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英 郭炯辉
(首钢水钢总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泌尿系统结石疾病是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快速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诊治的确切信息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及多普勒能量图在结石处产生特有的彩色带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102例病例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并经临床证实的住院患者。年龄5~69岁,男72例,女30例,临床症状表现多为一侧腰痛或下腹部疼痛牵涉后腰部痛,多伴有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同时还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ALOKA SSD-5000SV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探头频率2~5 MHz,受检者分别取俯、仰卧位,膀胱充盈法超声检查。根据输尿管各段的位置,采用分段探查法。患者取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行仰卧位侧腰部冠状扫查,俯卧位经背部肾区纵向检查,仰卧位:下腹部经膀胱探测等4种探测法探测:(1)仰卧位:侧腰部做冠状切面扫查,找到积水的肾盂,沿肾盂找到输尿管并往下扫查,显示积水的输尿管上段,自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到肾下极水平的输尿管。(2)俯卧位:经背部肾区纵向扫查经肾找到积水的肾盂后,往下找积水输尿管,作纵切面和横切面,再紧贴腰肌的前面处,显示上段输尿管,直到髂嵴。(3)仰卧位:下腹部探测,先找到髂动脉,在髂动脉前方寻找积水的输尿管横断面,找到后把超声扫查线方向移到约60°的角找到输尿管长轴,髂动脉前方的输尿管最为表浅往下渐深进入盆腔深处。(4)仰卧位:下腹部经膀胱探测,横向扫查在膀胱后方两侧,显示积水的输尿管呈圆形纵向扫查,先找到输尿管出口,向上扫查显示膀胱壁盆段输尿管和膀胱后方输尿管。对输尿管及结石显示不清,疑有结石患者,静推速尿剂40 mg,行膀胱充盈后复查,患者先俯卧位,通过背部常规探查肾脏,再改变体位转动为侧卧位,沿输尿管走行探查结石。扫查过程中均在二维灰阶声像图基础上进行彩色多普勒(CD)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检出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取双侧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全部病例均在二维灰阶扫查基础上取好清晰图像并依次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扫查,93例在彩色多普勒扫查时于结石处呈明亮的五彩闪烁伪像并在结石后方衰减声影带可见断续的红蓝彩色带;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扫查时上述断续彩带呈现饱和灰暗桔红色彩带声像,边缘相对光滑,彩色信号带常将结石的强回声包埋。同时发现隐匿在输尿管或肾集合系统的细小结石亦能借助彩色带准确诊断并定位。因彩色带位置与灰阶扫描结石时出现的声衰减(声影)位置相对应,故称为彩色声影。
102例病例中91%显示有彩色声影,其中肾结石占56%;输尿管上段结石与19%;输尿管中段结石占7%;输尿管下段结石占18%。9%无彩色声影,虽有典型的二维灰阶结石声像但CDP或CD 均未能体现彩色声影特征,CDP及CD 扫查时通过变换扫查角度及调整彩色灵敏值、脉冲重复频率后,仍未出现彩色声影,考虑是因为结石的理化性质及表面性状所致。93例显示彩色声影中有36%因结石太小(<5mm)或混杂在肾窦中或隐蔽在腹腔软组织与肠结构回声之间利用二维灰阶超声扫描难以发现,配合使用彩色多普勒及多普勒能量图扫查时得以发现结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检出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泌尿系统结石及其他部位的结石后方均可出现彩色声影,可能与结石理化性质所构成的粗糙松散的界面使超声波产生了声波畸变、声频散,致使结石在远场有了声波的速度差、相位差或谐波有关。由于彩色声影与灰阶声影均发生在结石的远场并有特定的解剖部位限定致使声影位置较为固定,易于与其他解剖部位产生的多变化的彩色伪像相区别,在所诊断病例中几乎没有假阳性的发生,但阴性时不能否认尿路结石的诊断,本文9例尿路结石却无彩色声影。本文9例无彩色声影多是由于结石理化性质及表面性状的不同所致,而与结石部位、二维灰阶强度无关。文献[2]报道灰阶超声对肾结石诊断的敏感性高达96%,对>5mm 的结石敏感性几乎达到100%,本文结果可看出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仍以灰阶声像为基础,但CDP及CD检查在结石后方相继出现的彩色声影有利于尿路结石的定位及检出,特别是提高了深在的结石或<5mm 的小结石诊断率[2]。
本文结果显示,上段和壁段结石是最易检出来的,中段的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上段、膀胱壁处阳性率比较高。因此,一是协助探查输尿管走行,灰阶超声在显示扩张的输尿管时容易和周围血管混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则很容易将有血流信号的血管和无血流信号的输尿管区别,对追踪显示输尿管走行有很大帮助,从而提高结石的检出率。且输尿管中下段易受肠气等因素影响不易显示,此时可在脐与腹股沟连线中点处纵行扫查,探头加压腹部,减少肠气干扰,利用CDFI显示髂动脉,仔细寻找位于髂动脉前方的输尿管回声。二是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检查出结石位置,先对上段进行检查,如未发现结石,再进行其他段的检查。三是在检查中采取多体位、多切面的方式进行细致的检查,尤其要对输尿管的狭窄处重点检查,因结石极易在狭窄处滞留[3]。
[1]曹银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6-257.
[2]徐陇庆,苏文辉.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12(6):411-412.
[3]唐小军,夏从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泌尿系结石100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23(10):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