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2015-03-22 08:38金雪云
淮海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抽液结核性尿激酶

金雪云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结核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生在青壮年,且易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一旦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则不易引流,在临床上需反复多次抽液,增加了患者痛苦,胸水吸收不全,病程较长,且治疗效果不佳。近两年我科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腔内置管引流并向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住院患者48 例,男26 例,女22 例,年龄16~50 岁,平均年龄36.5 岁。病程7~30 d。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符合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胸腔彩超检查证实为包裹性胸腔积液。将48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 例,2 组患者年龄、性别、胸腔积液量及胸膜厚度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无高血压、查凝血功能正常、无出血性疾病,无活动性出血。

1.2 治疗方法 2 组患者均口服相同的抗结核药物(2HRZE/4HR),并经胸腔彩超定位后行胸腔穿刺。治疗组使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尽量放液后将注射用尿激酶20 万U+生理盐水20 ml 从导管内注入胸膜腔,注入后嘱患者反复转动体位,使药物分布均匀,与胸膜充分接触,夹管24 h 后放液,每周2~3 次。对照组每周3 次胸腔彩超定位穿刺抽液治疗。2 组定期复查胸腔彩超及胸片,了解胸膜厚度、纤维分隔及胸腔积液量情况;1月后观察2 组疗效。

1.3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的胸部正位X 线片、胸腔彩超、肺功能检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分为:(1)显效: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无胸膜肥厚、粘连,肺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消失。(2)有效:胸腔积液量吸收≥80%,有胸膜肥厚,无粘连,肺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好转。(3)无效:胸腔积液量吸收<50%,有胸膜肥厚、粘连,肺功能无改善或减退,临床症状稍有缓解。

2 结果

2 组患者治疗1月后,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由于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腔,引起胸膜炎症性疾病,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从而产生胸腔积液,因胸腔积液中有大量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促进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增殖,产生胶原蛋白并沉着于胸膜的壁层,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和广泛性胸膜肥厚、粘连,中量以上的胸腔积液可引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临床上对包裹性胸腔积液一般采用反复多次穿刺抽液治疗。

注射用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纤维蛋白酶原溶解成为纤维蛋白溶解酶[3],胸膜腔内注射尿激酶后可使胸膜附着的纤维蛋白溶解,降低胸腔积液的粘稠性,抑制胸膜粘连和纤维分隔的形成,使胸腔积液无包裹及纤维分隔,有利于充分引流。本治疗组通过采用胸腔置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明显优于传统的反复多次穿刺抽液方法,且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病人痛苦,节省人力物力,从胸腔积液吸收、胸膜肥厚粘连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症状等疗效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效果明显差异(P<0.05),可达到增加抽液量,促进胸液的消失,减少胸膜肥厚粘连,预防胸廓塌陷,恢复正常肺功能的疗效,缩短了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

[1]李广德,程小星.胸腔注射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104-105.

[2]张敦华.实用胸膜疾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52-157.

[3]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83-984.

猜你喜欢
抽液结核性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提高地浸矿山潜水泵使用周期的方法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肋骨超声显像在胸腔积液穿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复合式胸腔穿刺针在结核性脓胸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胸腔穿刺置管术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分析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