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古籍是我国传统医学知识的载体,记载了战国至近代两千多年所积累起来的中医药理论及实践经验,成为中医药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当代中医药学继承和创新工作的主要资源和源头[1-2]。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医籍,如何挖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3]。自古至今,书目一直是人们管理及利用中医古籍的主要途径,而且书目编制通常依据一定的分类体系。研究历代医籍分类体系及其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掌握中医古籍在历代文献分类体系中的归类,便于我们查找医籍文献。
我国古代目录学家十分重视目录的分类,提出了各种分类方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七分法和四分法两大分类体系。七分法出现较早,始于《七略》。《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是西汉末年著名的目录学家刘歆根据当时的国家藏书编制完成的。《七略》将图书分为七大类,大类下又分为若干小类: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类略、方技略。由于《七略》早已失传,但其内容被后汉班固收录于《汉书·艺文志》中,流传至今。
从《七略》的类目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将医籍单独归入“方技略”,其下又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首创中医图书四分法[4]。其中“医经”类主要收载医学理论书籍,“经方”类主要收载方书、本草、内、外、妇、儿各科以及“食禁”等医书,“房中”类主要收载房室方面书籍,“神仙”类多为收载养生方面的书籍[5]。这种中医图书四分法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学术发展情况和图书内容性质。
《七志》是继《七略》之后又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著,作者是南朝齐的王俭。《七志》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七略》的目录分类方法,其前六志基本按照《七略》的分类法,另加一个图谱,形成经籍、诸子、文翰、军事、阴阳、术艺、图谱七类,另附道、佛各一类。《七志》实际上是把文献分为九大类,开九分法的先河。医籍主要归入阴阳、术艺两志中,同时也散见于道经佛经中。这种现象在汉代以后的图书分类中屡见不鲜,其原因在于我国古代“儒医不分”,道家、佛家思想不断地渗透医学中,表现在图书分类上,儒、道、佛诸家的书籍中均有一些医学资料。同样,一些医书也被误归于儒、道、佛诸家类目。
《七录》是继《七略》、《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著,作者为南朝梁阮孝绪。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类目分为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技录、佛法录、仙道录七类,医籍被归入“术技录”类目下的“医经部”和“经方部”,同时将服饵、房中一类的书籍归入“仙道录”大类中。这种医籍分类方法适应了当时方书大批出现的客观现实,同时反映了对治疗医学的重视和对某些养生保健方法的怀疑态度,从某种意义讲是一种进步。
四分法始于三国时魏人郑默的《中经簿》,创于西晋荀勖的《中经新簿》,定于东晋李充的《晋元帝四部书目》。东晋以前,四分法的类名被称为甲、乙、丙、丁,直到唐魏征修《隋书·经籍志》才正式将类名定为经、史、子、集。可以说《隋书·经籍志》奠定了四分法的基础。到清代乾隆四十六年(1781),由纪昀等编制的《四库全书总目》时,四分法就更加完善了,成为现在人们通称的《四库分类法》,分经、史、子、集四部。经部分10类,史部分15类,子部分14类,集部分5类,共44类,类下又分若干属。在四分法中,医籍被归入“子部”的二级类目“医家类”中。从《旧唐书.经籍志》开始将医籍分为明堂经脉、医术、本草、养生、病源、单方、食经、杂经方、类聚方七个大类[6]。四部分类法在我国延续使用近2 000年,对我国古籍整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代郑樵的《通志·艺文略》,“总古今有无之书,为之区别,”创立了经、礼、乐、小学、史、诸子、天文、五行、算术、医方、类书、文12 类,在类下又设二级类目82个,三级类目442个,这是自汉至宋最详细、最系统的分类体系。《通志·艺文略》著录医书 662部,首次将“医方”列为一级类目,并开创性地将所著录的医籍分为26类[7](表1)。
表1 《通志·艺文略》“医方类”的二级类目一览表
续表1
郑樵将医籍单独列为一大类,提高了医籍在整个图书分类体系中的位置,是非常值得称颂的。将医籍细分为26类的分类体系,反映了宋代医学的空前发展及医学书籍的大量增多,对后世医籍分类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时期医学文献丰富,出现许多种中医专科目录,但大多失传,如明代李濂《嵩渚医书目录》,清初王宏翰《古今医籍考》、余鸿业《医林书目》、董恂《古今医籍备考》等。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专科目录是明代殷仲春编撰的《医藏书目》(也作《医藏目录》),该书成书于1628-1644年间,是了解清朝中叶以前中国医学文献、研究古代医学和文化史不可多得的工具书[8]。与一般中医书目分类不同,《医藏书目》在分类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其采用佛教名词对医书进行分类,以佛经名词作类目名称,全书分20函即20类,每类冠以小序,下列书目,共收录449种医籍[9]。著录项目简明,仅著录书名、卷数、作者,其分类体系类目见表2。
殷仲春深受佛学思想影响,以佛经名词对医书进行分类,在医籍分类方面是一个创举。《医藏书目》的类目虽然采用佛经名词,但实际涵盖了中医基本知识体系,包括医经、本草、方书、针灸、伤寒、脉学、养生、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能反映明代我国医学发展概况。该分类体系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专科分类体系。
表2 《医藏书目》类目一览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为“中医研究院”)于1958年与北京图书馆联合主编了第一部《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收录了全国59家图书馆和两位私人藏书家收藏的中医图书7 661种,开启了当代大型中医专科书目编纂之先河。1991年编辑出版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收录了全国113家大型图书馆收藏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12 124种中医图书。2007年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是在《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基础上修订编纂的,收录全国56个省市150家图书馆中医古籍藏书,包括影印本、复制本以及民国间出版物,共计13 455种[10]。这是迄今为止覆盖面最广、最全面反映中医古籍资源现状的大型专科古籍联合目录。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由4部分构成。第1部分:前言、凡例、馆代号表、类表等;第2部分:主表,是全书的主体;第3部分:附录,收录了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故宫博物院”等6家藏书单位的中医古籍目录;第4部分:索引,包括书名、作者的笔画和音序共4种索引。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目录组织基本沿用《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和《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的三级类目分类体系,共有一级类目12个,二级类目66个(表3),三级类目81个。
表3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类别一览表
与《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的分类类目进行比较,12个一级大类没有变化,只是对二级类目进行了微调及修改。《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在过去历代医籍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采取了三级分类,并且开创了分类编年体的编纂体例,即采用以分类为主、编年为辅的编排方法。至《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医古籍的分类体系又进一步完善,使读者能够“即类以求其书,即书以究其学”,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奠定了初步基础。
中医古籍大多收录在历代艺文志、经籍志、官修书目、私藏书目等综合性书目及中医专科书目之中。在七分法综合性书目中,《七略》将医书归入方技略,下设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首创中医四分法;《七略》将医书主要归入阴阳、术艺两志中,也散见于儒、道、佛诸家类目之中,另外儒、道、佛诸家的书籍中均有一些医学资料;《七录》将医书归入“术技录”大类下的“医经部”和“经方部”及“仙道录”大类下的服饵、房中。在四分法中,《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将医书归入“子部”大类的“医家类”,且从《旧唐书·经籍志》开始将医书分为明堂经脉、医术、本草、养生、病源、单方、食经、杂经方、类聚方七个大类。在十二分类法中,宋代郑樵的《通志·艺文略》首次将医书列为一级类目“医方”,下分26类,创立了中医古籍分类体系的大体框架。在中医专科书目中,《医藏书目》以佛经名词作为类目名称,将医书分为20大类;《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在历代医籍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古籍分类体系,设有三级类目,其最新版本共设一级类目12个,二级类目66个,三级类目81个。
中医古籍在历代传承过程中, 其学术内容在不断变化,医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纵观我国历代文献分类体系,中医古籍的分类体系从最初的四分法逐步演变为七分法,又细化发展到26类,最终发展到今天比较完善的三级类目体系共81类。从由简到繁的中医分类体系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分类专业化、细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类目设置以及名称变化反映了中医学术发展的源流和学科分化程度及类目的增减或删汰, 体现了学科知识的扬弃与发展及人们对本学科知识的需要程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 掌握中医古籍分类是打开中医宝库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