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成功因素分析

2015-03-21 01:14:2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3期
关键词:杨澜主持人

许 娅

(渭南师范学院 传媒工程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新闻与传播研究】

高端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成功因素分析

许 娅

(渭南师范学院 传媒工程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1996年3月“实话实说”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开启了中国访谈节目的新纪元,随后全国各地访谈节目竞相上演。谈话节目的热播也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嘉宾穿梭于各类访谈节目中,导致节目内容雷同。然而唯有“杨澜访谈录”以其高端的定位、独特的嘉宾资源以及富有深度的话题独树一帜。“杨澜访谈录”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以主持人的魅力、节目定位、严谨的节目团队、独特串场以及成功的市场运作等方面始终保持其节目高端、大气的品味。

“杨澜访谈录”;人文关怀;个人魅力

2013年,开播12年的“杨澜访谈录”全面改版,登陆北京卫视23点档。在一切唯收视率是瞻的当下,在主流新闻节目渐变得碎片化、娱乐化、世俗化的时代,在频道虽多但内容严重同质化的时期,“杨澜访谈录”能历经14载仍保持高端、国际化的视野,用观察历史、揣测人心的态度做节目实属不易。难怪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说:“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你要想找内涵吗?那就不要到电视上来找。杨澜你如果能把深度访谈节目再做上10年,就太了不起了。”

“杨澜访谈录”在如今电视相亲热潮、家庭调解、户外闯关、真人秀等节目的激烈竞争中仍能坚持记录时代的精神印迹,并保持稳定收视率实属不易,分析“杨澜访谈录”节目和制作团队的幕后故事,不难发现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主持人杨澜的个人魅力

主持人是访谈节目的灵魂也是节目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持人是节目定位、风格和收视率的决定性因素。从“杨澜访谈录”的命名上可以看出这档节目中主持人的品牌号召力是其成功的重要保证。主持人强有力的品牌号召力跟个人的天赋、后期的训练以及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有关。

首先,做访谈节目的人是以提问为生的,主持人要不断培养自己提问的能力。美国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说:“一个好的主持人要做到无论面对何时、何地、何人都能有话题、有问题,而简单的问题,好过复杂的问题。”[1]杨澜的个人经历磨炼了她善于提问的能力。杨澜入行4年就获得了中国主持人最高奖“金话筒”奖,随后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她独特的事业生涯、多重的社会角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都为她面对嘉宾时能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提供了保证。

其次,杨澜的国际化视野、鞭辟入里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扎实的学识积累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让对话变得富有个性。“杨澜访谈录”的谈话形式为讨论和辩论形式,这两种谈话形式都需要具有较强的冲突性和针对点,主持人需要卡住恰当的“火候”点,在辩论中既要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又不能引起嘉宾的反感和抵触。

例如2005年2月24日杨澜采访了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采访克林顿,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震惊世界的莱温斯基事件,此事件使克林顿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并遭到弹劾。但即使是一位离任的总统也应得到尊重,这时的杨澜展现出了她随机应变、灵活应对的能力。她了解到克林顿离任后建立了克林顿图书馆,并在图书馆里设立展厅,展示了莱温斯基事件的始末,杨澜以此为切入点提出相关问题,不但避免了让克林顿陷入尴尬,反而让观众看到了一位有涵养、真实的总统。

再次,要取得采访的成功,需要主持人有很好的话题把控能力和一颗真诚的心。在提问中带有更多人性的温暖和一份好奇心是杨澜始终坚持的准则,在面对他人的软肋面前,表现出的不是廉价的同情,而是尊重的空间,是更高一级的人文观照。[2]

“杨澜访谈录”第一期采访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就表现出这种人文观照。当杨澜提到“文革”中王光美周围泯灭人性的恶的力量时,她表现的是和解与宽容。在王光美和哥哥王光英在摄影机前令人心酸的对话中,观众看到了王光英为妹妹的冤屈流下的泪水,王光美走上前与哥哥拥抱在一起。这时镜头并没有推上去用特写暴露老人的泪水,只是用中远景关照了他们沧桑的表情。“杨澜访谈录”对待浮现于镜头前的“泪水”保持着一份“控制”的态度,更表现了一种对被采访者的尊重。

最后,主持人不光要有提问的能力,还必须知道何时闭嘴。2008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受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的任命,成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杨澜第一时间采访了他。当杨澜问及林毅夫现在取得的种种成就是否达到了当年父亲对他的期许时,林毅夫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并一度泣不成声,杨澜在此刻选择了沉默。好的主持人明白有时候沉默其实是最好的表达,这样的选择能更好地让观众感受到节目的人文关怀。

二、准确的节目定位

一个节目定位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节目发展、收视率及固定受众。“杨澜访谈录”节目定位为高端人物访谈,突出人文和国际化特色,邀请的嘉宾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界精英。杨澜在与嘉宾的谈话中虽然略带一些感性,但更多的还是一种理性的思辨,在和政界人物进行一些关于政策和对眼下社会状况的谈论分析时,她的理性思辨色彩是强项。

访谈的深度和高度决定了“杨澜访谈录”目标受众是更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高学历中青年男性。知识分子型男性由于工作的原因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段较晚,一般在黄金时间之后也就是晚上十点以后,而“杨澜访谈录”的首播时间是晚上23点,正好符合男性收视的时间习惯。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杨澜所访谈的众多嘉宾以及访谈的话题,都具有中国访谈类节目的唯一性。它用高端访谈的节目定位,拉开了与其他谈话类节目之间的距离,成就了“杨澜访谈录”稳定的受众群。

三、严谨、专业的节目团队

“杨澜访谈录”从2001年开播之初便对它的团队组建非常重视。中影集团导演、编剧周七月担任其节目总监,在纪录片界被称为“老爷子”的陈汉元担任阳光卫视的高级副总裁以及总编辑的角色,再有复旦大学教师蒋昌建及其国政系团队的加盟等使得“杨澜访谈录”创作团队的实力不容小觑。虽然此后的十几年间团队人员几经调整,但节目坚守的高端标准与完美质地没有变。

“杨澜访谈录”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对节目质量的苛刻要求。一个成功的采访取决于了解对方多少。[3]要了解被访对象首先是收集相关信息。节目组对信息的收集有严格的要求,至少要准备3万多的文字资料。包括采访嘉宾之前的专访、新闻报道、书籍、作品等等,简言之就是一网打尽。第二是人物分析,对嘉宾的全方位分析是节目的重心。从被访者的生活环境、个人生活、爱好、性格到职业生涯、价值观念等等。第三是提问策略分析,从目标受众的心理出发,寻找和发现人物亮点是提问得以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四、独到视角的串场

串场是一档节目的开场方式,一般由“主持人亮相”或“旁白”组成。好的串场一是可以让节目更好看,留住观众,二是可以增加节目的信息量,在有限的访谈时间里让观众了解更多嘉宾的背后故事。“杨澜访谈录”节目组对“串场”十分重视,通过不断创新新的串场方式来适应观众的需要。

“有质量的串场既要以独到的视角切入,又要语句简短且信息量大,还需要有戏剧性冲突。”[4]纵观“杨澜访谈录”的串场方式上可分为三种,一是增加主持人的出境,二是插播外拍小片,三是增加戏剧性的故事和具有冲突感的细节。串场看似只有数百字,但却是考验编导功底的重要部分。

比如2009年“杨澜访谈录”采访到了英国王子查尔斯。“杨澜访谈录”选择了主持人出境的外拍短片和带有戏剧性故事的影视资料的组合方式,既加快了访谈的节奏又扩充了信息量。选择主持人出境的地点对节目的亮相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期节目节目组为杨澜精心挑选了英国皇室标志性的建筑白金汉宫为其出镜地,后期剪辑时又配以苏格兰的风笛演奏为背景音乐,一种王室独有的高贵、庄严的气氛油然而生。

五、相辅相成的市场运作策略

当下媒体的竞争异常激烈,一个成功的节目不仅依靠精良的制作团队的支撑,还必须了解市场,市场运作策略也尤为重要。“杨澜访谈录”从2001年开办到现在的播出平台由最初的阳光卫视到凤凰卫视再到东方卫视,最后再到2013年全新改版登陆北京卫视,平台影响力步步升级。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选择何种播出平台,直接关乎节目受众群的多少。北京卫视是除央视以外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媒体,“杨澜访谈录”选择加盟北京卫视无疑是看重了它的覆盖面和首都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国际大都市的影响力,这也正和该节目的定位相吻合。

由于“杨澜访谈录”的稳定收视群体是有经济实力且掌管家庭财政大权的知识分子型男性,所以自然吸引了一些国际性的高档品牌广告客户与其合作,并取得了共赢的结果。“杨澜访谈录”的赞助商为经济实力雄厚的渣打银行、奥迪、一汽大众、招商银行等知名品牌,这些赞助商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且受众也以收入稳定的中青年男性为主,这与“杨澜访谈录”自身的节目受众定位不谋而合,所以有利于节目自身个性品牌的发展,也能够满足其投资方的可投资性。

六、“走动”的演播室

演播室是谈话节目的必备要素之一。“杨澜访谈录”虽然也有自己固定的演播室,但是节目的制作并不受到演播室的限制。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采访嘉宾,节目多选择的是配合嘉宾的时间与采访地点。很多时候它们会把演播室搬到嘉宾的办公室、休息室、书房或者是事情发生的现场。在属于嘉宾的特定环境下进行采访,能够让嘉宾情绪放松,更能够让嘉宾以其身份回答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也让观众感到节目制作团队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杨澜访谈录”的成功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如节目为吸引更多的年轻受众明显在嘉宾的选择和时效性上有所重视。比如在电影《黄金时代》和《太平轮》上映之际便采访了《黄金时代》的主演冯绍峰、汤唯,《太平轮》导演吴宇森。这些有“卖点”的话题、有号召力的嘉宾无疑为节目的收视率增加了筹码。节目开播到现在,“杨澜访谈录”从制作、栏目营销到品牌建设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这都是栏目团队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的结果。“杨澜访谈录”作为谈话节目的名牌节目,它的成功是值得中国其他电视访谈节目参考和学习的。

[1] 邓芳芳.温和中的睿智——《杨澜访谈录》人物采访技巧解析[J]. 电视研究, 2007,(11):73-75.

[2] 郭娟.《杨澜访谈录》中引入话题的提问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166-167.

[3] 张恒军,冯洋.《杨澜访谈录》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探究[J]. 当代传播,2012,(5):108-110.

[4] 刘志红.《杨澜访谈录》节目风格之我见[J]. 新闻传播,2013,(2) :116.

【责任编辑 马 俊】

Success Factors Analysis of High-end Interview Program “Yang Lan One on One”

XU Ya

(School of Media Engineering,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in March 1996 , ”Tell the Truth” program opened a new era of Chinese Talk Show in CCTV, then across the country there are more programs about Talk Show. Talk Show TV also brings some problems, such as some of the guests made various interviews, which led to similar contents. But only “Yang Lan One on One”, for its high-end positioning, unique resources and rich guest topics made it very unique. “Yang Lan One on One” has gone through 14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of its success based on the host’s charm, positioning of the program, program team, a unique rigorous string field and the success of the marketing.

Yang Lan One on One; humanistic care; personal charm

G220

1009-5128(2015)13-0087-03

2015-03-10

陕西省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媒介地理学视野下中国西部电影生态研究(2014058);渭南师范学院特色学科建设项目: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14TSXK09)

许娅(1982—),女,山东济宁人,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影视理论与批评研究。

猜你喜欢
杨澜主持人
樊登:出版是一门反脆弱生意
出版人(2021年10期)2021-10-27 11:19:28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什么叫金茂府?蔡澜、杨澜做客广州告诉你!
房地产导刊(2018年7期)2018-08-21 01:49:38
养一条鱼需要多少水
杨澜:形象永远走在能力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