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静波
(湖州市第三幼儿园,浙江 湖州31300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幼儿学习与发展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由此“兴趣”和“能力”两个目标并列呈现,相辅相成。尽管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后的几年间,在艺术领域教师的教学策略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就美术活动来说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热衷集体教学、喜好统一内容、追求整体效果、很多时候孩子不是“我想画画”,而是“被老师安排画画”,等等。
幼儿审美欣赏就是指幼儿的生命活动和审美对象之间,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及其产生的心里愉悦状态。幼儿艺术审美活动,就其本质来看,更突出地表现为幼儿的艺术感受性。[1](P154)因此,通过多种渠道让幼儿进行审美感受便是美术教学最应该做的事情。相比之下,兴趣是对于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它是一种心理活动,当其发展成为爱好时,就成为一个人的较长久且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可以影响人们能力的发挥。可见,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艺术天性的激发与培育,将其培养成有益的美术兴趣。随着《指南》的出台、解读和践行,笔者将具体讨论《指南》指导下激发幼儿美术感受的若干教学策略。
传统美术活动中我们更注重美术元素的感知和表现。例如,让幼儿更多地认知色、形、点、线、面等,幼儿也会因为色、形等变化而产生相当愉悦的情绪。但在一次探索性绘画实践教学中,幼儿所表现出的惊喜和兴趣让笔者异常震撼,幼儿由此产生的深远兴趣更不止于一天两天(教学案例1):
第一次让孩子玩“刮蜡画”,笔者的引导语很简单:“请小朋友用绘画工具在纸上画一画,看看有什么惊喜?”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有的幼儿只是画一些单线条,有的画着阿拉伯数字,有的画上了英文字母,还有的画上了自己的名字。在分享交流时,笔者问孩子你发现了什么惊喜?一位女孩告诉我:“我画出了一道像彩虹一样的线条,不过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她的话让大家都笑了。笔者表扬她说的很好。
这个教学“惊喜”的产生不是因为她的绘画技能带来的,而是特殊的绘画材料使然,那么,在众多的绘画形式中我们何不让幼儿先尽情探索?在探索性感受中培一方沃土让兴趣播撒,再在兴趣的支撑下保持对艺术活动的长远兴趣呢?在以上教学案例中,笔者将刮蜡画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探索刮蜡纸的秘密→在购置的刮蜡纸上作画→自制刮蜡纸→在自制刮蜡纸上作画→欣赏刮蜡画作品→“私人定制”刮蜡画。在6次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和感受点各不相同(图1):
图1 幼儿刮蜡画兴趣点和感受点解析图
由此可见,探索性感受给幼儿培育了一方沃土。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在小班可以安排探索性玩色游戏,中班探索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大班创设更加复杂的组合型探索。
传统艺术教育方法,强调对作品内容的记忆,忽略幼儿的自主感知和情感体验。很多时候幼儿能表现出极具艺术感的作品,但在这过程中幼儿扮演的仅仅是"艺术工匠"的身份,要真正培养具有艺术审美能力的幼儿,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审美机会,其中对比性感受能让幼儿由艺术的无意识表现转化为有意识创作,能让艺术兴趣像种子般萌芽(教学案例2)。
在小班第二学期美术区角中,笔者提供了旧报纸和可乐瓶等供幼儿自由玩色。幼儿用旧报纸揉成团或是块进行水粉印画,还用可乐瓶底蘸色印画。此时他们的兴趣仅仅在蘸和印这两个动作上,并高兴地看到这样做还能出现一些形状,可乐瓶底印出来的东西很像一朵朵花,孩子们饶有兴趣的玩了几天。第二周笔者向幼儿展示了自己的作品:用旧报纸印画了弯弯的桃花树干和树枝;用可乐瓶底印出了朵朵桃花……当作品出现在幼儿眼前时,孩子们都欢呼起来:好漂亮的桃花树。在作品周围,笔者又展示了幼儿几天前玩色的作品,并请他们说说老师的图画和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并鼓励幼儿再去试试,能不能像老师一样也变出开花的桃树。虽然孩子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两者的不同,但通过对比早就意会了其中的奥秘——只要将纸团或是纸块印画紧密连接就能成为桃树的树枝和树干,然后印上桃花就大功告成了。
因为有了前期的无意识玩色,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作品,对比性感受为幼儿架起了通往最近发展区的桥梁。正如《纲要》中所说: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能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2](P35)。因此,在美术区域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可以绘画的工具,如蔬菜水果、瓶瓶罐罐、纸张布匹……这样的感受机会多了,幼儿的玩色行为也会渐渐由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而幼儿特有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也会随之迸发。
在幼儿艺术活动中,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谈技能色变,毕竟,技能的积累是幼儿自由探索和表现的经验积累,是由兴趣到成果的水到渠成。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渐进性感受,让幼儿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展一段让兴趣成长的光阴。当幼儿看到自己的线条由无意到有意,由青涩到娴熟,由单一到复杂时,他们的自我认识必将更加清晰,自我肯定也将油然而生。如大班的绘画青花系列教学课,笔者针对各阶段幼儿美术学习特点,设计了不同阶段不同感受重点和表现内容的教学课程(表1)。
表1 “青花系列”教学案例各阶段幼儿美术感受重点和表现内容
笔者认为在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展示中,要有各阶段幼儿的作品展示。从中,可以让小班幼儿看到哥哥姐姐作品的复杂性和精细性,也可以让大班幼儿看到小班弟弟妹妹(曾经的自己)的稚拙和有趣。在对美术作品的渐进性感受中,不断增强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自我肯定意识,进而提升幼儿的美术兴趣。
艺术表现是幼儿的天赋和本能,绘画更是倾诉自己情感的特殊语言。因此,让幼儿有个性地绘画,毕竟唯有依照兴趣,才能创作出现个性鲜活的作品。在《指南》指导下,除了必要的集体教学活动外,我们将幼儿绘画活动更多放在区域中:晨间自由活动、区域活动、饭后自由游戏、美术专用活动室等,幼儿有了更多自由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案例3):
大班的足球游戏进行的如火如荼,孩子们也时常有足球主题的图画,经过一段时间后,我选择了一些富有个性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哲哲的作品动态夸张,特别是踢足球的那只脚,伸得长、画的大,特别带劲;阿奔的画细节刻画很精彩,他画了自己跟阳仔抢球时碰撞的场面:两人身体重叠,还有一些爆炸式图案,脸上的表情更是水火不容。
笔者让两位小主人介绍自己的图画,还重点引导他们描述怎样画出自己的感受。在以后的足球主题美术活动中,笔者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特殊感受画下来,当幼儿在表现技能上有困难时,教师再加以帮助。果然在经历了个性化感受与审美体会后,幼儿图画内容和视角都变得更加丰富(表2):
表2 强调幼儿个性化感受的教学案例分析表
通过在各种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中激发幼儿的个性化审美感受,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绘画兴趣,还有技能、情感和社会性的全方面发展。
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像”;爱因斯坦也提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3](P98)幼儿的世界是一个感性的世界,给幼儿感受想像的机会就像为他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他的感受想像,正是幼儿与世界相互融合的通道。它能具体表达幼儿在与世界融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正因为其认识的稚拙性,幼儿的绘画作品才能超越成人认识的桎梏而表现得“千奇百怪”。所以,在幼儿绘画时,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身后,静静地观察和倾听,做一名敬畏和虔诚的跟随者:为他的成功喝彩,为他的疑惑解析,挖掘潜藏在幼儿内心深处的艺术本然性(或者说发展幼儿丰富的审美感受力),保护其绘画方式的特殊性,并将这原滋原味的天性培养成有益的兴趣。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