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中国当代大学生在中西文化融合与冲突中的角色扮演

2015-03-21 07:42
文教资料 2015年2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中西文化精神

马 娜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英语系,辽宁 大连 116052)

“和而不同”:中国当代大学生在中西文化融合与冲突中的角色扮演

马 娜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英语系,辽宁 大连 116052)

全球化趋势的今天,中西方经济的发展及相互交流必然带来文化的交际。中西方文化在其各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带有本民族的精神烙印。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是带动21世纪乃至未来世纪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在中西文化矛盾交织于中国这个大的文化环境里扮演好自我的角色是当前高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作者从中西方文化精髓、中西文化在近现代史上的融合与冲突三方面对中西方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和探讨,对其差异优劣做比较客观的评价,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以促进中西方文化积极因素的有机结合,建设面向未来、符合全人类发展前进方向的中国新文化。

“和而不同” 中西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

1.引言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使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培养,是关乎民族危亡、国家复兴的大事。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重任,他们应积极学习、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并吸取其精华。当代社会的文化环境具有新的特点,人们注重物质利益,思想解放,娱乐方式多样化。这些文化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丰富,同时也使有部分人理想观念淡漠、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纪律观、集体主义精神和团体意识弱化。为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加强教育和引导。

对于“文化”概念,不同的文化学派有不同的界定。美国学者、文化学的奠基人泰勒在所著《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1]这个定义虽然侧重于文化的意识形态内容,但它指出了文化是社会成员的创造能力及其结果,揭示了文化与自然相对的根本属性。文化是与人类同在的,是人类特有的文明现象,是一个复合整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指区别于经济、政治的社会意识及其物质文化成果,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通常称为“精神文化”。本文分析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必要性、达到的目的和坚持的原则,对如何正确地把握传统东方思想和西方现代思想的融合与冲突进行探讨。

2.中西文化的精髓

西方的文化观念追求从斗争中达至和谐,强调突出主体、个性,强调一分为二;我国传统文化追求从协调中达至和谐,重视对立的而非对抗性的融合,强调整体性,既承认一分为二,又注重合二为一。在安定中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的美学期待。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 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2]。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4]。

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中和”,要达到“中和”,传统文化认为应采取“中庸之道”。中庸不是折中主义,不是平均,而是要取得事物之间的平衡、均衡,要不偏不倚。要取得和谐,还必须让事物有一定的空间,容许它保持各自的差异性,容许有“不同”。“和而不同”,才是和谐。“既有统一的意志,又有个人的心情舒畅”,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倡导的和谐观。中国文化乃是艺术性的。

2.2 西方文化的精髓本质

世界日益全球化,越来越迫使不同文明付出最大的努力,以了解和适应更加紧密地互相关联的共同生存环境。它要求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是西方独特的“自我”概想,使整个文化与其他文化拉开距离,尤其是与中国文化的距离。

首先,西方存在一种强烈的对上帝这一神物的信仰。上帝创造人类;人类因上帝而存在。启蒙运动虽然实现对这个概想的转换,从“上帝至上”走到“理性、科学”至上,但它没有彻底摒弃上帝主宰人类的思想。而中国思想体系没有 “上帝”;人因自己而存在,也因自己所在的关系(或所在集体)而存在。一个好人在于奉献社会,并因此达到一种对自己也对集体的良好存在状态。按这一逻辑,人有自己决定自己是“善”还是“恶”的权利。

其次,西方认为人类的本性是邪恶的。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犯罪,为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与社会,是一种安排。就自由主义思想而言,人类初始状态的邪恶性是核心理念;至少在个人层面,人类是不具备自身从善或提升能动的。然而,树立自我提升与发展目标是中国思想体系至关重要的观念,而这恰恰是西方没有的。对人性恶的设定,迥然而异于中国思想传统,西方因此决定性地改变其整个思想体系的走向。政府形式在自由主义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选择的政府形式正是基于人性恶的假设。这与中国观念相比,更容易在法律、自由主义政府结构上以一己作为终端目的的理念构合的理由。法律和政府是抑制人性、保障社会和平的手段。而在中国,政府是人性从善倾向的表达,是实现人整体改善的方式。君是民的道德榜样,不是以命令强加于民或制定律法以约束人性的人。

3.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中西文化的融合贯穿近代社会始终,如果说文化冲突是不同质的文化相遇后所发生的排斥现象的话,那么文化的融合则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整合。

3.1 中西文化的融合之处

发生在中国近代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为,中国文化主体在保持其基本民族形式和某些民族精神的前提下,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整合。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抵触到认识到学习再到主动吸收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到洋务运动中,则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是,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随着对西学的介绍和西书的翻译的日渐增多,从洋务派中蜕化出一批早期维新思想家,他们把“洋务”从原来狭小的范围,扩大到政治和文化领域。并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张效仿。在此基础上,19世纪末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新的启蒙思想家们终于振臂崛起,掀起戊戌变法运动。在以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更是有力的证明。辛亥革命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又深入人们的心理层面。

3.2 中西文化的冲突表现

首先,中西方启蒙教育的认知方式不同。中西方不同的认识方式深深影响本民族理论思维和科学文化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西方重唯理、思辨,中方重经验、直觉。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国姓氏先是宗姓、辈分,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西方国家则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后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识结构中,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占突出地位,而这种整体综合观在考察事物时,通常忽略细节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关于对象模糊整体的图景。

其次,中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着眼点与执著不同。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问题,人们立足于现实人生,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中国的哲学无论儒、道、佛学都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学以孔子思想为正宗,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何者为“仁”,孔子曰:“仁者爱人。”中国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自己的执著,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呼吸的和谐状态。西方古代科学寓于对自然的探索之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天人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应征服、控制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做是敌对力量。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优胜劣汰”的规律。

最后,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中国文化传统历来强调群体意识,从家到社稷,从国到天下,最后才是个人。西方强调“个人主义”,这一理念从西欧启蒙运动开始,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反对权威对个人各种各样的支配,特别是国家对个人的支配,主张私有财产制度。儒家给中国人提供的价值观念,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转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

4.大学生在中西文化融合与冲突中所采用的策略——“和而不同”

如果一个人误读西方文化中的结构性差异,误读这个导致其他所有差异的关于“自我”的独特理念,他就会对按中国的还是按西方的模式行为感到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自己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他就不可能和西方人有较充分的交流,使自己的想法获得对方的理解。仅仅掌握一些英语是不够的,只有充分考虑根本文化差异,才有可能实现充分地交流。这时,人们才能明白一味效仿西方文化范式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它已深深植根于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思维形态、信仰、价值观、文化和语言之中,我们应该有文化的自我感,同时以更理性的态度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原意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不和”,现借用其意义,引申至人们对待及处理事情时的态度及原则。“和而不同”在强调中西文化融合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中西文化不能融合之处,即中西文化冲突,取长补短。

大学生这些东西也不是不能学,但我们学习西方,最主要是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西方的经营管理制度只有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对待西方文化,才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从而顺利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体西用”论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中的一种文化价值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自我防御机制的本能反应。它本身蕴涵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即忽视文化的 “体”与“用”的统一,仅仅把西方文化理解为一种“用”,忽略它在制度、器物和心理等方面的联系,因而不能认识西方文化的发展不充分的尴尬境地。“全盘西化”论是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一种反应与选择的文化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然具有反封建复古主义的积极意义,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是错误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若对旧文化不作任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失去活力,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向前发展;但是如若完全否定传统文化,全盘照搬照抄西方文化,这就会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失去发展的方向。我们的文化前途,要用自己内部的力量补救。西方新科学固然要学,可不要妨害自己原有的生机,不要折损自己原有的活力。这样中国数千年文化演进的大目的、大理想,仍然可以继续求前进求实现。

5.结语

科学技术越是高速发展,就越要重视人文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刚健自强的进取精神、仁人君子的崇高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和壮大,应该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成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来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1]泰勒,爱德华·伯纳德.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3]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月刊,1986(12),1-3.

[4]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中西文化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如何克服语言教学中中西文化差异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文化语境下月亮的“意”与“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