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的三重“境界”及创设策略

2015-03-20 20:22:33胡晓
艺术评鉴 2015年3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境界技巧

胡晓

摘要:对学生歌唱技巧、心理素质和情感价值的培养,是声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和内容,而这三者也可称为声乐教学的三重“境界”。这三者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得到深刻体现,教师如何从这三个层次入手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技巧  心理  情感  声乐教学

声与情是音乐中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了音乐体系中一对有机的、永恒的关系。而舞台表演则作为音乐的重要载体,在声乐教育和音乐人才的培养中占有主体地位。三者之间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声乐教学的重要支柱和内容。高校声乐教学的主要思路即从这三个层面出发,全面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

一、境界之技巧及其创设和培养

(一)歌唱技巧在声乐艺术和教学中的重要性

声乐技巧是基本演绎音乐和表达情感的手段,它以美作为基础,在美的规律基础上以独特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来表达音乐。艺术只有与技巧有机结合,才能够完整展现声乐艺术,表达情感。

(二)声乐教学中培养演唱技巧的方法

1.演唱姿势

演唱姿势是演唱技巧的最基本要素,正确的演唱姿势才能够保证呼吸的顺畅,使得气息的运用和共鸣的调节准确到位,从而增强演唱效果。

演唱姿势的训练需要保持学生身体的放松。正确的姿势是:两腿前后略微分开,两眼平视前方,目光不能够松散而左顾右盼,保持下巴和颈部的放松状态,微收小腹,挺直脊柱,腰部要稳定,将身体重心放于前脚。在训练中要时刻保持正确的演唱姿势。

2.呼吸技巧

呼吸方法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内容进行,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混合呼吸。胸式呼吸是我们不主张的呼吸方式,由于其发出的声音无美感和音色,所以要避免学生采用该种呼吸方式。胸腹式呼吸方法是我们重点教学内容,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发声过程需要保持吸气张开的状态,尽量保持吸气的饱满、持久和深沉,而在呼气时则要流畅柔和。

3.共鸣技巧

常见的共鸣技巧包括口腔共鸣、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这三者需要在实际的运用中相互配合。最常使用的共鸣技巧是口腔共鸣,而混合共鸣也是我们倡导的主要方式,即在熟练掌握基本共鸣技巧的基础上,协调共鸣区域,对各个腔体的共鸣能力加以提升,调配共鸣比例,从而实现共鸣区域的和谐统一。

二、 境界之心理素养及其创设和培养

(一)心理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心理因素是任何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心理因素更是发挥着关键作用。声乐艺术需要面向听众,在舞台上加以呈现,这就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以及音乐作品的完整诠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演唱水平因心理素质而受到了限制,一些学生的演唱功底很扎实,但在实际演唱中常常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所以,声乐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视和培养,使学生将声乐技巧与良好的心理素质相结合,全面提高歌唱水平。

(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在教学中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自信心的树立需要从日常教学中找到归宿,首先需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特别是在一对一的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富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2.扎实歌唱功底,提高心理素质

扎实、娴熟的歌唱基本功底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在不断的技能训练中,学生的歌唱热情能够被激发,更重要的是,声乐技巧和基本功的提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才能够有信心站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并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中表现出学习的热情。

3.在舞台实践中积累表演经验

舞台实践有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更有助于学生锻炼自我,在演出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表演。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演出和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演出机会,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在演出或者考试、比赛等演唱实践中,学生要选取适合自己风格和技能、能够自我驾驭的歌曲,教师需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确定演唱风格,从而科学选曲。选曲要坚持从自我实际出发,把握好歌曲难度,如果难度高于自己的水平,学生不仅没有演唱自信,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也会因主客观原因而出现一些演唱问题,这最终会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不利影响,挫伤学生学习和演唱的积极性。

三、境界之情感及其创设与培养

(一)情感对于声乐艺术和教学的重要意义

音乐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丰富的情感,思想感情作为音乐所特有的表现对象,在阐释音乐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人的审美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音乐,并深刻影响着音乐的质量。而声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相比,需要以声音为载体和手段对感情进行表达和传递,而让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正是声乐艺术的意义所在。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将情感培养作为声乐教学的最高境界,使得学生在表演中能够将技巧与情感完美结合,在情感的高度进行音乐的诠释,声情并茂,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重要目标。

(二)培养学生歌唱情感的有效策略

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表达作品感情的基础在于了解作品,能够正确分析作品,与作者产生情感中的共鸣。了解作品,首先要从作品创作的背景入手,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对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剖析。例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它主要以黄河两岸人民为主体,歌颂了中华民族在抗击侵略中的不屈斗志。而只有了解了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背景,才能够在感受其情感的基础上把握情感、演绎表达情感。其次,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容的把握,从歌词到旋律,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熟悉度,在此基础上正确了解歌词所表达的涵义。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想象,围绕作品进行补充和丰富,这是学生对作品形成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对作品的领悟能力和感受力的途径。

四、结语

声乐教学是对声乐艺术和学生情况的结合,是在综合考量二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影响声乐教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演唱技巧、心理素质和情感交融起着更加主导性的作用。三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我们要在其中建立起和谐深入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相互渗透,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综合立体化的教学机制中,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夏林,程明媚.浅谈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2]王小梅.论歌唱艺术中的技巧与情感[J].大众文艺,2011,(16).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境界技巧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30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6
品“境界”
中华诗词(2019年3期)2019-08-30 03:46:20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08:56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38:05
大学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7:37
试述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