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凯,乔红梅,海菊花
(甘肃省肃南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肃南 734 400)
甘肃省肃南县是一个传统的草地畜牧业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坡,呈一字型横贯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5市,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327~55 64 m之间,相对高差4237 m,年均气温3.6℃,无霜期83d左右,日照时数3085 h,年降水量在66~600 m m之间。
全县草原总面积25 64万亩,可利用草原2133万亩,总储草量180万吨,理论畜载量121万个羊单位;主要家畜有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藏羊、河西绒山羊、祁连山牦牛。2014年6月末,全县各类牲畜饲养量达到118.04万头(只),在畜种结构中,绵羊104.4万只,占88.4%;山羊6.6万只,占5.6%;牦牛6.2万头,占5.3%;年内死亡各类成畜2.03万头(只),死亡率1.9%。
由于全县除明花乡外的6个牧业乡镇均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寒冷季节长达6~7月之久,气候严寒多变,牧草枯黄期长,以放牧为主的羊主要依赖放牧采食,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不能满足,难以摆脱牛羊“夏壮、秋肥、冬乏、春死”的恶性循环。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干旱、低温、寒潮、大雪、冰雹、秋季连阴雨及霜冻等。气象灾害性天气引发和继发的牛羊疫病主要有羔羊痢疾、流行性感冒、羔羊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羊梭菌性疾病、羊链球菌病、羊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羊痘、羊疥癣,犊牛副伤寒等。
由于本县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变化率大,干旱天气频繁发生,对草地畜牧业危害较大,是主要灾害之一。
冬旱及冬春连旱对畜牧业危害较大,尤其是冬春草场,因冬雪少,牧草和地面异常干燥,经畜群践踏,造成牧草破碎、刮风之后草屑飞扬,使牧草有效利用率和可食率剧减。同时,冬春连旱还造成畜群饮水因难,以致牲畜隔日饮水或到数十里外长途跋涉饮水,严重影响牲畜保镖、乏弱乃至死亡。夏秋干旱主要造成冬春草场牧草长势差,产草量不足,影响来年牲畜越冬渡春。若遇次年持续春末初夏干旱,造成牧草不能及时返青,成畜乏弱、仔畜成活率降低、牲畜抗病能力不足,发病率上升。持续的干旱天气,羔羊常发生痢疾、感冒、消化不良,并继发引发羔羊巴氏杆菌病、羔羊大肠杆菌病等疫病,成年羊出现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继发链球菌和梭菌性疾病。
由于干旱季节多发,冬春季干旱表现在冬季(11~2月)降雪量少。近5年来最少1.5m m(2013年冬),最多20.1m m(2012年冬),相差13倍以上。
春寒天气最为多见,几乎十年九寒。每逢春寒天气持续出现之后,乏、弱、老及幼畜死亡大幅度增加,大批牲畜掉膘严重。发生在4月底5月份的春寒又称“倒春寒”。主要危害:一是由于乏弱畜体质差不耐寒,成活率下降;二是因低温牧草返青推迟或生长缓慢,牲畜推迟吃青;三是4~5月正是春羔盛产期,对母幼畜威胁大,发病率高,羔羊死亡多。
肃南牧区雪灾主要是春季雪灾,此时正是牲畜春乏和大部地区进入产羔,若遇大雪复盖草场和急剧降温,又无补饲准备,青黄不接,一旦发生雪灾,就可能造成短期内大批牲畜死亡。
雪灾呈季节多发性,主要出现时段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其次是3月中、下旬,一般大雪来临时常出现寒潮降温。
主要灾害:由于大雪后气温低,积雪厚(一般5c m以上),消融慢,积雪时间长,牲畜吃不上草或在雪中行走困难,消耗加大,出现成畜饿死或掉膘、羔羊冻死冻伤。如2010年4月24日,全县大风降温、沙尘暴和大雪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全县共有7个乡镇、77个行政村、3519户12 290人受灾,505.6万亩草原被雪覆盖,积雪深厚,道路阻塞,通讯中断,造成5547头(只)成幼畜冬死,51.2万头(只)牲畜缺草缺料,65座暖棚羊舍被大雪压垮,造成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
寒潮天气一般来势较为突然、剧烈,又称寒流。据肃南气象站2010~2012年资料,3年间寒潮天气在肃南县出现频繁,3月份平均1次,4月份平均1次,5月份平均0.5次。主要出现时段在4月上旬和下旬为1次;其次是3月下旬和5月上、中旬为0.5次。
严格落实《甘肃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协调,特别是气象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确保发生气象灾害性天气后,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协调应对。
每年羊群进入冬季牧场之前,乡村两级要依据草原调查队对各区域海拔草原适宜产草量和载畜量的监测情况报告,引导牧民做好生产结构和畜种结构的合理调整,以提高抗灾保畜能力。
3.2.1 因地制宜增加冬羔生产比例 前山地区交通方便,气候较暧,圈舍优越,补饲条件较好,有利冬羔生产,大部分冬羔可以在进入冬场前进行育肥出栏;遇有春季灾害,存栏的冬羔体质较好,越冬度春能力强,灾害性损失降低。
3.2.2 适度发展牦牛、藏羊及低代杂种羊 在高寒后山放牧区,尤其3000m以上地区,气候寒冷,牧草生长受气候制约影响很大,草质单一,不适宜高山细毛羊和绒山羊的养殖。建议在高寒后山地区可适当扩大牦牛、藏羊和低代杂种羊的生产比例。
注重天然草原的改良和人工草地的建植,推行“草料银行”运行模式,实现发生灾害性天气应急和正常年景育肥出栏的双赢模式。
3.3.1 加大对天然草场的修复改良力度 通过对退化的天然草原实施优质牧草补播,改善天然植被的草质和覆盖度,为家畜提供更多的富含蛋白质及能量物质优质牧草,从根本上提高抗灾保畜的能力。
3.3.2 积极开展人工草地的建植和饲草料的加工调制充分利用前山区热量充足、光照丰富,生长期长的气候资源优势,在水源好的地区可重点培育精饲料和苜蓿等高产饲草料;在寒冷湿润气候区域(多在2500~3000m),充分利用水、热集中的气候条件,重点培育禾本科优良牧草,注重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和天然草场的合理轮牧,使其在越冬期有充足储草料和备用草场;高寒湿润气候区(多在3000m或以上)虽然热量不足,但雨量有余,可重点培育青干饲草,以备越冬育幼。将人工草地生产的优质青绿饲草通过青贮、氨化、微储和揉碎并科学调制搭配,提高适口性和营养水平,可以在漫长枯黄期提高畜群体质,发挥抗灾能力。
3.3.3 依托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立“草料银行”解决农区卖草难,牧区买草难和灾害应急的问题 健全完善建立饲草料种植、收割、加工、销售配送产业链条,通过专业合作社每年把周边农区富足的草料、秸秆如苜蓿、玉米秸秆进行订单收购,通过综合加工,包装存储,养殖户需要时从合作社购买使用,把合作社和舍饲养殖户联系在了一起。同时,通过草料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有效平抑地方饲草料交易价格,解决了农区卖草难,牧区买草难的问题。在发生灾害性天气后真正做的“仓中有粮,心中不慌”。
3.4.1 在高寒牧区推广暖棚养畜技术,减少牲畜体能消耗,降低维持营养需要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羊体自身散发的热量,改善气候环境,创造牛羊正常生长的小气候,减少体能消耗,降低维持营养需要,提高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率,通过保温保暖预防感冒、羔羊消化不良和冻死冻伤发生。
3.4.2 实施绵羊穿衣技术,提高羊保温性能 给羊实施穿衣,既可以减少自然因素对羊毛品质的影响,还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特别是对刚出生的羔羊在第一时间吃到初乳后立即穿着“羔羊肚兜”,使羔羊感冒和消化不良等发病率明显下降;此外,穿衣羊遇到大雨大雪天气后,身体上的雨雪及时滑落,不会造成负重和冰冻。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优点,在高寒牧区养羊业有极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3.4.3 实施怀孕母羊后期补饲羔羊早期补饲技术 怀孕母羊后期营养需求增大,体质逐渐下降,实施补饲技术,对怀孕母羊和羔羊营养物质有效供给,产羔后母羊奶水足,提高羔羊的繁活率和母羊的恋羔性。
3.4.4 通过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与疫病科学保健,实现特定疫源的净化和消毒灭源 对各区域常发疫病,通过因病设防,科学免疫,消毒灭源和疫源地净化的综合措施,实现突发灾害性天气之后,牲畜有较高的抗体水平、饲养环境无疫源,群体不发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