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春
拜读了《语文建设》2013年第8期上徐江先生的系列文章《“完璧归赵”逻辑思维批判——〈廉颇蔺相如列传〉另类教学思考》(以下简称《思考》)、《教学生认识蔺相如是冒险主义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解读》(以下简称《解读》)和《培养学生珍贵的另类辨别力——〈廉颇蔺相如列传〉反思性教学实录》(简称《实录》),获益良多。但对于他的假设的某些具体分析,我们还是有话要说。
一、徐先生提倡的“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有其可取之处
1.思维方式多样化有利于社会进步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类正是凭借自己特有的思维能力,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人类之所以不致于束手无策,能立于不败之地,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原因之一就在于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的思维能力是无穷无尽的。分析、综合,演绎、归纳……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人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不断丰富实践经验,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难想象,思维方式的单一与僵化,只能阻碍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既要重视常规思维训练,也要注意异向思维训练,让学生既习惯于正向思维,也能做反向思维、发散思维(多向思维),让思维方式多样化,不断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反事实假设思维法”用于课堂教学,能活跃学生思维,有利于将学习引向深入。
什么叫“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呢?徐先生说,“那就是按照与原事件关键因素相反的运作方向去设定条件,作文学性虚构想象,去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把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与原事件本身进行比较,就可以对原事件进行评判,可把此种判断方法命名为‘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思考》)尽管这种思维方法并非现在才有,古人其实早已使用,比如前人作的那些“翻案”文章,像苏轼的《贾谊论》《范增论》,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苏洵的《管仲论》之类,使用的大致就是这种方法。就是徐先生文中的那些有关“完璧归赵”事件的游说假设思路,古人也早说过的。这种思维方法确实很有用,值得学习运用。世界是多样的,问题是多角度的,因此人们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在常规的正向思维之外,开了另一扇门,是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避免思维定势甚至僵化的,尤其适用于课堂延伸拓展,有利于将学习引向深入。
二、“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之“反”实质是“反向”,而非“违背、违反”,讲的只是一种可能,而非事实。
1.正确把握“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之“反”的含义,确保假设的合理性。
笼统地讲“‘反事实,就是与事实相反”,“‘假设思维,就是去想象根本就没有发生的事情,‘假如那样发生了会怎么样”(《实录》),其实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因为人们的假想既可以是从事实出发的合理想象,也可以是不顾事实的胡思乱想,而不顾事实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往往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淖,最终导致历史虚无主义、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凭主观好恶随意颠覆一切。现在的中小学生并非思维迟钝、守常,而是普遍太活跃、太大胆,什么东西都敢怀疑都敢调侃,没有道德底线,无厘头的搞笑搞怪精神十足。2013年年初新学期开始时网上不是出现了小学生恶搞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事吗?任由学生胡搞的话,学生只会故意去跟既成事实唱反调,故意违反公俗良序,以图一时之快。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只会造成学生思想混乱,只会与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驰,只会害人不浅,误国误民。所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给‘假设思维规定了一个条件,或者说一个方向,当我们做‘假设的时候,是按照相反的情况做‘假设,并且以这种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为前提,去思考会发生什么情况”(《实录》)。也就是说,这里的“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之“反”实质是“反向”的意思,是反向思维,而非故意的“违背、违反”,绝不能罔顾公俗良序和历史事实,违背历史逻辑,任意颠倒、歪曲,做无厘头的搞怪游戏甚至别有用心。
2.坚持唯物史观,正确运用“反事实假设思维法”。
既然“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实质是一种反向思维,那么,我们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的时候,尽管可以假设,但也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应从历史事实的内在逻辑出发,“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绝不能罔顾事实,胡思乱想。历史事件的出现尽管不一定完全就是“存在就是合理的”,但总有它的前因后果。因此,我们的这种反向思维,还得遵循历史的逻辑,作合乎情理的假设、合乎事理的推测。合情合理的假设与推断才能让人信服,才有意义。并且,假设就是假设,只是一种可能,并不就是事实,因而我们绝不能用假设去任意否定成功事实。说“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令人十分后怕——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解读》),实在有点强词夺理。我们可以假设(认为)某种策略会比蔺相如的更好,但我们不能否认既成事实的成功——蔺相如外交的成功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都是铁定的事实(“使不辱于诸侯”),我们怎能信口雌黄呢?用可能的假设去否定既成的事实,只会让人觉得滑稽。
三、徐先生“完璧归赵”假设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1.蔺相如是莽夫吗?
徐先生说,蔺相如“他的所谓‘智勇,隐含着轻率、无理、无礼,罔顾赵国的安危,损害赵国的国格,眼中只有那块和氏璧,根本没有战略眼光”,“他事前没有任何充分的预案,只是见机行事赌一把而已”,是一个“冒险主义者”,而“冒险主义者的另一面就是机会主义者”。(《解读》)也就是说,在徐先生眼中,蔺相如就是一个莽夫。
果真如此吗?
秦昭王以城易璧明显是一个阴谋,暗含杀机,明眼人一看就知:“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在这里,和氏璧并非一块孤立的玉璧而已,而是既关涉着赵国的国格,又牵连着赵国的安危。套用现在的政治术语,秦王推行的其实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他看来,秦强赵弱,我看上了你赵国的和氏璧,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没有商量的余地(以城易璧只是借口而已,楚国就上过秦国“割地绝交”的当,商於之地没得着,与齐国之交却绝了,楚国因此而终趋于亡)。在这种情况下,赵国失璧实质就是失国格(两国相交,自己的东西保不住,哪还有国格可言?)而要保璧又有挨打之虞(“即患秦兵之来”),实在关系着赵国的安危。赵国君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是一时难以找着这么一个既能保国格(保璧归赵)又能保国家安危(秦军不来进攻)的让事情能两全其美的人来。你看这人重要不重要?关键不关键?赵国君臣会轻率地把这么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一个莽夫吗?缪贤用自身经历做例子,证明蔺相如“有智谋”,并非莽夫。蔺相如通过形势分析,主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表明他很有见地,要知道,“宁许以负秦曲”实质是要抢占道义制高点。而“王必无人”云云,表明他并非抢着要去、只想邀功的莽夫,而是敢于担当的汉子,实在是临危受命。他十分明白此行的利害关系,不辱使命才能保赵国保自己,否则,赵国有难,自己也活不了,“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誓言并非“虚假”的承诺,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心,因为谁会轻率地拿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开玩笑呢?正是他的见解、他的决心让赵王选定了他,他实在是赵国当时出使的不二人选。
至于司马迁为什么不事先交代“预案”(具体应对策略),那是作者选材以及运用技法的自由。《左传·曹刿论战》重写“预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却不写“预案”,而《三国演义》却以“如此如此”一笔带过“预案”,三种写法各有侧重各有千秋,并没有什么死的规定,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蔺相如没有预案,只是碰运气的莽夫而已。从他到秦以后先“奉璧奏秦王”,再用计要回和氏璧,并安全送回和氏璧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他不仅有预案,而且很严密,一环套一环,有板有眼,井然有序。蔺相如之所以要奉璧入秦而不是空手入秦,目的在于抢占道义制高点。蔺相如“奉璧奏秦王”,而秦王却“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无意偿赵城”,这样第一回合蔺相如就抢占了先机,它表明我赵国是讲信用的,而你秦国却失了信,正因为道义制高点被蔺相如率先抢得,所以接下来他的用计要回和氏璧并暗中送回赵国等一系列的举动才能顺利展开,一向专横的秦王才会无可奈何,最后只好“毕礼而归之”,秦王即使要发作、报复赵国,也不能就在此时,而是二年后的赵惠文王十八年(“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可见,蔺相如的做法有理、有利、有节,既保全了国格,又避免了战争危险,得到了赵国君臣的高度肯定——“使不辱于诸侯”,这哪能是莽夫呢?
2.怎样看待蔺相如的冒险?
徐先生认为“蔺相如是冒险主义者”,因而认为他的出使“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解读》)。徐先生用可能性的推理否认已成事实的胜利,我们认为欠妥。弱国与强国斗争既要有智谋,也要敢于“冒险”,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求得生存,一味忍让,“韬光养晦”,只有挨宰亡国的命运,“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根本不可能有生存的机会。羊与狼的交往没有“双惠双赢”的事,这只是幼稚而善良的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周天子手下那么多的诸侯国,兼并到最后,周的天下为秦一家独得,哪有“双惠双赢”的影子?蔺相如在与秦王的斗争中有胆有识,有理有利有节,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了强秦,保全了赵国,如果没有他的这种“冒险”,哪会取得这种大好局面呢?他的成功并不是什么秦王“很大度”(《解读》)的结果,并非什么“纯属偶然”(《思考》)的事。外交风云一如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蔺相如凭着自己的沉着机智勇敢,没有让强秦吓住,也没有让机会溜掉,牢牢抓住了斗争的主动权,让形势一步步地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世界上能有这样的“冒险主义者”、“机会主义者”吗?实质上这是一种高超的斗争艺术,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一物降一物。面对一贯飞扬跋扈的秦王,你跟他低三下四地讲道理、讲好话,设想他是一个讲诚信的谦谦君子,以为他会真心实意跟赵国做公平交易,从而去向他游说什么“罢议”或“以谷易璧”(《解读》),只能是与虎谋皮,只会死得更快。所以,蔺相如的冒险是理智的冒险,是斗争的艺术,不是盲目的冒险主义,并非人人都干得了的。
3.能凭空抽去前提而妄加指责蔺相如的“两骗秦王”(《解读》)吗?
徐先生骨子里似乎有一种扶强抑弱的心理,因而认为秦王“以城易璧”“从本心上并非有诈璧之意”,“‘秦国以十五城诈璧,这也不可能,堂堂秦国为一块璧而作行骗的事,有失体统,见笑于天下,不值得”(《思考》),因而认为秦王“很大度”,“不与赵计较”,反而认为蔺相如用计从秦王手上要回和氏璧是“对秦国的无礼”,是“两骗秦王”,“给赵国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认为“蔺相如作为弱国使者,绝不能主动挑逗,诱发强国的不满”,认为他“眼中只有那块和氏璧,根本没有战略眼光”,“这样的特使谁都能当”(《解读》),把板子全部打在弱者身上,替强者开脱,弱者反而成了罪魁祸首,并大肆吹捧强者,“面对这尴尬的局面,秦王很冷静,制止了群臣要惩罚蔺相如的行动”(《思考》),完全是秦王的“大度”成全了蔺相如,使得他完璧归赵。正因为徐先生认为蔺相如失信而秦王守信,所以他就肯定学生的如下意见:“将秦看成一个很正派又受了伤害的国家。而且把蔺相如‘完璧归赵归因于秦国的诚信,这与赵国的行为形成对比”,“蔺相如的做法是一种无赖的做法,不是堂堂正正的外交手法”(《实录》)!我们以为,这些说法难避强盗逻辑之嫌。任何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蔺相如用计要回和氏璧并送还赵国不但合理而且明智,因为这一切都是秦王首先失信而引出的必然结果。蔺相如“奉璧奏秦王”,就充分表明了赵国的诚信,完全抢占了道义的制高点,而秦王不谈偿城的事,只能表明秦国失信,只能败露其以城易璧的阴谋。秦王在关键的第一回合中处于下风,所以他对于后来的所谓蔺相如对他的“两骗”只能忍让,发作不得,这就是蔺相如的举动尽管激怒了秦的群臣却能让一向骄纵的秦王一再忍让的道理所在。一物降一物,在蔺相如面前,秦王只好认栽。假如蔺相如不按自己的对策去做,而是像徐先生所设想的,“空手单车西入秦”(《解读》),那就只能白白送死而已。“空手”而往是什么行为?彻头彻尾的失信行为,彻头彻尾的欺秦行为。秦王以城易璧明摆着就是找茬,你现在失信而来,先就失掉了道义制高点,任凭你有千万张巧嘴,哪还有游说的底气与机会?羊跟狼求情谈建议,老鼠跟猫讲价钱要公平交易,不是太傻就是太天真。蔺相如真的那么做的话,既保不了璧(国格),又去不了国家挨打的危险,只会误国害己而已。
(作者单位:隆回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