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阴阳五行理论系列宣传为例探讨博物馆科普宣传形式的变革

2015-03-20 21:01杨澔天
文教资料 2015年9期
关键词:阴阳五行卡牌客户端

杨澔天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上海201203)

以阴阳五行理论系列宣传为例探讨博物馆科普宣传形式的变革

杨澔天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上海201203)

现在正处于快速变革的时代,变革影响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正在由为“物”服务开始向为“人”服务转变。博物馆不再只是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机构,更是一个让普通大众认知其中包含的科学、历史或者艺术价值的场所。博物馆正面临着的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必须对科普宣传形式有所创新和变革。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变革 尝五味 学做五禽戏 阴阳五行卡牌游戏

现在正处于快速变革时代,变革影响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正在由为“物”服务开始向为“人”服务转变。博物馆不再只是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机构,更是一个让普通大众认知其中包含的科学、历史或者艺术价值的场所。博物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必须对科普宣传形式有所创新和变革。

1.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资源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是一所高校专题类博物馆。馆楼结构为3层单体建筑物,一层是医史综合馆,二层是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中医文化、中药方剂和中医科教5个专题馆,三层是校史陈列馆和中药标本陈列馆及中药科普活动室,展出面积约3940m2。全馆展项展品合计3164件。我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于2004年12月开新馆,确立“以科普教育为中心,教育、征集、研究协调发展”的办馆指导思想,精华和特色是“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展示、收藏、研究与中医药历史、文化相关的实物史料,是洋洋大观中医药知识宝库的一个缩影。在新馆对外开放的十年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就。下面将以阴阳五行理论系列宣传为例,探讨科普宣传形式中的一些变革。

2.宣传形式中的变革

2.1视听读写,传统的宣传方式。

进入我馆,观众将欣赏到琳琅满目的中医药文化精品,解悟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明。其中在一楼展厅的中央,陈列着“阴阳五行”艺术雕塑。上方双鱼造型代表着阴和阳,下方的五色石块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方与圆的造型,寓意中国古代对宇宙“天圆地方”的认识。观众可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观察雕塑,倾听相关讲解,借以了解阴阳和五行的古代哲学概念。感兴趣的观众更可以在参观后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了解这些概念渗透进医学领域后对中医理论核心部分的影响。在观察和听讲解的过程中,观众能了解什么是阴阳与五行,若不查阅文献或不请专人指导,只能做到了解知识,无法体会丰富内涵,更难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2亲身体验,互动的宣传方式。

在早期宣传方式中,由于观众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传播模式,得不到观众的反馈,所以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我们需要的是改变宣传形式,鼓励观众动手动脑参与到整个参观过程之中,将观众从被动参观的模式转换到在互动体验中探索、学习和思考的双向传播模式中。为此,我馆就阴阳五行理论宣传,开展“尝五味”与“学做五禽戏”的互动活动。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五味的概念,并多从饮食五味来论述。《内经》对五味的认识,源自于对五行学说的发挥,其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阐明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将酸对应木,苦对应火,甘对应土,辛对应金,咸对应水[1]。我馆的“尝五味”活动就是让观众品尝“五味茶”,即酸的山楂茶,苦的鱼腥草茶,甘的甘草茶,辛的干姜茶,咸的昆布茶。我们运用“药食同源”的五种既是中药、又是食物的品种,泡出各具代表性味道的茶。这五种泡茶的原材料,在我们生活中都是常见的。通过紧密联系观众的生活实际,从观众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以“五味”为载体,让观众切实理解阴阳五行的内在联系,掌握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品“五味茶”,既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又能从中学习到阴阳五行的知识。正所谓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自推出后,受到了众多观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对茶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一致赞扬。

为了迎合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对于青少年的阴阳五行理论宣传,我馆采用“学做五禽戏”的课程。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在总结前人导引术成就的基础上,经过自身实践,把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代表性动作,创编成一个套势相承的导引术。五禽戏从远古时代至今的发展脉络,即先秦时期《庄子·刻意》“熊经鸟伸”→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西汉中期《淮南子》“六禽戏”→南北朝《后汉书·华佗传》五禽戏的记述→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创编健身气功五禽戏[2]。我馆以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创编健身气功五禽戏为主开展课程。学习每一戏时,可以让学生戴上不同的动物面具,既可增加学习趣味,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专注度。学习虎戏时,可让青少年把自己想象成老虎正在山中寻食,双目炯炯有神,借以表现出老虎神发于目、威生于爪、神威并重的姿态。学习鹿戏时,又让他们化身为在山坡、草原上轻捷奔跑的小鹿。动作舒松自然,不受拘束,精神安闲雅静。学习熊戏时,要表现出熊的浑厚沉稳、性情刚直、勇敢和不怕困难的意志。熊外观上笨重拖塌,实则内含无穷气力。练习时要松静自然、气沉丹田。学习猿戏时,外练习肢体运动的轻灵敏捷,内练其精神的宁静。向学生诠释猿的生性好动、机智灵敏,永不疲倦正是由于猿性极静而动的特点所致。学习鸟戏时,要表现出以鹤为代表的鸟类昂然挺拔、轻盈安详、悠然自得的神韵,动作舒缓伸展。学习五禽戏的过程中,讲解五禽与五行的关系,既虎戏属木主肝,鹿戏属水主肾,熊戏属土主脾,猿戏属火主心,鸟戏属金主肺。通过“学做五禽戏”活动,青少年们在玩乐中学习到阴阳五行的概念,并亲自体会到导引术独特的运动形式及对人体健身的调养作用。此活动对设施场地要求较低,具有较高参与性和趣味性。既可用于来馆观众的互动活动,又很适合带入社区、学校及各企事业单位推广。多次受到各单位邀请开展此项活动。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获得很好的效果。

2.3新颖便捷,数字化的宣传方式。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网络了解信息,并在网络上花费大量业余时间,科普工作毫无疑问必将面临数字化。博物馆需要找到一种技术和模式能够使文化传播和科学普及成为公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仅只能在有限时间段内和博物馆内部才能实现。急需通过移动终端建立起一套能串联展览前、展览中及展览后的连续服务体系,使博物馆的体验可以突破时间限制,延伸并融入生活当中[3]。我馆最新设计的“阴阳五行卡牌游戏”正是为此而生,卡牌游戏由一副牌54张,普通牌,即木火土金水*9=45张,五行牌5张,阴阳牌4张组成。按照一套严格制定的规则进行游戏。其中包含阴阳转换、五行相生相克的阴阳五行学说。玩家必须牢记这些规则,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此项游戏简单易学,经过十分钟讲解和试玩即可学会。如果想在游戏中取胜,则需要一定方式方法。以获得游戏胜利为目标,可大大激发游戏者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对阴阳五行理论知识的求知欲。观众学会卡牌游戏的玩法后,可以带牌回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其中知识,把知识和快乐带回家。由于智能手机正在飞速流行和广泛普及,应用软件在未来开发中成为重中之重。以上述纸制卡牌游戏为基础,我们正着力开发手机客户端。试想如果你手机中有这么一款卡牌游戏应用程序,集科普娱乐于一体,避免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只要想玩,就可以通过网络进入服务器,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好者一起博弈,必将成为你业余时间的一大爱好。此外还将推出电脑客户端。电脑客户端不仅可以用于家庭电脑上,便于游戏,还可用于场馆内的互动体验区和出馆展览期间。迎合当下青少年的兴趣点,拉近中医药知识与人之间的距离,传递给观众“中医药知识也很有趣”的概念。卡牌实物、手机客户端及电脑客户端,三种不同的游戏形式,为阴阳五行理论进入日常生活中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在手机和电脑客户端,可以按照比赛输赢进行积分加减。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量积累后,可采用兑换 “中医药知识大礼包”、博物馆免费参观门票、博物馆纪念品等奖品的形式激励那些能灵活运用阴阳五行知识的玩家。博物馆更可以定时举行各种线上或线下比赛,一方面给予玩家展示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可吸引更多观众来馆参观,激发观众兴趣。后期开发中,可借用此游戏平台,把博物馆近期开展的互动活动和各种中医药知识传递给观众。更可开发博物馆其他方面的客户端,最终建立起系统的、完整的、数字化网上博物馆,真正做到把博物馆带回家,把科普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

3.总结

经过多年发展和实践,我馆在科普宣传工作方面开辟了一些新的方法和形式。以“尝五味”、“学做五禽戏”、“阴阳五行卡牌游戏”活动为主的阴阳五行理论系列宣传活动,在实践中获得较好宣传效果及社会评价。特别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应该因人而异地采用符合各自兴趣的形式与方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博物馆应该适应内外因素的变化,根据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为观众创造富有科普性与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在继承的基础上设定新的发展目标,创造出更多老少皆宜、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

[1]汤尔群.《黄帝内经》五味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2):117-118.

[2]张淑君.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形成与发展——从马王堆导引图养生功法探研[J].搏击·武术科学,2010,7(9):78-79,92.

[3]师丹青.手机的新应用—基于移动终端的博物馆数字化升级[J].紫饰,2013,237:33-36.

罗月琴

猜你喜欢
阴阳五行卡牌客户端
收集卡牌
航空科普卡牌
解读新晋“顶流”
收集卡牌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基于Vanconnect的智能家居瘦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阴阳五行”并非不科学
“阴阳五行”并非不科学
阴阳五行思想对汉代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