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瘀血证治

2015-03-20 23:55徐重明,汪自源
河北中医 2015年3期
关键词:证治舌质瘀血

论瘀血证治

徐重明汪自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中医科,上海200081)

【关键词】血瘀;辨证论治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3.039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5)03-0427-02

作者简介:徐重明(1964—),男,主任医师,博士。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3-10-11)

瘀血是指血液在机体脉管、组织或器官内的淤积,也包括血液运行不畅,病变可涉及脏腑、经络、肌肉、骨关节等多种部位。《内经》有“留血”的描述,汉·张仲景根据瘀血程度分别论述了蓄血、干血等,历代医家也根据瘀血的病理有多种阐发,如著血、凝血、血痹、积血等均是指血液停积不运,凝滞留著于体内;贼血、恶血均指对人体组织有伤害之血;干血、老血、败血等是指已无正常生理功能而淤积日久不易祛除之血。清·王清任对瘀血证治的经验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并创立了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等治疗瘀血证的经典方剂。我们为了更好地探讨和研究瘀血证治,在前人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从3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1病因病机的复杂多样性

瘀血的复杂性主要在于病因病机的多样性,具体归纳可分为3个方面论述。

1.1情志内伤情志内伤是瘀血证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主要与怒、思有关。《内经》有云“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等,均说明了情志因素可影响气血的流畅和平衡。现代研究也证实,情志精神因素的不良影响可导致精神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对血管的舒缩功能产生影响,引起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进而形成气血逆乱、气滞血瘀的证候。如过度的精神焦虑或长期的情绪抑郁,可使心脾气结,初则气滞,久则形成瘀血,可产生经闭、痛经、月经不调及胃脘痛的证候。

1.2饮食不节饮食不节致瘀在历代典籍中尚无系统的专篇论述,但随着现代中医学研究的深入,饮食因素在瘀血证形成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如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均与食入油腻肥甘过度、饮食不节有关。从中医理论分析,其病机特点是因饮食不节,或过于肥甘,或过于寒冷,以致食伤脾胃,水湿不化,湿浊瘀阻于体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水、湿、瘀、浊等集聚于脉道,从而形成血瘀证;或脾胃不运,水湿化热,热与血结,可形成蓄血病证。

1.3起居起居因素主要有外感病邪及外伤致瘀。外感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均可导致血瘀证,其中以寒邪和湿邪最为多见。如《内经》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说明寒邪伤人可致血行瘀阻。临床上常见血瘀痹阻之证,其病因多为久居湿地,或雨水淋身,湿气内侵,日久造成寒湿痹阻于血脉、筋骨、关节等;或者暑热天气,湿热熏蒸,以致湿热痹阻于内,从而形成血瘀证。外伤致瘀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诸病源候论》曰“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若因堕坠损伤,即血行失度……皆成瘀血”。《杂病广要·瘀血篇》指出“跌仆损伤或被人踢打,或物相碰,或取闪肭,或奔走努力……一时不觉,过至半日或一二三日发者有之,十数日或半月一月而发者有之”。以上均说明了外伤可导致血行失常而致瘀血证。

2症状的共同性

瘀血虽然病因病机复杂,但是其症状有其共同性,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2.1疼痛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不通是气滞血瘀的重要病理环节,凡瘀阻的部位,均可见到疼痛之症状,其特点是部位较固定,呈刺痛或隐痛,经久不止,亦可突发剧痛,按之不适,遇寒尤甚,得温则舒。唐容川在《血证论》曾指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恶血不尽,阻滞其气,故作痛也”。

2.2发热历代医家对瘀血证发热均有一定的论述,唐容川《血证论》曰:“瘀血发热者,瘀血在肌肉,则翕翕发热……瘀血在肌腠,则寒热往来……瘀血在府,则血室主之……瘀血在脏,则肝主之,以肝司血故也。证见骨蒸劳热,手足心烧……”王清任在《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中论述瘀血发热特点为“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认为瘀血之热兼有内热、身热二端。

2.3结块组织脏腑器官有瘀血,可因瘀血而结,形成结块,逐渐增大,按之较硬,或兼疼痛固定不移。如现代医学的肝脾大、乳房小叶增生等,均有部分证型属于血瘀证范畴。

2.4出血中医学认为,任何原因引起的出血,均可发生血不循经、离经出道的病理变化,中医称之为“离经之血”。唐容川认为离经之血不论清血或鲜血均是瘀血,如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均有属于瘀血证型之症状表现。如出血之前有疼痛症状者,瘀血祛出,其痛可减。

2.5舌脉瘀血证舌象表现均有舌质青紫或黯有瘀点,脉象为涩。

3证候分型的不同性

瘀血证虽然在症状上有共同性,但证候分型具有多种多样性,具体可分为8种情况。

3.1血瘀留肺,肺络受损证见:咳血咯血,血色紫黯,或呈块状,胸部窒闷或疼痛,舌质紫黯,脉细数而涩。治宜化瘀止血。常用药物有白茅根、茜草、花蕊石、白及、仙鹤草、炒蒲黄、三七等。

3.2瘀阻心胸,心脉不通证见:心胸闷痛或绞痛阵作,心悸怔忡,舌苔薄白,质紫,脉细涩或有歇止。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等。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脉。常用药物有当归、红花、桃仁、三棱、柴胡、枳壳、薤白、川牛膝等。

3.3气滞血结,瘀积肝脾证见:胁下腹内有癥块,逐渐增大,按之硬且痛,大便干结,面色晦黯,或有红缕,舌质紫,脉细弦。多见于肝硬化、肝脾大、肝癌及腹腔其他肿瘤等。治宜行气化瘀消坚。方药可用膈下逐瘀汤,常用药物有丹参、当归、红花、香附、枳实、三棱、莪术、鳖甲、穿山甲珠等。

3.4瘀阻清窍证见:头痛频发,部位相对固定,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脉弦。多见于顽固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治宜活血通窍。方药可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当归、三棱、丹参、川芎、白芷、乳香、没药、五灵脂、全蝎、赤芍药等。

3.5热与血结,蓄血于下证见:身热有汗不解,如狂或发狂,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舌苔薄黄,脉沉涩。可见于外感热病蓄血症。治宜清热化瘀。方药可用桃仁承气汤,常用药物有大黄、黄芩、连翘、赤芍药、甘草等。

3.6痰瘀痹阻,邪留经络证见:骨节痠痛,经久不已,肿大且较硬,按之则痛,甚至关节强直畸形,功能障碍,舌苔薄白,脉细滑。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或骨关节炎等。治宜化痰祛瘀通络。常用药物有芥子、当归尾、川芎、全蝎、蜂房、穿山甲珠、地龙、制天南星等。

3.7瘀阻膀胱,气化不利证见:尿血,血色紫黯,或镜下血尿,排尿涩痛不畅,少腹坠痛,大便干结,舌质紫,苔薄黄。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或肿瘤。治宜渗利水湿,化瘀散结。方药可用抵当丸加减,常用药物有牛膝、制大黄、乌药、琥珀等。

3.8瘀阻胞宫,冲任不调证见月经过期,涩少不畅,色紫有块,或经闭,痛经,或产后恶露不尽,舌质紫,脉细涩。治宜化瘀活血,调理冲任。常用药物有当归、红花、牡丹皮、赤芍药、川芎、牛膝、延胡索、肉桂、乌药、益母草、生蒲黄、茺蔚子等。

小结综上所述,瘀血证治内容丰富,其论述记载历史悠久,其独特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体系对当今的中医临床仍有指导意义,应当努力发掘和研究,对于弘扬中医学必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编辑:石康)

猜你喜欢
证治舌质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中医古籍 “乳痈”证治探析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