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荚膜梭茵致肱骨骨折伤口感染1例

2015-03-21 04:29:44姚立琼张亚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厌氧菌荚膜产气

姚立琼,张亚维

(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医学检验中心,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省中医院骨科,甘肃兰州73005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4岁,农民,因“车祸致左上臂外伤后疼痛、畸形、伤口出血、活动受限2h”入某中医院就诊。查体:体温:37.3℃,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5/80mm Hg,意识清。专科检查:左上肢肿胀,畸形外观明显,可见一长约2 cm皮肤裂伤,伤口污秽,可见大量尘土及其他异物沾染,有少许暗红色血液流出。患肢血运较差,皮温较低,肌力Ⅳ级,触痛明显,可触及明显骨擦感,闻及骨擦音。X线检查:左肱骨髁上方5cm处粉碎性骨折,移位明显。诊疗计划:(1)伤口清创缝合;(2)左肱骨高分子材料外固定支具固定术;(3)抗炎、对症治疗;(4)完善相关检查,择期手术。入院后4h,左上肢重度肿胀、可触及捻发音,感觉消失,自主运动消失,皮肤冰凉,患肢远端动脉搏动微弱,疼痛难忍,体温持续升高至38.7℃,伤口边缘潮红,少量渗出物,腐臭味。考虑厌氧菌感染,取伤口分泌物送检细菌学涂片检查:查到革兰阳性粗大杆菌,白细胞少见;与检验科工作人员电话沟通,了解涂片所见细菌与患者感染的关系,同时查阅文献,根据病史,体查及细菌涂片结果,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同时隔离患者,送检伤口分泌物至本院做普通细菌培养及厌氧菌培养,3天后报告“检出产气荚膜梭菌”。初步诊断:左肱骨骨折合并感染,气性坏疽。患者经清创、抗炎、手术治疗后,状况良好,出院。

2 细菌学检查

外科无菌采集脓性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检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有荚膜,白细胞偶见。普通细菌培养少量革兰阳性球菌生长,经鉴定为“表皮葡萄球菌”。厌氧培养同时生长两种细菌,其中一种菌落直径约2mm、圆形、凸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有双层溶血环,内层完全溶血,外层不完全溶血,涂片革兰染色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排列。耐氧试验阳性,API 20A鉴定为“产气荚膜梭菌”。

3 讨 论

最常见引起气性坏疽的组织毒性梭菌包括产气荚膜梭菌、诺氏梭菌和败毒梭菌[2]。产气荚膜梭菌存在于土壤及人和动物肠道中。该患者因车祸、外伤、患处染有大量尘土而被感染。此菌侵入软组织,快速繁殖并产生各种毒素和侵袭酶,引起气性坏疽。表现为感染局部严重肿胀和剧烈疼痛,有腐败恶臭味和捻发音。细菌毒素和坏死组织的毒性产物侵入血液后,引起毒血症,表现为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

此菌不是十分严格的专性厌氧菌,对分子氧的耐受较强,因而在微需氧的环境中也能生长[1]。使用Cary-Blair运送培养基,送外院做厌氧菌培养,该菌仍然能够生长。

该菌感染后局部分泌物直接涂片有一显著特点,即:查到大量G+粗大杆菌,而白细胞少见,主要因细菌产生的白细胞毒素杀死了白细胞[2],所以在外伤患者创面有感染时,分泌物直接涂片见到这种情况,结合临床表现,不应轻易否定查到的细菌与感染的关系,应进一步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同时经验抗感染治疗,青霉素对产气荚膜梭菌有明显抗菌活性,可作为首选抗感染药物。

[1] 赵虎.厌氧菌和微需氧菌感染与实验诊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5-79.

[2] 默里PR,巴伦EJ,法勒 MA,等.临床微生物学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935-937.

猜你喜欢
厌氧菌荚膜产气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羊毒素型产气荚膜梭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兽医导刊(2021年15期)2021-01-10 06:13:47
2019年河北省血流感染厌氧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河北医药(2020年23期)2020-12-10 02:09:46
Meso-mechanical model of concrete under a penetration load
您想了解厌氧菌吗
肺炎链球菌荚膜教学标本的制作方法研究
Gas from human waste
上海地区厌氧菌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检验医学(2018年2期)2018-03-07 05:47:09
陕西省部分地区鸡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
煤层气排采产气通道适度携煤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