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发展,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也逐步引入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即任务驱动法,同时它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促进中小学人才的培养。该文主要简单论述了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a)-0152-02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一系列问题为导向,将教学内容融入到这一系列问题中,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法中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同时它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因此探究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对中小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进而给社会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而任务驱动法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就很有必要了。
1.1 知识目标的需求
中小学的教育属于义务制基础教育,因此中小学的教育就非常重要,中小学教学对于学生日后的成人、成才和成功均十分重要。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目标,即必须具备较为宽广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熟悉并掌握信息技术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而在任务驱动法中,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能促使他们在自己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在信息技术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促使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提供便利,促进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1.2 能力目标的需求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但需要具备满足知识目标的需求,还应该满足能力目标的需求,需要具备将信息技术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的能力;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具备基础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以及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具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具备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自身学习和工作中的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目标的实现都跟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因此将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很有必要了。
1.3 素质目标的需求
学生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也会对学生的日后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素质教育恰巧对教育提出了更新和更全面的要求,应用任务驱动法实施信息技术教学,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中心,将教会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和掌握信息技术为根本,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并且运用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以上所有均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需要将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有效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去。
由上述的三个对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可以看出,当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了,因此必须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由传统的给学生传授教学知识转变为让学生自主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而任务驱动法则可以更好地满足这种教学需求,因此,应该积极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有效引入到具体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去,从而积极发挥出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 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任务驱动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指教师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一系列的教学任务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活动的效率。当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采用了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即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将这些教学内容有效融入到一些具体的任务中,并将这些具体的任务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去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完成任务的具体情况,对他们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价,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并且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适当提出一些延伸的且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促使学生在自主讨论中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进行的,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式也不例外,必须要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但是任务驱动法的实施难度却比较大,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其次需要学生自主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任务驱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如在教授学生计算机基本硬件设备组成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理论知识,让学生先对这些理论知识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随后围绕教学任务给学生播放了一个视频短片,视频是关于计算机所有组成设备及作用方面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这个视频中哪些是硬件设备,哪些是软件设备,硬件设备有哪些作用,软件设备有哪些作用等,这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进行分类,更使学生明确了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分别具有的作用。教师要求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回答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都是他们以后使用计算机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比较具有实践性,因此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活动的效率,实现教学活动的目的。
3 结语
总之,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合理采用任务驱动法,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活动中去,有效实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日后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红岩.关于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10):148-149.
[2] 张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3):108.
[3] 江惠华.重构课堂 主动发展——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5(3):60-61.
[4] 马璇.回归真实课堂——“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再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7):35-37.
[5] 谢云晓.浅议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