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芹飞,赵 媛
(1.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2.大理学院护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目前,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方式,手术对患者而言是一种严重的躯体创伤和心理刺激,对患者家属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1〕。而手术室是一个有严格要求与限制的区域,家属在被隔离于手术室之外的特殊环境下,对手术室内的情况全然不知,往往会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甚至破门而入等负性表现。临床工作中我们往往注意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却忽视家属的心理状况与心理支持〔2-3〕。现将等候区手术患者家属心理影响因素和心理干预措施分析总结如下,供临床工作借鉴。
1.1 家属对病情及手术风险性的了解对于家属而言,了解患者病情就能在心中形成一个评估量表,也会根据这个量表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调查显示:患者病情越重,手术风险性越大,家属焦虑反应越重,特别像心脏移植、肝脏移植、肾脏移植等大手术,患者家属往往频繁徘徊在手术间外,相反患者家属对病情及手术风险性了解得越多,其焦虑程度越低。满足家属对病情及手术风险性的需求,如“清楚患者特殊治疗的目的”、“清楚患者目前接受的治疗”等,可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应对能力及减低焦虑度〔4〕。
1.2 家属对手术过程的认知程度手术患者家属在等候期间往往缺乏安全感,表现出焦虑和烦躁不安,他们希望了解手术进展情况及患者身体状况。卢幼媚〔5〕的调查研究表明90.9%的患者家属认为获得手术信息能减少焦虑。张吉梅〔6〕的调查分析结果也趋向于同一结论:60 例手术患者家属中有55 名对手术进展情况有需求,占91.7%的比例,有45 名家属对手术过程及所需时间有迫切需求。所以患者家属对手术过程的了解度,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心理焦虑度,他们渴望了解麻醉的情况、手术的操作步骤、术中特殊检查的结果等。
1.3 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择期手术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病情介绍、术前访视、手术注意事项宣教等准备,家属一般做好心理准备,相对于急诊手术,家属焦虑情绪明显降低〔7〕。而急诊手术由于其病情发展的突然性、手术的不可预见性、手术情况的不可控制性,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地进行干预,家属往往表现得异常焦虑,甚至不合作〔8-9〕。重视对家属的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可以提高家属对急诊工作的满意度,对预防医疗纠纷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手术的急缓也是我们针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重要因素,特别要注重对急诊患者的护理。
1.4 患者亲属的文化程度众多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等候区手术患者亲属的焦虑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家属在对信息获取方面较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家属表现得更为突出,而焦虑程度更低。文化程度低的家属由于获取信息的不积极性及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往往表现出不合作甚至无理取闹。针对不同文化程度进行知识宣教显得很有必要。
1.5 手术费用的承受力手术对于患者而言更多的是躯体、心理的伤害,但对于家属就不仅有负性情绪,还要考虑到为照顾患者而耽误的工作及手术费用等。手术费、监护治疗费、输血费等高额的医疗费用直接增加了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部分患者容易产生抗拒、焦虑等负性情绪。有的家属为了患者的手术费而做出自我伤害甚至犯罪的行为,严重影响医院管理及社会和谐。
1.6 医护人员社会及临床经验不足医护人员社会及临床经验欠缺是导致患者家属产生负性情绪甚至出现医疗纠纷的又一重要原因。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因人而异、因事制宜、态度生冷,不能对家属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释等,使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失去信任感和安全感而产生或加重焦虑甚至出现一些胡乱的猜想。大多数患者对年龄偏小,穿刺等护理技术不熟练,工作态度轻浮的护理人员存在极大的不信任和抗拒心理。
2.1 详解病情及手术风险性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利用本身的理论知识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耐心地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用患者家属能理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患者的病情,说明手术的目的、手术方式、手术费用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应对方式,增加对麻醉、手术的信心和应对手术意外的准备,能有效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同时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2.2 对手术环境及术中情况的告知面对手术室这样一个严格封闭的环境,家属会因对手术环境的陌生及长时间的等侯而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烦躁的情绪,有的来回走动于手术室门外,增加了其他患者的焦虑情绪,不利于身体健康,也不利于医院管理,尽量安排专职护士对等候区家属进行环境介绍,播放手术室内设施的视频或看图片等宣教,手术患者及家属的紧张、焦虑发生情况均有所降低。
前面已提及,对手术进展情况及手术过程的了解,家属们表现得很急切,他们视手术室为“鬼门关”,认为手术室神秘而恐怖。护理人员就需要了解这种心理,手术室护士要与病房护士一起合作,病房护士要用患者及患者家属能理解的话语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主要步骤进行解释,让病人家属对手术过程有一定了解,减少家属等待的茫然、恐慌;手术室护士则要注重及时沟通,特别是需要做冰冻、病理切片、医检等的患者家属,应分阶段的告知手术情况,让患者感到有安全感,必要时安排有经验护士在谈话室进行交流。对家属的情绪进行及时疏通。能及时得知患者术中情况及检查结果的家属,心理焦虑明显降低且增加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3 完善急诊手术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对于急性创伤患者,我们除了要认识到积极抢救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认识到对患者家属心理干预的重要性。我们要协调好抢救护士和接待护士的职责,接待护士要迅速从手术护士、抢救医生那了解抢救患者的情况,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疏导,满足家属对病情的了解,稳定患者家属的情绪,消除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顾虑,发挥家属的正性作用,为抢救顺利进行做好沟通。
2.4 根据不同文化程度进行健康宣教对于文化层次高的患者家属要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和方法与其沟通,向患者家属讲解相关的解剖知识和手术步骤,利用简单的病理知识讲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原因、作用机制、手术目的等,满足患者家属对患者疾病系统了解的需求,增加患者家属的信心。对文化水平层次低的患者家属则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及手术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等家属迫切知道的信息,提高患者家属对手术的信任。
2.5 尽量以病情为主,设计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家庭经济差、病情重及与患者关系程度密切的家属要重点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安排家属、护士、医生一起讨论患者病情,根据病情设计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对经济的顾虑。在手术前告知可能需要的手术费用,如手术费用有所变动要及时告知,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对经济问题确实困难,而手术费用很高额的患者家属,护理人员要尽量多陪伴在其身旁,提供精神支柱,为其寻求社会帮助等。
2.6 提高护理人员从业技能及道德品质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要用无私的爱心来体现护理人员的高尚情操〔10〕,让患者、家属产生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提高护理人员从业技能在缓解患者家属焦虑方面也很重要,护理管理人员可安排周考、季考、年考等方式来提高护理人员从业技能,要抓好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开座谈会、进行公众讲座、技能操作演习等方式促进护理人员间相互学习,共同上进。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要重视手术等候区域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切实为患者及患者家属考虑,积极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家属能主动参与诊疗、护理过程,可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不仅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更能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利于医院的管理和更好的发展。
〔1〕叶阳花.择期手术患者家属围术期需求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13):75-76.
〔2〕李心天.医疗心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26.
〔3〕张改欣,祖金美,党芬,等.术前宣教和一对一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49-51.
〔4〕苏运辉,陈淑珍,董秋林,等.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需求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6):9-11.
〔5〕芦幼娟.手术患者家属等候期间焦虑应对需求调查〔J〕.当代护理(下旬刊),2013(12):22-23.
〔6〕张吉梅.手术患者家属需求调查〔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2):133-134.
〔7〕张改欣,祖金美,张丛,等.护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及意义〔J〕. 重庆医学,2013,42(33):4098-4099.
〔8〕黄细平. 心理护理对急性创伤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学,2013,8(7):210-211.
〔9〕杨淑芬,吕庆友,李凤香.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亲属的心理护理〔J〕.护理学报,2007,14(9):85-86.
〔10〕侯丽,王玲,石明丽.加强护患沟通、优化医疗服务、预防医疗纠纷〔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