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景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美学情愫
支景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学生群体青春洋溢,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独特的判断能力和审美感受力。因此,大学生通过网络流行语,呈现并传递自身的审美态度,体现具有鲜明校园青春特色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美学情愫。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流行语进行更深入的美学研究,并利用其实现美育追求。
大学生 网络流行语 美学情愫
自21世纪以来,科技不断创新,经济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已经逐渐成了人们交流、办公甚至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途径。不同于传统的书信或者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人们在利用网络进行交流、表达观点时,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流行语。同时,人们对这种交流方式的喜爱和传承,为网络语言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极便利的条件。
根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兼具学生与青年两大特征,大学生毫无疑问成为网络使用的最大群体,在推动网络流行语的更新与发展中表现得最突出,同时也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最深刻。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进行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换,这些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时尚创新或形象生动或婉转隐晦,在构词形式和修辞用法上贴近大众表达习惯,弥补了口头语表达的不足。网络流行语在“95后”的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泛化,广泛传播,彰显了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和强大的生命活力,同时也表现了独特的审美追求。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各式符号中最重要的一种符号。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伴随着网络的产生而出现,为一种新的语言符号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信息传播载体变化的必然产物。
网络流行语以文字、数字、字母和符号为主要载体,广泛存在于具有共享性与开放性的网络平台中,是网络语言中最活跃和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既具有语言的“符号”性质,又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在网络环境中广泛传播发展的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形态有所反应的一种流行语形态。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流通不仅具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原因,而且作为表达人们交际的语言符号中的一种,更是对各种大家广为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直观、真实的反应。
2014年12月《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指出,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8%。我国网民以10至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78.1%。其中20至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由上述数据不难得出,大学生是数量最大的网民群体。
与一般网络流行语相比,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更快,形式更简洁,用词更抽象,更具有高校校园特色,更符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盛行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高校特有的网络环境和全面的技术支持。大多数高校已经建成教室、宿舍、图书馆,有线、无线全覆盖的网络格局。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逐渐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等课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修课。即便是之前没有受过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学生,在大学课堂上进行过相关学习后,也可以较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在现有的高校网络条件下,每个大学生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端。数量多、地域广、专业面宽的大学生信息源群体使得校园网络流行语的信息来源宽广、出处众多。第二,网络流行语自身特点易引起大学生共鸣。大学生群体较之其他群体,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审美标准,因此在网络流行语中他们会将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其中并制造出在大学生中产生共鸣的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通过网络平台以新闻、Flash、微电影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传播。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那些有意义、符合传播习惯、反映大学生心态的词语逐渐被精练和保留下来,最终形成独特的大学生网络流行语。
大学生群体青春洋溢充满活力与激情、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审美感受力,大学生网络流行语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韵味。大学生通过网络流行语,呈现并传递着自身的审美态度和价值信仰,体现出求真、求善、求美的美学情愫。
1.纯净风趣的率直之真
调查表明,作为“新新人类”的大学生“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由于大学生网民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一定判断能力和面临多种压力的群体,在网络流行语的学习与使用中能自觉抵制网络流行语的负面作用。积极类的网络流行语被大学生群体广泛使用,而经常使用粗话类的大学生不到一成,使用脏话类的比例更低,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负面作用有较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粗鄙恶俗的流行语败坏语言文明的负面作用有较清醒的认识。
大学生网络流行语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体现在节奏、声调、谐音三个方面和谐的声律之美。尽管有些网络流行语有时显得随意性较大,但是往往幽默诙谐,反讽意味十足。如“剩女、楼主、蚁族、灌水、山寨、宅男、达人”等,这些词语朗朗上口,形成一种率真独特的旋律美。此外,大学生网络语还常常利用语音相谐的特点,达到幽默诙谐的效果,如“杯具——悲剧”、“洗具——喜剧”、“菌男——俊男”、“鸭梨——压力”、“餐具——惨剧”、“斑竹——版主”、“神马——什么”、没有——木有”、“灰常——非常”、“酱紫——这样子”、“表——不要”等,呆萌的童趣溢于言表。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交际、生活和就业中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往往选择网络表达情绪、寻找慰藉、快乐。大学生常以喜闻乐见的网络流行语自嘲,既喜欢 “损友”,又喜欢“损己”。如“我只是打酱油”、“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言语之间又不乏“自谦”之意。通过网络很多兴趣相近的大学生形成“朋友圈”,成为大学生最广泛社交的形式。在这种“朋友圈”内,成员相互间的信任感较强。特定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朋友圈”内大学生群体相互认同的特定符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便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生活中更频繁地使用网络流行语,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
2.直面现实的忧怀之善
任何时代的青少年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相应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虽身处校园,但其主流思想意识从不乏忧国忧民和敢于担当。在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事件中,大学生向全社会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历史担当。近几年的青年网络网络流行语中,缘于社会事件的网络流行语的比重日益增多,而且影响力较大。几乎每一个热点事件都会催生一个或多个网络流行语,大学生通过使用“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煤超疯”和“苹神马”,表达对物价和民生的关注;通过借问“元芳”,表达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现实诉求;通过谴责“范跑跑”,凸显对某些人道德下滑的疑虑;通过使用“楼脆脆”,表达对安全生产和房地产泡沫的担忧。大学生利用网络流行语中蕴涵的潜台词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观点与立场,实现对公共事件的参与。很多描绘社会现实的网络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给力、我爸是李刚、羡慕嫉妒恨、你应该知道的、鸭梨、非常艰难的决定等,这些表达嘲讽之意的流行语无不体现大学生网民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及态度。
3.创新再造的形式之美
大学生网络流行语的审美追求表现在结构方面的新奇之趣。那些看似将被淘汰的旧词被赋予新意后,以一种崭新的面目重新出现。例如“北大荒”泛指大都市中单身大龄女青年。“神童”表示神经病儿童、“可爱”代表可怜没人爱等词汇。有些则是由词根扩展延伸而创造出来的新词,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如:“热+X”结构、“X+奴”结构、“X+门”结构等,既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又能发挥词语的再生功能。又如“被”字组合,“被就业”、“被道歉”、“被开心”和“被高铁”等一大批新奇的“被”字句,突破了常规用法。刘斐、赵国军认为,“被组合”中受动者在现实生活中处于被动的处境,才会用“被组合”诉求自己的遭遇,表达对个体权利的无奈追求,体现出现代汉语新词强大的再造功能,很多时候表现出一种含泪的幽默和悲剧性的美感。
在网络流行语中,有一部分生僻的古汉字,经由网络传播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例如:“囧”,“囧”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囧部》中本义为窗户,由窗户引申出明亮、光明之意。如今,网民将“囧”看做是人脸的象形,大张着的“口”上耷拉着两条下垂的眉毛,生动地展示出一悲伤沮丧的表情,并由此引申出尴尬、无奈的处境,郁闷、悲伤的心情。又如“槑”本是“梅”的古体字,因其字形,被人们用形容很呆、很傻。这些几近废弃的古字,一经新用,顿时别有趣味。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是在已有的本义上,引申、派生出来新的义项。比如“雷”,本意是一种自然现象,其网络与语义为“受惊吓、被震住”,“被雷到”“雷人”等表达某些事情很离谱,让人很震惊、很无奈、很无语;“亲”本来是亲戚、亲自的意思,随着网络的传播,又赋予网络称谓语的含义。相类似的还有“躲猫猫”、“打酱油”等,这些常用词突破原有语义,衍生出新的语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汉语的词汇,增强汉语的表现力,同时也为人们在使用汉语时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中蕴含了独特的美学意蕴,但存在部分审美精神与理性的人文理想失衡的表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流行语进行更深入的美学研究,并利用其实现美育追求。席勒说过美是人的“第二造物主”,有了“美”的存在,人性才得以完整呈现,正是因为“美”,人性中的感性和理性才能互相统一。大学生网络流行语来自普通的青年学生群体,它所展现出来的是美学的大众形态,具有的是简单的语句组合所表达出来的富有大众意味的审美追求,向大家展示了美学最迷人的一端。因此,大学生网络流行语代表的审美取向虽然简单、芜杂,甚至粗造化、功利化,但是作为传统美学的补充,因为代表着美学的世俗化取向而显示出同样不可或缺的价值,这种审美价值,因为来源于广大的受众,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呈现出一些因为受到传统美学价值标准影响而被束缚的内容,这种与传统美学的对立正是当代美学发展的动力。
[1]袁陇珍,王小龙.网络流行语的实时语义构建[N].光明日报,2013-09-29.
[2]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徐朝晖.当代流行语研究出版[M].暨南大学社,2013.
[4]胡侠.网络流行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5]周军军.大学生网络流行语泛化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助,项目批准号:SZJ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