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产教结合、特色办学,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纷纷大力进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对加快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对原先重心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对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人才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环境的改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下从学生、企业以及学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由较为单纯的校园生活进入企业,身处一个新的环境,既要面对繁重而紧张的企业工作,还要应对复杂的同事、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很容易让学生出现消极倦怠、焦虑和缺乏自信心等诸多问题。据调查研究,校企合作的学生职业道德缺乏,具体表现为“心理素质不够好,时间观念不够强,没有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缺少工作责任感,缺少对企业的关注和忠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差等[1]”。
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为主导,而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增加了企业法规、企业文化和岗位职业道德。面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往往能得到最真实的体现。部分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对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没有适应,一旦在工作中不如意就会产生烦躁情绪和抵触心理,直接影响校企合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学校层面,教育环境从校园到企业,变得更加开放和真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从学校转变为与企业共同施教的双主体,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延伸[2]。
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在市场和效益的驱动下,往往更加注重生产的管理,忽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和心理引导,不愿意过多承担培养学生的工作。有的企业虽为学生指定了“指导教师”,但一般都是企业基层的员工,既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又没有具体工作的标准参照,使得学生在企业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而在此期间,恰逢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环境改变,还未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思想正处于迷茫的阶段。学校的辅导员、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空间距离而显得鞭长莫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颇显无力,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盲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考验。
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课堂授课和主题活动相结合,既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理论授课,又能结合学生的特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生相对集中,针对性强。而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由原来的集中管理转变为分散管理,除了极少数专业能集中实习外,大多数学生被分散在各地的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使原本集中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法开展,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2015年5月湖北省教育厅印发的《湖北省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集中实习人数达到50人及以上的,学校须安排至少1名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分散进行顶岗实习时,原则上由学校聘请实习单位的技术骨干进行指导和管理。”学校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主要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面对学生在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高职院校没有明确的要求。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教育内容,使教育倾向于职业和企业。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情操,爱岗敬业,勤钻业务,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学生的优点是实践能力较强,但在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方面,特别是习惯养成方面比较差。要通过加强行为规范教育,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促进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提高他们个人素养,使得他们的行为规范既符合一个大学生形象的要求,又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一方面,要按照《学生手册》中的规定来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他们课堂学习、寝室生活、课外活动等行为。强制性地帮助他们改掉中职、高中期间养成的散漫等不良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针对性的主题活动、技能大赛等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素质,让他们在实践中认可自己,使他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等新的环境中都能充满自信,有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和信心。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才能对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增强实际工作的实效性。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与学生的专业、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结合起来,由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从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把职业道德意识中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信用意识、法律意识等融合到课堂教学中[3],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的职业主题活动,如计算机类学生可以要求身着职业装上课,多媒体专业学生多开展一些PPT大赛等专业性强的活动,增强活动的吸附力,满足学生的职业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逐步形成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是进入合作企业从事生产实践活动。要发挥企业的育人功能,一方面政府要出台企业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以减免税收等形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企业要认识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尽的社会责任,能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只有让企业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具体的实施和评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实效性。
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选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且愿意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师傅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通过他们将企业优秀的文化,从平时学习、工作、生活的具体表现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认同企业文化并融入到企业,敦促学生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企业可以将校园的党团组织引入到企业,在企业针对实习学生成立实习生团支部、党支部,发挥他们的“三自”功能,指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目前,学校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一直是薄弱环节。企业参与到该项工作后,可因地制宜地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一份记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个人档案,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指导老师对学生在这一环节的日常表现、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考核。考核结果既可以运用到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评选、奖学金评审、党员考察与转正以及《顶岗实习报告》评审等具体工作,又能为学生在企业的晋升提供重要参考。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学生有较强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增加了开展工作的难度。当学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阵地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要时,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发挥互联网覆盖面广、及时便利的优势,搭建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题网站,弘扬主旋律,占领这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飞信等多样的形式,打造一个让辅导员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拓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在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积极作用,让他们加强对网络载体的监控,引导学生健康、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同时也可以第一时间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告诉老师,发挥上传下达的枢纽作用。在这个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中,学校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企业学习、工作、生活的第一手信息,也能针对学生思想出现的异动、变化进行有效的疏导,及时地帮学生处理好各种问题。有效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学校、企业、以及学生本人三方相互协作,各有作为,切实在合作育人、成长发展方面取得突破。对学校而言,加强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不能松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而言,利用高职院校人才输送为企业服务,就要承担起学生在企业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对学生而言,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校、企业的工作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1]姜庆伟.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高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02):57-59.
[2]杜 鹏.校企合作环境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3.
[3]杜建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9(0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