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松 刘 娟
(昭通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昭通657000)
孔子的人格教育论与现代家庭教育
沈雪松 刘 娟
(昭通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昭通657000)
孔子“知仁勇艺乐”人格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方向确定和内容选择具有实践的借鉴价值。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儿童人格发展。对孔子人格教育思想的探讨,旨在构建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家庭教育内容,以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孔子 人格教育 家庭教育
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成人之道”为理想人格培养的主要内容。孔子认为,性与习相统一是一个完整的成人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知仁勇艺乐”等要素。“知”即智慧;“仁”即情感;“勇”即意志;“艺”即审美;“乐”即艺术教育。这种人格设计是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体现,是对个人尊严和人生价值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人的伦理、价值及人格的铸就都是在家庭教育这个循环的载体中完成的。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学校教育都无法取代家庭教育中的人格教育价值。现代家庭教育继承与发扬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回归教育“人本”价值,健全儿童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孔子说“知(智)者不惑”,这里“知”的基本特征是智能,可以理解为知识、学习,也可以具体分解为智力、能力、独立思维等,属于认识心理范畴。
孩子厌学是现实教育情境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但教育日益功利性,变成了升学教育、职业教育、谋生教育是不争的事实。在功利性主义的学习环境中,暂时性的便利导致了教育精神的缺失。
孔子认为“好学近乎知”,基本意思是爱好学习接近智慧,揭示了非智力对智力的作用。借鉴孔子“知”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人文价值在于发掘和发挥儿童的潜能及兴趣,以建立儿童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促进儿童自发性享受学习。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儿童的智力开发,应着眼于目标的全面性,跳出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单一目标,积极探索家庭智育的方法,重视儿童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其基本对策如下:给孩子以多样化的选择,以其优势智能的学习风格学习他擅长又喜欢的内容,从而激发孩子潜在智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在幸福的体验中爱上学习。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勿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至理名言。这里“己立”、“己达”、“己所勿欲”是爱己,而“立人”、“达人”、“勿施于人”则是爱人;合起来看,“仁”就是“爱己”与“爱人”的统一。爱人、爱己、爱物、宽恕的人格特征是仁爱感情心理的具体表现。它以强烈的实践性为特征、在“爱人如己”的忠、恕原则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情感关系,由此构建了一个个体及群体生活的思想和行为统一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孔子认为“力行近乎仁”,意思是努力行善接近仁德。思想意识上倡导人们有友善、宽容、助人之心,行为方式上要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些思想所具有的独特的道德价值观在今天对人际关系构建仍然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人际情境,家长应以“成己”(自我完善)与“成物”(兼善天下)的“修身”目标为教育方向,重视儿童爱人、爱己、爱物、宽恕的道德行为持续实践,从而帮助儿童实现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其基本对策是:营造民主开放的家庭人际氛围,加强亲子间的理解与互动,树立儿童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及自信心,培养儿童人际交往的能力。
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经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里孔子把“勇”作为君子的三种品质之一,属于意志范畴。“勇者不惧”的“不惧”即是意志坚强性的表现。孔子还说,“克己复礼为仁”、“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有仁德的人,必须善于克制自己,以合乎“礼”的规范,遇到正义、合理的事情就应当义无反顾。因此“勇”并非盲目的勇敢,而是建立在“礼”之上的心理品质。主要包含意志的坚强性、自制性及见义勇为。
孔子强调把“勇”的培养同“知”、“仁”结合起来。孔子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知耻近乎勇”,表明好勇者必须好学,才不会出乱子,勇者有了羞耻心,才可能具备真正的勇敢精神。所以,一味莽撞,逞英雄,并不是真正的“勇”,真正的勇敢也是讲求道理的。因此,“勇”不仅是勇气,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致用地建立在理智上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自理、自立、自制、自强。
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将孩子的意志力培养渗透在知识学习与道德品行修养的过程中,注重儿童意志品质的塑造。其基本对策是:相信孩子的潜力,创设一些适度的困难情境,让孩子独立面对。面对挫折,家长应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并协助孩子努力克服困难。
孔子把审美当做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途径,强调文艺作品强大的审美功用。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 《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侧重于个人心志的感发,认为《诗》可以感动人、鼓舞人,激发人的心志;而“观”“群”“怨”则侧重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促进社会人群思想感情的交流,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也可以引起欣赏者对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等否定性的情感。指出了个人需要借助文学作品实现个体自身情志的熏陶提升和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感的需求。
当今社会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盛行,泛娱乐化的平面性、世俗性与浅易性填平了俗与雅、高与低的鸿沟,正如波兹曼所说:“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文学经典以其简约的文字为读者 “幻化出神妙灵动的形象和意境”,而这些“形象和意境”正是一种审美境界。正如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中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在流行文化已成为儿童的主要选择的现实背景下,家长应为儿童营造一个经典文化学习的人文环境,使学习经典成为家庭教养的一部分。其基本对策是:根据儿童年龄特征选择经典读本,在经典作品的吟诵与解读中,与智慧之人对话,在精神家园中进行心灵的旅行。
“乐”是艺术教育。孔子强调“乐教”,认为“乐”是人的情感起源,可以表达或化解人的喜怒哀乐,从而调和人的性情。但普通民众知“音”而不知“乐”,只有受过良好艺术教育而有文化的君子才能知“乐”。所以“乐教”的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
孔子所追求的学“乐”之道,即是在乐曲中贯注了饱满的主体人格精神。《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学乐的情况:孔子追随先王,境界高远,学习音乐由掌握乐曲的技艺升进到熟悉音乐的演奏规律;再升进到体会乐曲中的人文志趣;最终升进到将人格精神融会于乐曲之中。
21世纪,艺术成为不可缺少的消费对象,各种门类的当代艺术形式,也都有消费性、通俗性与娱乐性等特点,家庭教育中的“乐教”遗忘了“人”而醉心于“技艺”。家庭教育的“乐教”可以从孔子学“乐”的递进层次获得深刻的教育启示:对于儿童,艺术教育不是获得炫人耳目的技艺,也不是成为娱人逗乐的玩物,应该是引领孩子进入启迪心智的乐境。艺术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技艺的层次,或是将艺术技艺作为谋取金钱暴利的手段,也不要把艺术当做愉悦感官的玩物消遣娱乐。“乐教”应该建立在艺术的人文层次追求艺术中蕴涵的理想人格,才能实现育人目标的至高境界。
孔子理想人格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概念,而是根源于儒家的伦理哲学理念,基于人的本质理解,通过“知仁勇艺乐”的实践,促进人的理性精神、感性情感和现实行为的统一。“知仁勇艺”作为心灵的本质是理想人格的内在基础,“乐”则是通过净化人的心灵外在地规定人格,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外在途径,理想人格是在乐与知仁勇艺的交互关系中得到彰显。家庭是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的价值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知仁勇艺乐”关系的正确处理对当今家庭教育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1][2]燕国材.孔子所说“知仁勇艺”的心理与教育内蕴[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9):49-55.
[3]王荣德.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2):90-94.
[4][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
[5]鲁枢元.文学,一种恢弘的弱效应[J].文学教育,2005,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