剂拌种播种后8d出苗率在38.50%~45.00%,其中35%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花生出苗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区,差异显著,优于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6%阿维·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但无显著差异;10%吡虫啉微囊悬浮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42%氟虫腈·吡虫啉悬浮剂与对照相当。播种后11d,供试药剂35%吡虫啉悬浮种衣剂、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3%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花生出苗率在87.75%~92.00%,显著高于对照区出苗率82.00%,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10%吡虫啉微囊悬浮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42%氟虫腈·吡虫啉悬浮剂、16%阿维·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花生出苗率在82.00%~85.25%,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后续观察没有药害症状,其中吡虫啉及含吡虫啉的复配制剂拌种区花生叶色深绿,花生生长安全。由此可见,所有参试药剂和剂型拌种对花生出苗率和花生苗期生长无不良影响。
表1 药剂拌种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1)Table 1 Influence of pesticides by seed dressing on emergence rate of peanut seedlings
不同种类和剂型药剂拌种防治花生金针虫保果效果为55.52%~97.30%,防虫效果为32.13%~98.53%,产量增加为16.67%~33.33%。其中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42%氟虫腈·吡虫啉悬浮剂保果、防虫效果均在90%以上,产量增加分别为33.33%和31.67%,显著优于其他参试药剂和剂型的保果、防虫效果和产量增加幅度,差异显著;其次是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16%阿维·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保果效果在80%左右,防虫效果约在72%~80%,产量增加约为23%~28%,防虫、保果效果显著优于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0%吡虫啉微囊悬浮剂和3%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35%吡虫啉悬浮种衣剂、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优于10%吡虫啉微囊悬浮剂(表2)。由此可见,氟虫腈及含氟虫腈的复合制剂42%氟虫腈·吡虫啉悬浮剂防治花生金针虫效果最好,一次拌种可控制花生整个生长季金针虫危害,产量增加明显;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及16%阿维·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也可作为防治花生金针虫有效药剂之一;吡虫啉不同剂型拌种防治花生金针虫具有一定的差异,拌种剂剂型优于非拌种剂剂型。因2013年试验地蛴螬发生很轻,虫口密度多为0.3~2头/m2,其对花生荚果为害不予考虑。
表2 药剂拌种对花生金针虫的防虫、保果及增产效果Table 2 Control,protecting-pod and yield-increasing efficacy of pesticides by seed dressing against peanut wireworms
吡虫啉3 种剂型拌种花生籽粒中农药残留为0.004 9~0.028 0 mg/kg,是日本肯定列表限量的0.007~0.04 倍,其中35%吡虫啉FSC 残留量最高,分别是CS和WS的3.18倍和5.71倍;30%毒死蜱CS、5%氟虫腈FSC和3%阿维菌素CS拌种花生籽粒中均未检测出农药残留(表3)。供试的5种药剂3种剂型拌种,花生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油酸变化较小,亚油酸稍有下降,其中悬浮种衣剂和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油/亚比稍高于微囊悬浮剂和对照。说明吡虫啉不同剂型、5%氟虫腈FSC、30%毒死蜱CS、3%阿维菌素CS在试验剂量范围内拌种对花生籽粒安全,无残留污染,对花生品质无不良影响。
表3 药剂拌种处理花生收获后籽粒中农药残留和花生品质的检测结果1)Table 3 Detection results of pesticide residues and quality of peanut kernels after treatment by seed dressing after harvest
续表3 Table 3(Continued)
在花生小麦两熟制夏播花生田,花生播种期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时金针虫多在表层为害,咬食刚播下的花生种子,拌种是防治花生金针虫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7-8月份平均地温27~29 ℃,70%~80%的幼虫逐渐潜入较深土层,进入夏眠期,此时也正是夏播花生荚果发育期,若拌种防治效果好的药剂保果效果非常明显,9-10 月份随着地温的下降,沟金针虫解除夏眠上移至表层,继续为害花生荚果,播种期金针虫未进行防治或防治效果较差时,采用药剂灌根对花生具有一定的防虫保果作用。由此可见,药剂防治花生金针虫最佳时期是播种期,其次是荚果生长中后期(9月上旬)。
吡虫啉、氟虫腈、毒死蜱是目前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理想药剂,阿维菌素可用来防治线虫。在以蛴螬为害为主要优势种群,其他地下害虫混合发生的田块,选用吡虫啉及其复配制剂采取适宜施药时期和方法即能达到控制整个生长季花生蛴螬的危害,防虫、保果、产量增加均优于常规药剂毒死蜱[4],且能全生育期控制花生蚜虫危害。在以金针虫为主要优势种的花生田,研究结果表明,氟虫腈是目前防治金针虫最佳药剂之一。氟虫腈对靶标物种高效,但同时对非靶标物种有潜在风险,该农药对水生甲壳类动物鱼、虾、蟹剧毒,对蜜蜂高毒,对高地地区捕食性鸟类高毒,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10],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氟虫腈非常重要。氟虫腈作为花生拌种剂,花生田蜜蜂很少,不会对传粉昆虫蜜蜂造成太大的威胁,花生为旱地作物,对水生甲壳类生物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吡虫啉和氟虫腈复配制剂在花生蛴螬和金针虫混合发生的田块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有可能达到一次用药控制花生全生长季金针虫和蛴螬的危害,该复配制剂的最佳配比和施药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其次是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对金针虫的防虫保果效果优于吡虫啉,在以金针虫和线虫混合发生的田块,毒死蜱·阿维菌素复配制剂也可作为防治花生田地下害虫有效药剂之一。
[1]汤丰收.河南花生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花生学报,2009,38(4):39-43.
[2]董文召,张新友,韩锁义,等.中国花生发展和主产区的演变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2):47-55.
[3]罗宗秀,李克斌,曹雅忠,等.河南部分地区花生地下害虫发生情况调查[J].植物保护,2009,35(2):104-108.
[4]刘爱芝,韩松,梁九进.吡虫啉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防控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2,38(6):161-165.
[5]凌修.叩头虫幼虫取食习性及氟虫腈种衣剂防治方法[J].世界农药,2009(3):23-27.
[6]丁述举,邢金修.金针虫危害花生荚果刍议[J].花生学报,2011,40(2):16-19.
[7]罗益镇,牛赡光,龙岩.沟金针虫夏眠特性及其在防治上的应用[J].病虫测报,1992(1):13-17.
[8]李晓,鞠倩,赵志强,等.8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评价[J].植物保护,2013,39(4):159-163.
[9]陈鹏,王守国,曹雅忠,等.氟虫腈·毒死蜱处理花生种子防控蛴螬效果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5):55-57.
[10]徐光春,顾中言,杨玉清,等.氟虫腈的应用和风险研究进展[J].现代农药,2008,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