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历史,寻找未来之路

2015-03-21 07:26谭文明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
未来教育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评判新课改历史

谭文明/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



记录历史,寻找未来之路

谭文明/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

使得其能够“从多个侧面观察课改”,“进而形成了与他人完全不同的观点”。

引导(Facilitation)理论中,有一种重要的沟通讨论技术,被业内人士称为“ORID”(国内常译为“焦点讨论法”或“聚焦式会话艺术”)。在这项经实践检验颇为有效的沟通技术中,最重要的基本前提是其中的“O”,即事实部分。这一技术背后的理论依据是,如果沟通交流的双方,不能就讨论的问题的基本事实情况达成一致的理解,此后的交谈、对话就成了无本之木,误解、矛盾、低效甚至无效的解决方案,也就在所难免了。

之所以提到这种技术,正是为了说明,当我们审视一场改革,讨论其成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时,首要关注的,是历史事实本身——这场始于世纪之交的改革到底改变了什么?什么仍然停步不前?哪些事实能证明这种改变?身处课改进程中的每位利益攸关者(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地区以及高层改革发起者)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了解这些,是我们进一步反思、评估其价值、收益,并廓清未来前进道路的基本前提。正如作者所言,“新课程是欢迎大家评头评足的……重要的是,每个人在开口说‘新课程’的时候,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能够说:我已经认真地研究过它了。”

在《大象之舞》一书中,我们跟随作者的记录,回顾了课改伊始阶段的重重困难:数学新课标遭到“炮轰”、课改工作日程中断、课程理念在实践层面的误读;听到了“推动课改的关键人物”朱慕菊对课改价值与教育责任的澄清、对促进教师深刻理解教育本质的渴望,看到了学生江滔那“躁动的、偏狭的、流浪的心”如何得以安顿;目睹了听完新课改报告非常激动、兴奋的中学教师苏树青,如何勇敢地开始自己的尝试;同时又惊讶于并未经过新课改“锻造”的吴智勤老师身上也已完成的课改之核心变革;我们感受了“底气不足”的校长徐宏丽,如何变得“自信、坚毅”而又“充满教育的味道”;同时又体会到来自学校(中华路小学、海淀教师进校附校等)所做的实实在在的探索与改变……

在对这场改革做更进一步的反思、评价之前,上述事实不应错过。当然,任何个体对历史的记录与还原,都难免有疏漏之处。比如,就《大象之舞》而言,作者如能对代表社会期望的家长的观点做少许记录和呈现,或能将“O”呈现得更为圆满。

不断发展的评判:文化视角与未来的道路

基于十余年追踪报道课改的体验,作者就课改价值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判断与思考,其中,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是这样一段话:“十年的坚持……创造了另一个意义上的伟大——在最广大层面上实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启蒙。”伴随这种“思想的启蒙”,“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新动力的诞生”,而这,正是“一笔可以写入历史的教育财富”。十年课改,唤醒思想;十年课改,解放教师;十年课改,创造经验……作者对课改价值的这种评判,建立在其十余年对改革实践(特别是区域、学校和课堂内部实践)不间断的观察、记录之上,因而有其客观、理性的一面;同时,这种评判借助文化的视角得出,又显得生动而又情感丰盈。因为这样的视角,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在课改头五年后写下这段文字时洋溢的激情——

“重组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追求‘三维’目标、改革评价体系,这种种努力,不就是要将那些在应试文化中被漠视、被忽略、被僵化的东西,加以启蒙,予以放大,让人性丰满于教育,让教育赋予人以尊严,赋予人生以价值,让生命和谐、健康地成长?……在这一点上,新课改代表了教育的理想,也代表了社会的影响。”

然而,课改仍在继续,作者的思考和评判也更趋理性,十余年后,站在历史的节点,余慧娟开始思索课改的真问题——“其一,考试评价及选拔制度是否已无路可走?”“其二,能不能静下心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专业研究?”她开始意识到,“一场文化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思想变革,更激起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刻反思与检视”,而“后者,是我们前行的基点”。可以看到,这样的评判又融入了更广阔和更深入的思考,它更加指向实践与行动本身,为改革者、实践工作者指明了努力前行的方向。

囿于学识和视野,对《大象之舞》很多精彩之处尚未理解到位,以上种种,实为笔者的愚见。愿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关心教育的人读懂我们自己的课改,启发更多教育圈内的人士,廓清自己的历史责任,为改革的点滴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评判新课改历史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