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敏
摘要:目的 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中各种不良心理的患者85例,对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75例,对照组70例,对两组患者主要的心理不安因素进行统计分类,并对试验组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总满意度为92.0%;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61.4%,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P<0.05)。结论 提高护理质量,可提高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的满意度,也间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护理;不安因素;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属于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种类多,病因往往比较复杂,病情恶化突然,临床常见病情改善后出现突然恶化,使得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高于其他内科,且护理风险伴随着治疗的全过程。所以,多角度深入探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已经存在或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因素,探究其改进措施,从多方面增加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对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类,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其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心血管内科中各种不良心理的患者85例,对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75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45~85岁,平均(60.4±3.8)岁;对照组7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45~85岁,平均(61.8±4.2)岁。患者中,心肌梗死患者5例,心绞痛患者16例,心肌炎患者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例,冠心病患者56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程度、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性无显著性(P>0.05),即2组患者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对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行考察,将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分成6大类,分别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欠缺,对患者的态度不友好,和患者自身的因素,如: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不足,出现负面情绪,对医嘱的理解有偏差,没有倾诉对象,因家庭经济条件造成的一系列担忧等心理问题,见表1。针对这些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1.3护理方案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采用为防止不安全因素制定的预防干预护理措施。
1.4护理干预对策
1.4.1对护理记录制定严格的要求规范,并加强监督;定期评价护理工作,对出现护理差错较多的人员加强考核;加强护理人员对操作器械的方法培训(此句不通),扎实专业知识,对护理专业知识、技能、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
1.4.2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要进行相应的说明,避免患者对操作的猜疑,增进护患亲融性。护士长要适当利用典型的事例教育护理人员,对病区进行严格的护理质量监控,防患于未然。明确职责,加强护理监督,以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护理过程安全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1.4.3加强护患沟通:在护理中,语言交流十分重要,特别是语言交流技巧,护理人员要用文明的语言和易被理解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解答患者关心的问题,建立融洽的关系。
1.5护理效果评价[1] 在患者出院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上述不安全因素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问卷包括20个关于护理相关问题,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十分满意,60分到89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6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有差异,有实际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统计心血管内科常见不安全因素,及其所占比例。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十分满意的患者有18例,总满意率为92.0%;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61.4%,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P<0.05),见表2。
3 讨论
护理工作影响到医院的形象问题,经济效益问题,所以护理人员要正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提高护理专业知识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导致的纠纷发生[2-4]。作为护理人员,在充分认识护理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前提下,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法律知识的学习,认真对待医院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课程,提高护理水平,护理记录规范书写与管理(此句不通),重视护理过程中的沟通交流,为患者交待关于疾病的知识,排除其心理顾虑[5]。将各项护理制度严格落实到位,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的满意度,也间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少玲,李薇,李小红.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135-138.
[2]韩高凤.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防范[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04):260-261.
[3]E,Romualdi F,Dentali E,Rancan A,et al.Anticoagulant therapy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uring pregnanc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2013,11(2).
[4]I R,Gasin,R M,Valeeva,L V,Shilina,A S,et al.Structure of cardiovascular pathology in pregnant women and efficacy of regional specialized management[J].Kardiologiia,2013,53:2.
[5]Shih-Jung,Cheng,Pei-Hao,et al.Stroke during pregnancy and puerperium:clinical perspectives[J].Taiwa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gynecology,2010,49:4.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