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晶/江苏省海门市临江小学教师
一路追寻 一路芬芳
徐子晶/江苏省海门市临江小学教师
Xu Zijing
对于孩子的童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生命在这个阶段尽可能的丰富与丰盈……
当一名教师是我从小的梦想,梦想着像我的老师一样,在窄窄的三尺讲台上为每个孩子开启知识的大门,让他们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若干年后,我实现了这个梦想,怀揣着青春的激情踏入了海门市临江中心小学。
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想成为一名教师,一名孩子喜欢的教师,从未规划过自己的教育蓝图,教育教学一直处于跟着感觉走的状态。那时我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呵护着每个孩子,和他们游戏、交谈、学习,却忽略了对他们的严格要求,也忽视了自己的专业成长。而这带来的后果就是课堂教学低效,考试成绩落后。最后孩子们是喜欢我了,但校长不满意,家长有意见。
一度受挫的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孩子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呢?质量是生命线,于是学科考试的高质量成了我的理想追求。那一段时间,我如饥似渴地研读名师的课堂实录,寻找高效课堂的捷径;我刻苦地研读教材,分析试题,寻找最贴切的教学内容;我认真地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寻找管理班级的灵丹妙药;与此同时我还乐此不疲地出着各类练习卷,为保证高质量铺设大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次第一名开始眷顾我,一张张荣誉证书接踵而来,一声声赞誉不绝于耳。家长满意了,领导放心了,可是随着教学的深入,我感觉到这种唯分数的教育生活过于冰冷、过于紧张,学生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生活呢?我苦苦地追寻着。
2006年11月4日,我终于找到了。那天我聆听着新教育马玲老师的主题报告——用故事“吻醒”。她向我们描述了一种朴素而又美丽的教育生活:晨诵、午读、暮省。每天在一首首隽永的诗歌中开启新的黎明;每天在一本本经典的童书中为每一个生命播下一颗颗神奇的种子;每天在师生共写随笔中编织有意义的教育生活。坐在听众席上的我一下子被马老师“吻”醒了,这不就是我苦苦追寻的理想教育吗?
于是,当我回到教室,当新一届的孩子与我相识后,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开启了新教育的儿童课程之旅。
每天清晨,我把一首首儿歌、童谣、诗歌融入孩子的生命,让他们的生命与诗歌相互唤醒,相互照亮。一个又一个黎明,我带领孩子们穿越了儿歌、童谣、金子美铃的春夏秋冬;穿越了贾尼罗大里、斯蒂文森、迪金森;穿越了漪然、金波、顾城等诗人的诗歌。
我依然记得狄金森晨诵之旅结束仪式上,我们再现了这些诗歌,一起吟诵着这一首首诗歌,我们被狄金森的孤独与丰盈感动了。我们是那样真切地感受到跳跃的诗行把我们带往远方,感受到诗句轰鸣着我们的希冀,直到我们惊醒哭泣。女生轻柔地送出闪耀着诗人生命之光的诗句,男生静静地聆听着、想象着;男孩子洪亮有力地和着女生的声音,女孩们静静地欣赏着、欣喜着。当最后一张幻灯片上的诗句在摇曳的烛光中跳跃时,我们就像是要告别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朋友,竟是那样的依依不舍。《隐形的翅膀》悠悠地唱起,孩子们轻轻应和着。我唱不下去,眼睛里溢满了泪水,好些孩子如我一样,就连平时对诗一点感觉也没有的海今天也被感染了。我们被自己感动了,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如此美好,可以如此深切地体会那一句句跳跃的诗行。我和孩子们约定,用自己的每一个日子,把诗照亮。
惠特曼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很多年后,他们可能会忘了小学里学过的那些课文,但他们一定不会忘记那一个个美好的早晨,一首首美好的诗歌。
除了诗歌,我开始了一系列的班级阅读。从让孩子们的幼儿期足够丰盈的绘本,到营养更为丰富的整本书共读,一本本经典的童书为孩子们精神生命的发育提供适合的营养品,并丰富着他们的“智力背景”。
每年开学,我都会为孩子精心挑选好共读的书目。有一年,我准备和孩子共读《黄书包》,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四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籍。可是这本书已经脱销了,还有两天就正式开学了,怎么办?我看着手上新教育海门行中拿到的复印本,想到了办法。我赶到学校,连夜把《黄书包》印刷出来。带着裁纸刀,订书机回到家,一页页分摊,裁剪,一本本装订,一直忙到凌晨一点。望着一本本散发着油墨芬芳的“新书”,想着孩子们拿到时候的惊讶与喜悦,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开学第一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打开手提电脑,架起投影仪,在《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中开启了《黄书包》的共读旅程。我告诉孩子们,这本书虽然没有印刷厂出版的那么精美,但里面的文字和出版社的并无差别。在简短而又富有诗意的仪式中,我和孩子们又一次踏上了共读之旅,带领着孩子“品味”珍贵的文字。我们一起探讨、一起书写、一起穿越、一起揭开《黄书包》的秘密。孩子们不仅读到了魔幻般的故事,还知道了当生活中遇到困难,而又解决不了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个愿望。我们要用生命守护那个最重要的愿望,用一枚小小的别针,刺破那些过度膨胀的欲望。
阅读,能够唤醒孩子们自身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阅读,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对于孩子的童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生命在这个阶段尽可能的丰富与丰盈。
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无疑是暮省的重要价值。如果能让日记伴随人生,如果能坚持记录生活,反思自己的行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不断挑战自我,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
去年,我的“萤火虫”教室迎来了35个新孩子,根据新教育人格道德图谱,刚刚一年级的孩子们往往受制于自然功利境界,为了得到奖励和逃避惩罚而努力。9月,规则的建立还是需要小红花的激励。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一本漂亮的小熊图型的本子,把自己得到的“你真棒”贴纸贴在小本上,晚上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为什么得到了“你真棒”贴纸。许多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你真棒”,得到家长的夸奖,慢慢知道了作为一名小学生该遵守的规则。渐渐地,我减少了贴纸的发放,引导孩子们把目光超越功利主义的标准,朝向“我要做好孩子”这个更高的目标。我列出了“一年级好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去践行。
从10月开始,结合“我要做好孩子”晨诵主题,我们的暮省记录也开始了。
放学回家孩子每天口述,让爸爸妈妈记录自己良好的行为和不足。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也有所侧重,比如学了“讲文明有礼貌”后,我就把整个一周定位为礼貌周,围绕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记录。11月初,学校一直在规训安静,我就结合好孩子课程中《最轻的孩子》,把11月定位为安静月,每天把自己安静的行为作为首条记载。同时我把家长记载中孩子的良好行为,作为特别表扬通过翼校通平台发送,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引领孩子内心涌起“我要做好孩子”的愿望。
除了在自己的班级开展阅读外,作为新教育种子教师、新教育榜样教师、新教育萤火虫义工,我还把书香的美好,传达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我的感染下,学校的很多班级都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无论是为班级书架添书,还是为自己的孩子挑书,同事们都乐意向我咨询,而我总是乐此不疲地为他们去网上选书购书,提出阅读建议。“阅读的事,找徐子晶!”成了同事们的口头禅。
特别是成为一名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公益项目组的义工后,我变得更加忙碌,但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充盈。
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亲子读书会上,负责人安排我“打头阵”。第一次线下活动正逢世界读书日,我们商定选用绘本《我喜欢书》。这是一个非故事情节的绘本,如何让绘本生动起来,走进孩子,让孩子与书中的猩猩产生共鸣,还真是煞费脑筋。我查找资料,反复思考,和其他义工多次电话沟通,确定活动方案,安排流程细节,然后在家练习,表情、动作、语音、语调,一点都不敢马虎。
第一次活动于4月22日在“萤火虫之家”如期进行,亲子读书会上,孩子们跟随着我的讲述时而紧张、时而欢笑、时而思考,最后当他们阅读的照片成了书中的故事时,更多了一份惊喜,忐忑不安的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同时我又觉得以我的微微萤光,为孩子们带来阅读的快乐,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第一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给了我很大信心,之后我又欣然承担了多次线下亲子读书会、线上讲座分享,参与了多次线下活动策划。
渐渐地,“萤火虫”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上网必定会打开萤火虫公益QQ群看看,看到父母有阅读上的疑问便及时解答;参加亲子读书会必会提前到达,和其他义工一起承担后勤工作。看着一个个孩子、一个个家庭因为阅读而改变,我无比感谢“萤火虫”,因为她,让我有了一份公益的情怀;因为她,让我的教育生活多了一份幸福。
回顾这十来年走过的新教育之路,没有轰轰烈烈地大干过什么,就是坚持每天把最适合的书、最美的诗带到孩子们面前,和他们一起穿越诗歌、童书的阅读旅程,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如果,在我的这群农村学生娃中,有孩子因为新教育,因为我,人生的轨迹开始改变,也许,那就是我最大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