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和谐:论武术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

2015-03-22 15:22马文友王廷信
关键词:武术生态文化

马文友,王廷信

(1泉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2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中国武术身心兼修,道法自然,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审美追求源于生态文化的孕育。生态文化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文化,“它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追求人类的身体与心灵、自我与他者、世俗存在与精神信仰的和谐”[1] 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它倡导人要崇尚自然,向大自然学习,从大自然中体悟生命本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它倡导以己度人,尊重他者,和睦相处;在人的自我身心关系中它倡导内外兼修,身心一统,健康生存。所以说,生态思维方式造就了和谐的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身心关系。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提出是人类进步的一大体现,也是21世纪人类的共同愿景。“和谐”乃是整个物理世界的活动规律,亦是维护全球生态之根本。生态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即在于呼吁人们共创“和谐”。充满和谐精神的生态文明世界无疑是一种诗意栖居的美学境界。

可以说,“泛”和谐的价值取向一直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表现特征。钱穆先生对传统文化深入研究之后,得出一个很精辟的结论。他认为,“‘一天人,和内外’这六字可以高度概括中国文化的特质。”[2] 29中国武术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染,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之一。作为中国传统体育典型代表的武术,它追求的就是一种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个体和谐的圆融境界。在天人和谐观指引下的中华武术追求的是人体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或相违,强调二者的“和”与“顺”;在追求人际和谐的同时,中国武术形成了“君子之争,以和为贵”的伦理型竞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残酷的竞争和血腥的对抗,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武德文化和独树一帜的套路演练形式;在追求个体和谐的思维模式下,中国武术形成了形神统一、内外兼修、身心和谐的技术要领和审美范式。由此可见,和谐的价值理念促成了武术有别于西方竞技体育的中国传统体育特色,武术之和谐审美观使其成为东方人体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天人合一的武术审美观

“天人合一”源自汉代大儒董仲舒的“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准确地说,宋代哲学家张载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一词。他在《张子正蒙·乾称》中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其实,“天人合一”既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天人合一”语义复杂,针对“天”与“人”的关系上,自古以来即形成了“儒、释、道”三种颇具代表性的解释。譬如:儒家赋予“天人合一”中的“天”具有“道德”观念,认为人要尊崇上天,凡事皆缘“天意”;禅宗赋予“天人合一”中的“天”具有“佛性”,认为人只有“觉悟”才能领会佛祖之意,只有“慧眼”才能看透世间沉浮;道家赋予“天人合一”中的“天”具有“自然”属性,认为人效法自然,诸事皆顺。本文论述中的“天人合一”主要是指道家倡导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天人合一在武术中的体现

在审美意义上,“天人合一”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境界,个体融入到自然大化中去,实现个体生命与宇宙万物的融合。自然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习武练拳要动静相宜、阴阳互转,讲究周身处处是太极;“上下与天地同流”,“大乐与天地同和”,八卦、形意等内家拳更是将自然运行规律引向拳理,使其相融相合。另外,在生态审美思维活动中,“天人合一”不是单纯的主体对自然的被动体现,而是主体对自然的能动顺应,借以实现自然的规律性和主体精神的目的性的统一。譬如人们在习武时,往往要考虑时辰、季节、方位等因素,讲究天时与地利。古人讲“朝练寅,夕练酉。”即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认为早上3—5时,下午5—7时练武时间最佳;为了顺应四季节气,达到习练最佳效果,还要根据季节选择不同的练功内容,如《形意拳理论》认为:“形意拳之锻炼,须要春发、夏放、秋收、冬藏。”[3]习武时也要选方位,拳谚讲“习拳面南。”就是说练功时要选择方向,以面南背北为最佳,符合人体磁场,与天地日月相合;再者,武术先哲们在训练中一般要选择地理环境,以汲取天地之精华。八卦宗师程廷华认为,训练中得天气之精者为之精,得地气之灵者为之灵;两者皆得,方为神化之功[4]。上述这些习武要求主体身心节律与自然节律相契合、习武者要能动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顺乎自然的审美式人生态度,既是追求生态和谐的民族传统使然,也是人与自然相合相契共建生态文化的完美体现。

(二)天人合一与武术的拳理

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天人合一”[5]。历史上的许多哲人都强调“天人合一”思想,如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等等。汉代的董仲舒则提出了“天人相类、天人感应”说。李泽厚先生认为,“这种‘天人感应’的阴阳五行系统论的宇宙观,在汉代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所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一直影响到今天。”[6] 277-278应该说,这种“天人感应”的生态观念在传统的武术理论中也是屡见不鲜。比如,在太极拳老谱中有一段话:“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亦、若特以武事论之于心身,用之于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尔!”(《太极拳谱·清代杨氏传钞老谱·太极体用解》)[7] 78上述论说表明,人是将自己看成是自然宇宙间的一部分,人与天地具有同形同构之理,要处处与天地相合,不违背其运行规律,才能将武术之道演绎得出神入化、微妙至极。

天人合一思维融入武术,成了武术运动规律的最高指导思想,也是武术审美的终极目标。武术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使武术先贤们与大自然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朝夕相处中油然而生的创作灵感,创造了大量的无以计数的象形动作,这些动作或“象天比地”、或“摹禽拟兽”,极具韵味。如白鹤亮翅、乌龙摆尾、燕子抄水、拨草寻蛇、拧身抱月、顺风扫雪、怀中抱月、风卷残云等拳势名称,其借用动物或自然景物的形象来命名,让人望文生义,充满意境美与动态美,并表达出了武术取法自然、效法自然、与自然不可分割的生态关系。天人合一理念使武术彻底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使武术审美走向了与天地自然相合不悖的生态文明之终极追求。

二、人际和谐的武术审美观

中国人相信万物皆有灵,也了解万物皆有情。蒙培元先生提出:“中国哲学是深生态学”。[1] 5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道家和佛教的理论成了深生态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等等皆是中华民族仁爱之心的表现。这种带有传统生态环保思想的仁爱之心与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观点相合相契,不仅体现了古人注重自身心灵道德建设,同时也流露出了古人尚“和”的生态意识。

“中国文化在自己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诸多精神,但是最能从整体上表现中国文化神韵的核心精神,是尚‘和’,即追求和谐的中和主义。”[8] 序23尚“和”的人生观促使中华民族注重个人品格修养,养成了谦和善良、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罗素曾经说过:“假使世界上有一个国家‘不屑于打仗的话’,那个国家就是中国。中国人生来就有着友善和容忍的态度。”[9] 74其实,中国人的审美观,也同样体现此种尚和精神。孔子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将“和为美”的思想扩大到政治、伦理等领域,并将美和善统一起来,从而使传统的审美观带上了“生态伦理”的色彩。

(一)人际和谐理念下的武德文化建构

中国文化重“人”、重“人和”,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这是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美善统一”的生态伦理观分不开的。“孔子提出的‘仁’字便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词。郑玄曰:“‘仁’、相人偶也。仁从二人,由此可见‘仁’便是讲的‘人际’之道。”[10] 92武术就是以人为载体的运动,必须通过人际之间的接触才能得以实现其价值。武术源于古代战争,从血腥的拼杀中一路走来,由于武者先贤受到儒家的“和为贵”思想的点拨教化,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熏染日久,积性为习,渐渐地使武者生死的搏斗演变成了友好的比试。有很多例子体现出了武术求“仁”、求“和”的生态理念。《文选·左思·吴都赋》中有越女与袁公“折竹代剑”的斗智较技;《典论·自叙》中有曹丕与邓展“以蔗为杖”的剑术较量;还有枪头毡片,蘸石灰,以枪杆厮搠决输赢的尝试(《水浒传》)。[11] 113采用上述这些形式比武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只有改换器具、去其锋芒,才能达到避免伤害对手的目的。这凸显了武者重德的伦理思维,也是武者尚“和”的生态意识之践行。

“‘和’是天人合一泛和谐哲学观在人伦领域的体现。它是儒家仁学也是武德追求的最高境界。”[12] 269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是以战胜或制服对手为其根本目的。拳械叠用、生死相搏,“和谐”从何谈起?其实,这里所说的和谐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的和谐是由儒家的教化、武德的约束而形成的。武林中有“八打、八不打”之说,不打之处多是致命之处,这就对行为者进行一定的规约,给人留以生路,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生态意识;此外,众门派皆耻用暗器,耻用阴招,尊崇诚实守信,公平比武,这些亦是追求相对和谐的表现;还有诸如从“先礼后兵”、“能不出手就不出手”等拳理训诫中可以看出,武术讲求“打”,但不提倡“打”,它主张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它追求的是生灵免于涂炭的生态之文明。

(二)人际和谐的理念是套路产生的原因之一

中华文化的和谐思维源于自然关系,却在其后的发展中逐渐地由自发的生物本能发展到自觉的人文思维,中国文化在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有着“顺天应物”的和谐思想,以生态伦理意识为核心,强调实践理性精神,中华武术依循着这种人文思维,从外在技术到内在德行均散发出一种和谐气质并分野出了与世界其他武技的根本差异。

武术套路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是武德规范的行为体现。特定的以农为本的经济条件和长期的儒家思想的伦理教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酷爱和平的性格。华夏子民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更多是要相安无事,和谐共处。

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化是一种现实人生的和平文化,这一种文化的主要源泉,便是中国民族从古相传一种极深厚的人道观念。”[13] 50其实,正是这种人道观念以及崇尚生态和谐的理念促进了套路的形成,同时也成就了武术的终极价值追求。人们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通过总结、提炼和加工,对武术动作进行有意的改造和创编,最终形成了一整套虚拟的程式化动作,即为套路。应该说,武术从真打实斗到虚拟套路的演化彰显了我国人民崇尚和平的一贯理念,同时,也是古之仁者圣贤们所追求生态文化、仁爱理念的一种历史性积淀。

(三)追求人际和谐对武术技术的影响

中国人追求人际和谐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对武术技艺的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武者一般不主动攻击,而是主于自卫。虽有“先下手为强”之说,但更强调“后发制人”。这些乃是“和为贵”生态思想的渗透。这种思想理念的最好明证就是太极推手的发明与运用,太极推手是习武人崇尚生态和谐思维的具体体现。相较于西方的血腥格斗,太极推手这种和谐的对抗模式使武术充分体现出“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的礼仪素养,让武术生态文明之美洋溢着和谐氛围。既要在对抗和较技中不失技击本义,又要在实施中不伤人;既要比试高下、彰显功力,又能做到“点到为止”、不伤和气,这是前人的英明创举。

另外,武术家在较量武艺时,不直接交手而采用间接显示功力的方法还很多,可谓五花八门。如南方拳种的接肢就是一种间接展现武技的手段,它大大减少了技击所产生的伤人之举;还有的人在不离背技击原理的同时,选择对同一物发功,在自身与外物之间达成完美对接,等量代换借以论输赢。如太极名家吴图南,甚至一辈子没打过人,他的功夫也同样得到大家认可,因为他堪称中国伦理意义上的文化英雄。

三、身心和谐的武术审美观

R.W.爱默生说:“任何事物都不能独成其美,事物只有在整体中才能显现其美”。[14] 32武术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身心和谐的整体审美观,即外养身体、内修心性。这也恰恰符合“生态中心主义强调整体和谐的价值观。”[1] 14

(一)武术外养身体:中正安舒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更多的是在办公室里工作,而坐式生活代表着五体不勤,很容易使身体偏离中正的状态。武术练功的中正安舒之要求,恰好可以调整这些久坐的不良习惯,促进血气通畅,达到生理上的平衡,使人延年益寿。太极拳歌诀中提到:“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头顶悬。”意指有意识的身体调控,能使颈椎至骨盆产生上下对称牵拉,保持身体中正安舒;同时,由于立身中正,气血畅通,能使己身精力充沛、神情不怠。一般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工作疲劳或精神不振的时候,往往会打一个哈欠、伸一下懒腰,这即是对身体的有意调节,让身体适度伸展,将脊椎调整到中正状态。中正的状态,能让身体整体和谐、保持轻盈,从而使身心达到平衡。

另外,武术桩功训练,无论采取高、中、低何种架势,均以中正安舒为指导原则。在头顶项领的有意调节下,含胸拨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继而使人体会到“牵动往来气贴背”、“腹内松静气腾然”的美妙境界。武术桩功训练时强调的中正安舒,可使习练者减轻脊椎之间软骨组织不必要的压力,全身放松,气血畅通。它充分体现了武术不断追求养生健身以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生态和谐之根本。

(二)武术内修心性:止于至善

邱丕相教授在谈及未来武术的发展形态时讲到,未来的武术既不是杀戮的,也不是决斗的,甚至也不是竞争的,应当是一种高度和谐、自然的文明形态[15]。这里道出了生态文明时代对武术发展的要求,武术起点是维护生命,终点亦是维护生命,它的发展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实践过程。

武术最初之目的是保护自我以及制服他人,在这种原始需求得到满足后,武术开始注重生态和谐的维护,渐渐地将自我的原始冲动转化至精神境界上的修养。应该说,武术不仅是维护生命的手段,也是反观自我的一面镜子。当人们得以驻足省思武术所为何求的时候,才体悟到武术并不是努力追逐那些世俗的争斗,而是应该回到自我,寻找失落已久的心性。这种觉醒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种全新的态度和责任,让本体处于一种超然旷达的出世心境。以这种心境观看大千世界,方能领悟到生命中的起落聚散、环境中的对立冲突,皆是源于私欲。由此,反馈到内心世界便应当重新审视自我与他者、与社会以及与世间万物的和谐共生。所以说,“武术虽小技,然其道大矣”。武术可贵之处,就在于让人找到了这条修行路径得以前行。在己所欲、施于人的和谐共生理念下,武术的生态和谐思维是武术追寻终极价值的基石,并与人类的生命价值遥相呼应。此语境下的中国武术已不仅仅属于东方,它是全球的、是普世的,它能让现代人在过度物欲化的世俗追求中得以反求诸己、回溯自我;内修心性,止于至善。

四、当代和谐发展的武术审美观

生态文化实质上是一种追求动态平衡的和谐文化。以生态文化来考量武术的未来发展,必须使武术具备一定的流变性,能因时制宜、符合时代所需,这样方能绵延长久不至于亡种。

(一)当代武术发展应注重融汇中西

武术以人为载体,以技击为其本质,能有今天的文化格局乃在于千年不断的经验累积与融会创新。古人强调“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最初的武术雏形是一种旨在维护生命的手段,经过中华传统文化和谐思维的千年熏陶和洗礼,使原始的世界同源的攻防格斗技术演变出了套路演练形式,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文关怀态度,使得致人伤残的武术转化成具备文化底蕴、修身养性的不二法门。可以说,这是祖先们留给后人的一宗优秀的文化遗产。

然而,武术要想在当今世界文化激荡的格局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熠熠生辉,除保持自己的独特品格、文化内涵与民族风韵外,还应该将自己放在“大武术观”的视域下以一种包容的心态不断向外拓展与汲取,善于和其他武技平等交流,互通有无,去粗存精,扬长避短,并能最大限度地提炼武术中具有的生态文明因素、人文修养价值,使其独树一帜(武术只有具备厚重的文化底蕴并且有别于他者,才会吸引世界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只有这样,才能使武术得到当下人们的广泛认可,进而使武术的人文生态理念为世界各族人民造福。

(二)当代武术发展应强调结合内外

喧嚣的世界,往往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处于消费社会的武术,当下发展切忌急功近利、表里不一。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有些商家不顾武术的人文内涵,大肆过滤甚或变相扭曲;为了获得商业暴利,不惜主动迎合大众的审美心理,满足他们的耳目之欢,将武术浅表化、庸俗化。应该说,这种做法既不利于武术的长远发展,也不符合生态文化建设的精神要义。虽然武术传统的生态环境已然逝去,不能抱残守缺、止步于“田园”;但为了一点点眼前利益而放弃武术“英雄本色”的民族根基亦是得不偿失。

鉴于此,今人要做的是,一方面应该深度提炼武术的生态思想,凝聚武术的内在精华,发挥武术的人文教化作用,通过武术的内在美荡涤人们的灵魂,加强生命自我关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共创生态和谐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也要适当顾及大众(包括西方受众)的审美心理,借鉴国际通用的艺术语言,通过视觉文化的包装与打造,将武术传统的文化内涵用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不囿于一时一地,真正将武术之“大美”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全球的共享。

总之,只有综合考量武术的“变”与“常”,才能使武术生态系统(武术生态系统是指武术生态的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16])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张力;只有准确把握武术的“体”与“用”,才能使武术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始终洋溢着和谐之光。

五、结 语

和谐思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保持生态文明、万物和谐相处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华武术受此影响,逐渐从血腥暴力的一项身体活动走上了一条风格迥异的康庄大道。武术中“天人合一”、“顺天应物”的训练理论;人际和谐、避免杀戮的思维理念;身心一统、内外兼修的养生方法,无不体现出了武术崇尚和谐、追求生态之美的夙愿。鉴于此,当代武术的发展也要融汇中西、结合内外;在避免被他者同化的同时也要防止自我过度异化,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打造出多种武技文化和谐共赢的良好生态环境。

[1] 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钱穆.中国文化特质[C]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198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8.

[3] 曹志清.形意拳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4] 刘敬作偊.程式八卦拳[M].北京:人民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5] 张岱年.国学要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李泽厚.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7] 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8] 吴怀祺.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 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C] //苏丁.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10]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 郭志禹.武术史中若干问题的探讨[C] //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中心编著.武术文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12] 程大力.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13]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4.

[14] 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 邱丕相.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6] 叶伟,蔡仲林.武术生态理论的提出及其对武术学科体系框架的构建[J] .体育学刊,1995(4):31-34.

猜你喜欢
武术生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谁远谁近?
武术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