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价值追求及其现代意义

2015-03-22 15:22方云峰郭丰平
关键词:中国武术竞技武术

方云峰,郭丰平

(东南大学 体育系,江苏 南京210096)

现代竞技体育风行世界,“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也深入人心。但是,竞技体育在追求体能的极限,强调胜负与荣誉的过程中,使得体育发生了异化。体育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运动形式增强人类的体能,维护人类的身体健康。但是,追求体能的极限、激烈地竞技会造成各种伤病甚至伤残,以胜负与荣誉为目标引发了层出不穷的腐败与不正当竞争。对此,我们不禁对竞技体育产生了疑问,它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悖离了体育的根本目标?与此相比,中国武术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染,它不以追求胜负为重要目标,不但符合大多数人强身健体的要求,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修身养性”的独特的价值取向。

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了“21世纪以来世界最具有文化影响力的一些国家文化及其形象符号,其中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主要有: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少林寺、功夫等。”[1]可以说,中国武术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武术成为中国文化最有影响的名片之一。武术在英语世界中称为Kung fu,在西方世界妇孺皆知。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武术通过李小龙、李连杰、成龙这些功夫明星走向世界,他们展现了中国武术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中国武术超越于形体动作的精神追求也逐渐为大家所了解。2001年,《卧虎藏龙》荣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影片中所展现的武术哲理与人生境界引人入胜,世人也从影片中体会到了武术超越于竞技体育的一面。但是,影视作品对于武术的价值追求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哲理的揭示有时流于表面,有时有夸张与虚构,从总体而言,我们对武术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大多数人对武术的认知与了解是片面和肤浅的,甚至部分武术文化被误读。只有深入揭示武术中包含的文化价值、弘扬武术的精神要义,才能使武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福人类。

一、中国武术价值追求的文化属性

不同的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和文化型态。黑格尔认为,地形条件的不同,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形式和性格的类型。[2]由于中西方的地理环境不同(典型的内陆型与海洋型),造就了两者迥异的文化类型。海洋性文化是一种外向型文化,内陆型文化是一种内向型文化。概而言之,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海洋性文化喜欢征服和挑战自然,表现为外向性与竞争性。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与价值追求就是对其最好的注脚。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农业文明是典型的内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温和,处事方式中庸,处处崇尚和顺从自然,表现为内向性与和谐性。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作为一个在封闭环境中长期独立发展起来的民族体育,武术迥异于西方竞技体育,可以说,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构成人类体育文化的两大体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人文环境和生长土壤,有着不同的精神资源和不同的社会基础。可以说,中国武术用技击的方式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与精神品格。武术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佛家、道家之思想精华并对其均有理论与实践的诠释。比如,受儒家的仁礼教化思维之影响,武术长期酝酿积淀而形成了具有浓厚东方伦理色彩的武德文化;受道家的清静无为思维之影响,武术独创了阴阳变化、有无相生、守弱处雌、上善若水的太极文化;受佛教的出世入世思维之影响,武术(尤指少林武术)倡导禅武合一、修心见性,时常让武者处于一种超然旷达的出世心境以及十分注重世间万物的和谐共生,等等,不一而足。

概而言之,长期受到儒、释、道思想之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具备了典型的内向性特征,使中国武术受其熏染,从一种技击技能变成一种修养方式——不求对外示强,但求自我圆满;不求以力服人,但求武德日进;不以个人的荣誉为目标,但以家国社会为责任,等等;王阳明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意谓人先天拥有光明的德性,具有超越性与先验性,但一定要从日常行为中去体察和把握。武术活动其实也是一种日常的修行与践习。因此,武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没有了西方竞技体育的那种“外显”与“张扬”,而时刻强调的是“内蕴含蓄”、“反求诸己”。具体体现为:技术上要求“内外兼修”,德行上要求“德技双馨”,精神上要求“内圣外王”。

二、中国武术的价值追求

中国武术不像现代竞技体育那样重视结果,惟以成败论英雄,它的价值追求体现出一种“修道”的“过程”,由于不以体能、技巧的极限与追求胜负为目标,这一“过程”是无限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生命不息,追求不止,永远在追求这一“过程”。而武术在追求“过程”的过程中,一方面,它首先要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舍此,武术也不能成为体育。另一方面,武术要追求心灵与道德上的不断完善。因此,武术中包含着深刻的道德精神。

(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国武术的价值追求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要旨相契合,体现着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底蕴。《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人相应,天道(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自觉向上,永不松懈。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以容载万物。武者也以此为训。自强不息者,习武锻炼的是坚强的意志与坚韧卓越的品格。厚德载物者,习武即是养德,特别是这一点,犹为武者所看重。一代武学宗师孙禄堂曾说,拳非私有,惟德者居之。“习武先习德”、“德艺并进”、“德艺双馨”等等,这是无数习武人一生修炼和践习的座右铭。早在西汉时期,即有“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之说,这是对习武者武德的宏观规范。“凡吾习武之徒,必须任贤为师”[3],这又旨在告诫人们:技精者为范,德高者为师。武术界历来对行为不端、道德败坏者人皆唾之;而对那些光明磊落、武德高尚者人皆仰之。像民族英雄戚继光、俞大猷以及近代的霍元甲、王子平、蔡龙云等等,他们并不是单纯以“刀马功夫”赢得人心,而是凭借高尚的武德情怀名留青史。即使是在当下的视觉文化时代,武侠影视剧模式中塑造的人物也是极力推崇高尚的武德文化。在功夫影片《精武门》中陈真(李连杰饰演)在与日本虹口道场的佐藤先生进行比武时,发现对方眼睛被风沙迷住,自己也主动蒙住眼睛,不乘人之危暗下毒手。此举比较传神地体现了一个中国武者强大的精神人格。另外,武术以“德高为上”的精神追求还体现在一贯主张“尚德不尚力”、“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及在应敌时,忌逞强斗狠,讲究“四两拨千金”,避免残忍的杀戮,耻用阴招、耻用暗器,不到迫不得已不出手伤人,等等。武术虽是一种击杀术,但它在切磋中讲究点到为止,不伤和气,旨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如古代枪头蘸白灰的比试较量以及近代南方采用不直接技击而论输赢的“接肢”等方式。

(二)清静无为、守弱处雌

受道家与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武术讲究“不争”与“无为”,即使竞技,也强调其“君子之争”。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而所谓道法自然者,在武术中体现为不争与无为。武术从效用来说,必然有“武”的一面,格斗与搏击是其基本内容。但是,武术所展现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武学的境界,却是含蓄内敛的风格。从古至今,中国武术不提倡争斗,即使争斗,它也讲究“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譬如古时体现教化作用的“射礼”:“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伦语·八佾》)。这一思想深刻地体现于武术之中。即习武的目的不是为了竞技(争)。如果是竞技,也讲究君子之争,比如射箭,比试的时候,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完毕后走下来,然后行礼喝酒,这就是所谓的君子竞技。这种竞技方式,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它通过某种形简意繁、大巧若拙,看似无为,却也有为的方式进行。比如:显示功力的功力大赛、上善若水的太极推手等等。其中,太极推手极有代表性,它讲究“斗智不斗勇”、“斗技不斗力”,通过“听劲”、“化劲”以及“不丢不顶”,时刻强调以对手为“主”,做到“无我”之境界。中国古人认为,凡事反求诸己,躬身内省;才能大道无痕,宁静致远。武术先哲们受此影响,一生追求清静无为,鲜为世俗所累。一般喜欢隐匿山林,潜心修炼,认为只有心静才能参透武学最高境界。“克己修身”、“守弱处雌”,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挺身“亮剑”,之后又悄然离去不图回报与扬名,这既是中国武者、侠客们价值追求的共性,同时它也准确地诠释了少林武术“避世清修”以及“参禅习武”的鲜明个性。

总之,与西方竞技体育喜欢张扬、显露、狂热与喧嚣,讲究仪式、排场的特点不同,中国武术的价值追求是含蓄内敛,少在人前显露。它更提倡“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三)内圣外王、志存高远

众所周知,“内圣外王”是中国几千年来“士”的人生追求,这一思想出于《礼记·大学》,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为士人的进阶方式与人生理想,这一思想的鲜明特点是,以道德修养成就修身,以平天下为终极目标,后来《庄子·天下》将这一方式概括为“内圣外王”。这一思想激励了中国古代无数的有志之士,也同样渗透到武术活动之中。古往今来,武术人的志向也深受内圣外王的影响,追求的是“内修心性,外事家国”精神神气质,内圣外王思维强调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作为;强调内有圣人之德,外有王者之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以说,武术已经超越了“技击之术”的限制,承载了更高的使命。历史上,曾广为流传着“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以及“明代僧兵抗倭”事迹,它所蕴含的“匡扶正义、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的思想内涵,其价值追求一致指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它不仅深刻地诠释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文化要义[4],同时它也体现出了武术人追求的“内圣外王”之风范。

广义而言,武者的侠义情怀反映的是内圣外王之思维,它们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侠士意象,成就了行侠仗义,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侠”文化。惩恶扬善,临危出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家国有难,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得失于不顾,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胸怀。对于武者来说,既强调“不争”与“无为”,不崇尚好勇斗狠、“以力服人”和意气之争,又给予武者以义务和责任,对于有关社会正气、家国安危的大是大非,却是义无反顾的。

(四)中正和谐、和合为美

根植于古代农耕文明的中国武术在孕育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中正和谐、和合为美。武术十分注重“和为美”、“和为贵”。无论从技术动作、武德文化、精神追求等方面均有所体现。例如:在技术上,武术讲究“内三合”、“外三合”以及“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整体和谐;另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前辈们还创造性地发明了套路的演练形式等,这也是现代竞技体育所不具备的独到之处;在武德文化上,武术尊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自古即有“八打八不打”之说。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螳螂门短打部位之诀》一文中载:“一不打顶穴,二不打扇风,三不打锁口,四不打心口……”“一打太阳为首,二打唇上人中,三打单耳扇风,四打破骨干金……”“八打”是指击打之后不至于给对方造成严重伤残,又能使对方暂时失去活动能力的部位。而“八不打”是指击中八个部位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导致对方伤残乃至死亡的部位,所以,国学大师钱穆指出:“这种现实人生的和平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从古相传极深厚的人道观念。”[5]因为不以武力强大为最重要的追求目标,所以,武术虽为博击之道,尽管强调人体潜能的全面发挥,人体的每一部位皆可发力,中国武术也深知人体的要害部位,但决不追求一击制人,特别比武时切磋时的伤人。所以,在精神追求上,武术一以贯之追求“和谐共生、以人为本”,“相互尊重、互不侵犯”的理念。古语有云:“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强调先礼后兵,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总之,很多人对武术文化是“日见而不觉,日用而不知”。其实,中国武术强调“中正和谐、和合为美”价值追求是很多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它里面蕴含的深刻哲理及其价值观念会使人终身受益无穷(既学技艺又学做人)。

三、中国武术价值追求的现代意义

武术不但具备体育功能,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现代竞技体育的负面作用。不但如此,武术拥有远高于体育功能的文化价值。众所周知,武术承载着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培养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习练中国武术可以体认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天人合一的人文关怀、尚武崇礼的道德教化等。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名片,武术的传播与发扬光大,更能够造福人类。

(一)弥补竞技体育的异化

自从1896年顾拜旦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现代竞技体育已经风靡全球。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也深入人心。但是,竞技体育在追求体能的极限,强调胜负与荣誉的过程中,由于过度的竞争意识,对胜利的顶礼膜拜等,致使参赛者违规竞争屡见不鲜,追随者对夺冠人盲目崇拜,也使得竞技体育发生了异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商场甚至政治斗争的利益砝码。西方竞技体育虽磨练意志和修为情操,但赛场上的名利或商业价值直接影响到参赛者的道德品行,成功或者胜利代表一切,只有不断超越身体、超越极限才可傲视群雄,于是,兴奋剂成为竞技体育挥之不去的梦魇,“技不如人”有时演变成了“科技不如人”。结果是:西方竞技体育在追求极致,强调胜负输赢,金牌、技术至上的过程中,道德、精神教化作用以及人文理性被遮蔽。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与约翰逊的兴奋剂丑闻不但震惊了世界,而且让全世界产生了极大的道德混乱,难道“胜者为王”就可以不择手段?为了金牌而没有道德底线吗?而冷战时期美国与前苏联围绕奥运会展开政治博弈更让体育卷入到无穷的是非之中。服从于商业逻辑、政治逻辑和无道德感的胜负,现代竞技体育的异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中国武术本身没有功利目的,其强调的“内外兼修”、“德高为上、清静无为、内圣外王、中正和谐”都是为了强身健体这一人的根本目标,因此,武术的价值取向无疑是对西方竞技体育道德滑坡、人格扭曲、人文理性缺失的最大修正。

从另一层面而言,武术讲究“内敛含蓄”、“不张扬”、“不恃强凌弱”、“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守弱处雌”、“不争无为”等,正可弥补西方竞技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对人的身体与心理造成的伤害。譬如,竞技体育运动员(不管年纪多大,只要服役)身体上始终“强行”处于极限状态,甚至有的还服用兴奋剂以维持高竞技状态;精神上更有着明显的“悲剧意识”,因为每一个获胜者都是过程中的一粒子,终将有后来者超越而被淘汰。

客观讲,论及上述种种现象,并不是说中国武术是万能的救世主而西方竞技体育一无是处,正如邱丕相教授所说:“未来的世界,未必是东方体育替代西方体育,而必定是东西方体育结合和互补的时代。”[6]因此,推广与弘扬中国武术,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提炼出来并实现现代性转化必将有助于减缓竞技体育的异化进程。

(二)拓宽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径

自古以来,武术深受传统文化熏染,已成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之一。而今在“文化争夺”、“文化霸权”现象日渐明显的年代,世界各国对涉及意识形态的文化输入非常敏感,对直接的、赤裸裸的文化输入与显露更是十分排斥。因此,我们认为,利用武术这种“非意识形态”的肢体运动为形式载体,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切磋与合作,弘扬武术文化,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中国符号、中国印迹,可以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对此,我们首先需要深入挖掘整理武术资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将经验性的认识提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对其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价值观加以概括总结。其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国际交流,使中华武术走向世界。一方面,可通过孔子学院对外交流与传播。目前,孔子学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00多处。其中,中国饮食、中国医学、中国武术都是他们学习的主要科目。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武术人员到国外教学,传授武术、传播武术文化,将真正的武学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借以提升中国文化的认可度。另一方面,也可邀请一定数量的国外武者来华交流技艺,潜移默化地扩大武术的认知度与影响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传统武术世锦赛、传统武术大奖赛、传统武术邀请赛等大型比赛,以及诸如由世界各地的空手道、泰拳、跆拳道等顶尖高手参与角逐的“功夫王争霸赛”、“中国散打王比赛”等商业赛事,借弘扬传统武术技艺之际拓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三)促进身心健康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高强度、激烈竞争的时代,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巨大,一般性体育运动受时间、场地、身体条件的限制,运动成为一大难题。在这种状况下,精神紧张,身心俱疲,各式各样现代职业病层出不穷。

为了抵制现代职业病的蔓延,选择适宜的武术进行习练是一个有效方式。长期习练武术可以保障大众身心健康。首先,武术以其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人员限制的优势理应纳入大众健身的首选,正所谓“拳打卧牛之地”——一个人可以在办公室、空闲时间段进行锻炼身体。其次,武术所依据的传统中医理论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其身心兼修的思路意义非凡,武术锻炼时讲究意守丹田,体松心静。体松心静既是养生防病之根本,也是解除困扰之良药;实践证明,通过修习武术可以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调整心态,尤其是身处浮躁社会的年轻人,刻苦修炼武术,体会武术的文化精神,必定终身受益。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相继整理推出的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易筋经等健身气功,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将标准的解说、视频、配乐广泛传播,这些健身气功特有舒展运动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节心理状态,受到了民众的广泛好评。正因为武术的多样性,它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条件的人们的需要。比如,太极拳是传播最广泛的一项武术运动。它凭借老少皆宜,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优势获得广泛青睐。目前,太极拳已经传播到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项真正世界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正在为全人类的身心建康保驾护航。

(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诚信友爱,勇于担当,不断培育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侠义精神,传递正能量。自古以来,中国武术即尚武崇侠,重义轻利;见义勇为、敢作敢当。以中国武术为载体,弘扬其内蕴文化与价值追求,能够唤起新时代的侠义精神,弥补当前社会侠义精神之缺失或不足。譬如,看见老人倒地时敢于帮扶,看见偷盗抢劫时敢于制止,看见公交车上争斗时敢于伸张正义,而不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应该说,“自古英雄侠客梦”,习武之人骨子里都有一种侠义精神。武术之侠义精神在当下尤其需要推崇。像近年来发生在云南昆明火车站、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广州火车站等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都说明当下社会存在诸种不安定因素。因此,当今社会弘扬侠义精神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正义感,做一个“血性汉子”,而且还能临阵不乱,沉着应对,采取相应的自救或救助行动,震慑不法分子并与其作坚决的斗争,树立邪不压正的良好社会风气等。

四、结 语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说:“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当代文化自身缺乏足够定力,模仿、照搬之风盛行。”[7]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武术也有此倾向,在中西体育文化碰撞的过程中,曾一味向西方竞技体育靠拢,用他者的评价标准来改造自己,致使其失去独特性和自主性。可以说,中国的武术工作者与学者对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国武术的价值追求——“德高为上、清静无为、内圣外王、中正和谐”历久弥坚,数千年创造了卓越的武术文化。时至今天,依然有其不朽的价值。就理性层面讲,武术文化当代价值的实现有赖于武术的文化自信,树立了自信才能在中西体育文化交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立场,也只有在这种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才能改变世界用“有色眼镜”看武术的境遇。应该说,“过度物质化的西方世界,正在呼唤精神之光的重新照耀。”[8]当下,人们已经注意到,世界文化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枝独秀变成多元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古国。在这种大好局面下,中国武术不能再立足于模仿、跟随,而应该有所作为,找出中国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的不同之处、本质区别——西方竞技体育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促使其不断对人的机能(速度、力量、柔韧)的向往以及追逐身体的外在超越;中国武术对“内敛”、“含蓄”、“无为”的达成促使其对精神(意、气、神)的修炼以及不断实现身体的内在超越。这样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武术在世界体育之林“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武术作为民族体育的最有文化内涵与价值的代表,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理应在文化交流与传播、实现人类和平、共同进步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鉴于此,中国武术应该主动向外展示自己,并将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价值追求整合与提炼出来,借以弥补当今世界由于技术理性的强势而造成的人文价值之缺失。“深思凭藉智慧,大化赖于坚行”[9]。虽然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在中西体育文化交锋过程中,以民族体育为代表的中国武术发生了动摇,在模仿与改造的过程中一度失去了文化独立性。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武术之根本不丢弃,坚定文化自信,就一定能够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属性。众所周知,西方竞技体育在追求外在超越的同时忽略了内在的人文理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中国武术凭借“德高为上、清静无为、内圣外王、中正和谐”的价值追求呼唤人文理性的回归,正可遏制这一现状。高扬武术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品格,不仅对培育和继承本民族体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体育文化之和谐发展亦具有里程碑的战略意义。

[1] 唐晋.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2]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 郑旭旭.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刘海超.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关系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4):68-71.

[5]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4.

[6] 邱丕相.中国传统健身术发韧[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14(2):1-3

[7] 李舫.“文化折扣”阻碍中国电影远行:一份问卷中的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和国际传播谋略[EB/OL] .http://www.wenming.cn/wxys/pinglun/201202/t2 0120224_518431.shtml.

[8] 河清.现代,太现代了!中国:比照西方现代与后现代文化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 万俊人.斯文有道大化由行:读《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有感[N] .光明日报,2013-12-30.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竞技武术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竞技精神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武术
花与竞技少女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