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丽琳,沈显跃,陆 杨,宗志国,张 然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两种疾病,两者可以同时发病,也可单独发病或先后发病。两者在发病机制上有诸多相似[1-2],据文献报道,7%~75%的甲亢患者伴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3]。而糖尿病合并甲亢时,血糖不易控制,病情进一步加重,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或甲亢危象[4],临床上常用胰岛素对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目前有胰岛素间断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两种给药途径。我院从2013年1月开始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31 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以前28 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6 例,女12 例,年龄27~76 岁,平均年龄(29.5 ±16.4)岁,病程为诊断到16年,平均(3.4 ±6.7)年。2013年1月以后31 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21 例,女10 例,年龄24~81 岁,平均年龄(28.3±15.6)岁,病程为诊断到14年,平均(4.6 ±5.2)年。所有病例诊断依据2010年ADA(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断标准,甲亢诊断依据高代谢症候群合并或不合并甲状腺肿大,结合实验室检查促甲状腺素(TSH)降低,三碘甲状腺氨酸(FT3)与游离甲状腺素(T-T4)升高。2 组患者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2 组患者明确诊断后,均口服甲巯咪唑控制甲亢症状。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诺和公司)持续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每天胰岛素剂量为0.5 U×患者体重(kg),其中40%的用量作为每天基础用量,此部分用量胰岛素泵设置为6~2 h 持续皮下不同量输注,剩余的60%用量每餐前0.5 h 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R),睡前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N)皮下注射。对照组开始应用胰岛素剂量计算方法与观察组相同,每次注射剂量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1)糖尿病观察指标:①2 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水平(注射胰岛素前);②两种注射方法过程中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水平;③2 组患者胰岛素每日平均用量(U/d),血糖值达标时间(h),低血糖发生率(%)。(2)低血糖标准:患者出现乏力;肌肉颤动和头晕等症状或血糖低于≤3.5 mmol/L,血糖控制达标标准:空腹血糖5.6~6.7 mmol/L,餐后2h 血糖在6.7~7.8 mmol/L[5]。(3)甲亢观察指标:以检测患者血清TSH、FT3、FT4、T3、T4 水平,但TSH 仍是诊断甲亢及亚临床甲亢最灵敏也是符合率最高的指标[6]。同时根据患者临床甲亢指数积分来判断甲亢控制的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2 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每日平均用量、血糖值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见表2。2 组胰岛素用量与甲亢指数积与关系,见图1。
表1 2 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2 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治疗前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 血糖(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 血糖(mmol/L)观察组3111.3±2.315.1±4.36.1±1.47.4±2.1对照组 2911.4±2.715.2±3.48.4±2.39.4±2.6 t 值0.15480.09954.71353.2878 P 值0.87750.92110.00000.0017
表2 2 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s)
表2 2 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s)
组别例数胰岛素每日用量(U/d)血糖达标时间(h)低血糖放生率(%)观察组3145.1 ±6.99.5 ±6.30(0.00)对照组2956.8 ±11.419.8 ±7.63(10.34)t 值4.84535.7301—P 值0.00000.0000<0.05
图1 2 组胰岛素用量与甲亢指数积分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甲亢是甲状腺素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病症[7],糖尿病合并甲亢在临床上属常见疾病,但是其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甲亢患者过多的甲状腺素分泌导致肠道对于糖的吸收增强,导致糖原异生增多,加上肾上腺素受体增加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导致血糖出现升高。目前认为此两种病可能与遗传免疫学存在主要相关,而且甲亢患者的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其敏感度增加而出现胰岛素抵抗[8]。当两种疾病合并存在时,我们认为对甲亢治疗的有效程度,可直接影响到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程度,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本组病例无论是胰岛素皮下注射还是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在初期往往是大剂量胰岛素进行治疗,而随着甲亢的控制(甲亢指数积分减少),胰岛素用量随之减少,均能很好的控制高血糖(见图1)。说明糖尿病合并甲亢时,两者相互影响,治疗时应注意两病兼顾,同时治疗,首先控制甲亢,减少酮症酸中毒现象发生,其次给予胰岛素持续注射。但是传统的胰岛素皮下注射方式,注射次数过多,剂量过大,很难把控,而且给患者带来痛苦,容易发生低血糖,我们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与对照组比较,从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可以尽快、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同时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明显,较传统的皮下注射胰岛素给药方式具有明显优势[9]。
[1]吴健婷.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90-2091.
[2]王建华.糖尿病合并甲亢的诊治[J].糖尿病新世界,2007,8(4):42-43.
[3]刘新民,齐金吾,杨晓风,等主编.内分泌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58.
[4]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0):876-882.
[5]周兆雄.糖尿病的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6 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35):136-138.
[6]刘东刚,李荣华,葛秀兰,等.200 例血清TT3、TT4、FT3、FT4、TSH 测定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学院学报,1995,16(4):201-203.
[7]郭红霞.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2,9(6):135-136.
[8]马保成,贺秋霞,张宏磊,等.甲亢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466-467.
[9]林媛媛,张 桥,黄红艳,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