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春爽 高 琳
小麦拔节期生长旺盛,对水分及养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适量的肥水供应可提高成穗、整齐度,增加亩穗数;可有效减少不孕小花,提高穗粒数;能够延缓后期叶片和根系衰老,提高粒重;可促进中上部节间伸长,形成合理株形和大穗。
1、春季墒情好、苗壮、尚未追肥浇水的麦田,应在拔节期前后浇第一水,并随浇水追施氮肥。拔节期肥水的时间,应掌握瘦地、弱苗宜早浇,肥地、壮苗宜晚浇的原则。追氮肥量要与底施氮肥统筹考虑,亩产500公斤左右的麦田,施用纯氮总量不宜超过15公斤。如冬前已施底肥纯氮7公斤,春季追肥应在7—8公斤。
2、早春因抗旱保苗需要,已浇过返青水的,如墒情不足,也应在拔节期浇水。早春浇水未追氮肥或氮肥不足的,应随拔节水补足氮肥量。起身期才浇水追肥的麦田,如追肥量充足且目前墒情较好,拔节期可以不施肥浇水。
3、播量较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拔节期肥水可以推迟到旗叶露尖,甚至推迟到孕穗期,追氮量也要相应减少,以控旺促壮,建议深施后覆土,提高肥效。
4月份是我省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形成的关键期。小麦在拔节期抗冻能力开始减弱,如遇晚霜冻会发生霜冻危害,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大。因此,应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预报,在低温寒潮到来之前,采用灌水的防御措施来抑制地温下降,防止晚霜冻害,减轻不利天气的影响。(如:去年4月份突降雪,部分地方小麦受害)。因预防不及发生冻害后,要抓紧时间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左右并浇水。浇水后根据墒情及时中耕,提高地温,促进根和分蘖生长。
小麦抽穗开花后是籽粒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小麦丰产有着重要影响,如水分不足,就会造成籽粒退化或胚乳细胞数目减少,降低粒数和粒重。开花后10天左右进入灌浆期,根系逐渐衰老,适应能力差,要求适宜的地温和水、气比例。因此,除了拔节期浇水或有较大降雨,墒情较好的麦田以外,一般麦田要保证浇好抽穗扬花水。保墒能力差的沙土地,必要时还要浇一次灌浆水。浇灌浆水要把握好时间,应在小麦扬花后灌浆初期进行,一般在5月10日前浇完灌浆水。浇水原则一般遵循“小水轻浇,大风不浇,无风抢浇”的原则。浇水时应注意,要节水灌溉,不要大水漫灌,对于不平整麦田还要防止积水。如大水漫灌,产生积水极易造成后期晚熟,千粒重下降,每次灌溉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
小麦生育后期植株重心上移,容易发生倒伏。小麦播期早、播量多、群体偏大的麦田,更应该注意预防后期倒伏。群体过大,追肥量过大,具有倒伏风险的地块一般不浇灌浆水。需浇抽穗扬花水和灌浆水的,浇水之前要根据天气预报,避免浇水后遇大风大雨(从灌浆开始,要避免三级风以上的天气浇水)。注意灌浆水一定不能浇的过晚,若在灌浆后期浇水,浇水遇风后会发生倒伏。为防止倒伏和便于机械收获,保证小麦高产优质,无论前期灌浆情况如何,收获前10—15天一定要停止浇水。
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根部吸肥和吸水能力下降,这时根据苗情,适量的进行叶面喷施,不仅用肥少,省工本,而且见效快,促增产。在前中期施肥的基础上,小麦抽穗到乳熟期,对于叶色转淡,有脱肥趋势的麦田,可以每亩用40—50公斤2%—3%的尿素溶液、2%—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以起到防止早衰、抗干热风的效果。尤其是在开花以后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溶液,对提高粒重的作用非常明显。对于叶色浓绿、生长旺盛、贪青晚熟的麦田,以喷施钾肥为主,150—250克磷酸二氢钾加水50公斤,每亩每次喷施50—60公斤。对有徒长现象、可能发生倒伏的麦田以喷施壮丰安为主,配合钾肥。每亩每次使用壮丰安30—40毫升,加水25—30公斤喷施。叶面喷肥可以与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结合,做到一喷多效,一喷综防。小麦叶面喷肥,应在无风的阴天或者晴天的下午4点至傍晚喷施为宜。
根据我县小麦品种和长势及气象因素和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植保部门预测,今年小麦病虫草害总体中等偏重发生,尤其是小麦蚜虫、吸浆虫、纹枯病、白粉病、均为偏重或中等偏重发生。叶锈病、赤霉病等如条件适宜也将偏重发生。小麦中后期是小麦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这一时期也是幼穗分化和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麦田多种病虫害发生的盛期。搞好这一时期麦田的病虫害防治,是小麦丰产的保障。因此,要及时关注植保部门的病虫测报,做到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中后期病虫害。为了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用药次数,要注意选用防病、杀虫、防倒伏、增粒重等多功能复配药剂进行防治,做到一喷多效,一喷综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