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教学为平台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2015-03-20 21:01罗一民
文教资料 2015年9期
关键词:旧址社科医学生

罗一民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以实践教学为平台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罗一民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不仅仅在技术层面,人文素质更显重要。因此,在医学教育实践中,我们以人文社科课实践教学为平台,不断深化人文情感、人文态度及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医学生 人文社科课实践教学 人文素质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一直存在重医疗技术培育轻人文素质培养的倾向,在此模式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批又一批的医务人员,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医学人文教育,导致在临床实践中只见病不见人,对患者态度冷漠,缺少人文关怀,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事实证明,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不仅仅在技术层面,人文素质更显重要。卓越的医生往往都具有良好的人文品格与人文素养,“这是他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医学所持的基本观点的反映,他们的行为就是医学的文化价值——真、善、美的反映”[1]。他们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爱戴,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怀有一颗仁爱之心。

“教育的所有功能,归根到底都要落脚到培养人上;教育的一切价值,最终都要靠所培养的人来体现”[2]。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何,不仅代表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反映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唯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使其在医疗实践中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关心人的生活环境,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病人”[3],把自己的工作与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及强国富民的伟大事业联系起来。因此,只有加强和改进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真正成为每个医学生在学习期间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内化为人文素质的大舞台,才能培养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平民的人文情怀。

近年来,在医学教育实践中,我们以人文社科课实践教学为平台,不断深化人文情感、人文态度及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实践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题中之意,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简单的一个教学环节、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关键[4]。它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感悟式教学,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近年来,我们对人文社科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

1.学习毛泽东的经典著作“老三篇”

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凝结着老一辈革命家抹不去的情怀,成为那一代人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老三篇”中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焕发的无穷活力。因此,我们组织各专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扎实有效的学习“老三篇”活动:“发扬愚公精神,争创一流成绩”主题班会、“老三篇精神永放光芒”主题征文、“常读老三篇,做人有品位”演讲比赛及“学习老三篇,践行党的宗旨”报告会、“学习老三篇,争做五种人”座谈会(五种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从中感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感悟共产党员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革命斗争历程的艰辛曲折。

学习 “老三篇”使学生如同与革命先辈穿越数十载而“相会”,如同与伟人“对话”,不仅可以汲取智慧、陶冶情操,提高人生境界,还可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砥砺革命前辈先忧后乐的无私襟怀与勇敢无畏的革命气概。

2.挖掘本土红色文化,开展参观体验活动

我校所在的辽宁地区拥有底蕴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且特点鲜明。辽宁省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个,省级35个,市级179个,其中已经开发利用的约50多处。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涵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四个时期的内容,她们已经构成辽宁省红色文化资源骨干体系。一般来讲,人们对源于本土的人物或事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和接纳感,这就是本土红色文化特有的亲和力、凝聚力与吸引力。参观本土革命旧址、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场所,使学生对曾在本土上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敬仰、敬慕的同时,进一步产生亲近感、好奇感,拉近与革命前辈的情感距离,从而更容易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传承革命精神。

近年来,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分批次组织各专业本科生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沈阳陈云工作旧址、沈阳中山广场革命历史群雕像、抚顺雷锋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鸭绿江断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场所,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文化。抚今追昔,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走江西红色之路,传革命前辈精神

江西是人民军队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精神内蕴展现了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具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特点。为此,我们踏上了江西红色之旅——赴井冈山、瑞金进行考察。我们走当年毛泽东、朱德挑粮走过的小路,吃红米饭,喝南瓜汤,瞻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与大井毛泽东旧居、大井红军医务所旧址、黄洋界哨口、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塑像园、革命烈士纪念碑、井冈山碑林和叶坪革命旧址群——“一苏大”旧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叶坪毛泽东旧居及沙洲坝革命旧址群——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红井、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乌石垅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旧址等革命遗址,深受教育与鼓舞。江西革命老区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石无不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心灵的震撼与激励。站在黄洋界上,望着脚下曾经历过腥风血雨的山山水水,一幅幅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老区今天的旧貌换新颜,更是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我们感悟到的不仅仅是江西老表的革命情怀,更是井冈山斗争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考察结束后,我们及时将此次红色之旅获得的“第一手”素材带进课堂,把“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一方面使井冈山精神在大学生中得以传承和光大,另一方面使教学实效性得到提高。

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使大学生“体验生活的艰辛、社会的温暖,获得对现实社会的真实感受,培养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5],还能够帮助人文社科教师正确 “回应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时代解除疑惑和焦虑”[6],使人文社科课程教学更“贴近民众实践、亲近民众生活[6]”,从而提高大学生学习人文社科课程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人文素质。

[1]李宏宇,梁斌,李荣祝.现代医学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与临床医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2004,25(8):32-36.

[2]杨玲.高职德育与学生健全人格塑造[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1):164-166.

[3]马存根.试论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及其辐射功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6):30-31.

[4]马建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整体性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8(2):82-84.

[5]张莉莉.青年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及内化机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2):152-154.

[6]肖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施测的四重维度[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30-33.

猜你喜欢
旧址社科医学生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人文社科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