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

2015-03-20 20:22:33马巧梅
艺术评鉴 2015年3期
关键词:审美音乐教育改革

马巧梅

摘要:音乐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音乐理论、乐器演奏方式、歌唱技巧等内容,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以审美的眼光看待音乐,即音乐鉴赏,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从当前的音乐教育方式来看,音乐鉴赏方面的教育还有所欠缺,改革的方向就是要以审美为核心,综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文章从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出发,简要分析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审美  音乐教育  改革

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改革在各学科的普遍展开,音乐教育也迎来了教育改革,即以审美为核心的改革方针。与一般的教育不同,音乐教育有着教育性与审美性两重职能,音乐教育在教授学生必要的音乐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这就提高了对音乐教育的要求。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与审美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而言,音乐就是一种审美,因此在音乐教育改革中以审美为核心有其必然性。

一、音乐与审美

音乐是个专有名词,它是一种音乐现象,也是一种音乐文化,更是一种审美方式。对音乐的衡量,仅仅用基本乐理和作曲技术是不足以来解释音乐的,从音高、旋律、音色、力度等方面也仅仅是对音乐现象的一种整合,没有实际意义。音乐是一个完整体,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观念之上的。按照文化形态的不同,可以将音乐分为自然文化形态的音乐和人工文化形态的音乐。

审美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技能,是人类认识世界一种特殊形式。审美关系是一种无功利的关系,是一种形象和情感上的关系。广义的审美是客观事物给人的主观感受,而狭义上的审美则是美的事物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之感。音乐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以期高低变化的旋律、多种多样的音色能够带给人丰富的审美感受。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

音乐审美教育教师通过音乐给人的审美体验,培养人的音乐技能,最终实现人的综合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音乐审美教育结合力感性体验和理性指导两个部分,在具体教育中,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为重点。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健全;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二是全面贯彻审美形态教育。在音乐审美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对不同作品形态的音乐的认知能力,传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锻炼学生的音乐技能。三是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辅以其他教育。通过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穿插其他教育,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音乐审美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一些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偏离,在当前的音乐教育中,许多学校往往把音乐知识和音乐理论作为音乐教育的重点,不注重音乐的审美功能的发挥。二是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没有体现出审美教育的优势,没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等因素。三是教学理念没有得到贯彻,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体现,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理念,依然只是注重音乐理论教育与音乐常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会降低,对音乐教学十分不利。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和音乐体验,注重音乐带给学生的愉悦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在实际教学中,要实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转变音乐教育的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育的中心,对教学工作起着指导和统帅之作用。教学理念是学校、教师等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和培养人才的方向,这种教育理念会通过教学实践作用在学生之中。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就是突出音乐教育的非功利性,从音乐本身的角度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改变学生在音乐方面存在的偏差。审美教育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作用于学生内心的音乐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改善音乐教学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较大,良好的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较好的教学、学习效果。在音乐教学之中,环境则更为重要,鉴于音乐这门学科的特点,它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还要有一个良好的视听氛围。因此,在音乐教学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强烈的干扰的因素,同时还要创造一个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氛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课堂上的音乐出现过大或是过小的状况,避免音质过于刺耳,在做音乐示范时,一定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避免在示范过程中出错。

(三)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音乐理论、基本音乐技能的教授,而没有过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音乐体验等因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学方法必然要进行改变。首先,注重教学的情感性。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当作地位平等的个人,二者之间的交流也是平等关系,同时作为审美主体而存在。其次是注重教学的体验性。这种体验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二是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体验。学生的体验是培养学生审美性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音乐的体验和对教师教学的体验帮助学生完整的审美体系。在教学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张媛.试论音乐在学校审美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4).

[2]薛涛.论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共融性[J].艺术教育,2009,(02).

[3]王丽娟.创设情境发展情趣培养情感[J].音乐天地,2010,(02).

猜你喜欢
审美音乐教育改革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改革备忘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34:07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05:06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0:14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2:04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3:37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2:30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