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 兰,于钦明,郑宏伟,杨 萍,毛振喜
(1.哈尔滨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培养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希望,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工作显得刻不容缓.良好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养成,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大学生在社会上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校园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能够极大的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效的改善现存于我国高校大学生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因此,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且极具价值的.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教育大都是片面的重视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培养欠缺极度欠缺,因此,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养欠缺的问题.其次,受经济市场发展的制约,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度的功利化,价值观与人生观等不正确,表现为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在集体活动中缺乏团结协作意识,在社会生活方面表现为社会责任感缺乏.面对如此严峻的高校人文教育工作发展现状,大力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怀显得极为必要.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大多数高校或多或少的都有意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大多数高校都了解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人文教育工作时大都过于功利化和形式化,多是开展到半途就不再重视或直接不再有下文.其次,高校作为培养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摇篮,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少有高校能够将学生的精神教育放在关键的地位,大多数关注教学的质量的提高,以成绩论学生,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精神引导,导致学生在个人的发展上缺乏方向性与目标性,阻碍了学生在人文精神等各方面的发展.
现阶段,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大都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主,而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工作却明显的不够重视.科学精神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而人文精神则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在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能力,两者对于大学生的发展都是同样重要不分先后的.然而,众所周知,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教育学生时,大都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阅读技巧等为主,以培养具备较强专业技能的人才为主要目标,但是却忽视了同时将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片面的注重科学精神的提高,导致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畸形.[1]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并最终脱颖而出,便开始极力的寻求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在现在的高校中我们不难看到考研热、考证热等现象,然而,从这些大学生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促使他们热烈追逐这些文凭证书的动力不是对科学精神和知识文化的热爱与对学习的享受,而大都仅仅是出于功利的考量,而对于人文主义精神情怀的学习与培养,却往往不够重视,由于人文精神所带给学生的益处与价值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过程才能反应出来,而受现代快节奏和急功近利思维的影响,我国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耐心去经历之一过程,导致学生放弃花时间、精力去长时间的培养人文精神,造成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贫乏,缺乏个人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各高校作为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高校对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高校的文化建设是否优良,决定着我国的大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较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因此,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对于实现一个高校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就目前我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来看,我国的高校普遍将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摆在学校发展的首位,过度的重视学术难题的攻克与研究,而在人文意识形态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却总是停滞不前,人文精神的学习与培养无法成为一种学习风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人文教育效果不佳.其次,为了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虽然部分高校在人文教育的工作方面有一定的转变,但是大多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却也只是浮于表面,大多数时候只是通过开办讲座活动、张贴简报等形式化工作来向学生普及人文主义知识,没有采取实际性的措施来有效的加强文化建设力度,最终导致高校的人文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教育方式大都是以讲座、课外实践活动及思政课等方式进行的,这种教育方式形式固定且较为单一,内容缺乏新颖,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得不到提高.其次,目前我国高校所采取的人文教育方式过于形式化,且大多数高校长期以来都推行一套固有的教育方式,缺乏创新与变革,无法良好的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人文精神的学习与培养中来,给高校人文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
针对目前存在于我国高校教育中,片面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问题,各高校应当以正确的体育文化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标,坚持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于人文教育并重的方针,有效的改善这一困境.首先,各高校应该在坚决贯彻国家教育政策的前提下,以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着眼于增强全体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的把握教学的规律,推动学生形成终身运动的思想,以正确的体育文化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其次,各高校的教育理念要逐步的转变,在校园体育文化下,学校及教师要积极的寻求自身教育思想与方式的创新,不能一味的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一批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保障.[2]
目前我国的高校生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价值观、人生观等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因此,在校园体育文化下,学生要以良好的体育理念来引领其参与体育活动与发展体育特长,从而为提高自我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学习与实践中,要学会积极的汲取里面的有益成分,从不屈不挠、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中学会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在团体体育活动的参与中提高自身的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同时,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学习与发展中,学生应该积极的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来开展学习活动,在充满体育文化氛围的环境下,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以全面增强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为了全面的加强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发展基础,各高校需要从体育文化建设制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首先,各高校需要在充分的把握当前体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符合高校体育发展实际的制度,以具备明确方向性的体育教育制度来引导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确保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顺利有序进行.其次,各高校要改变重学术研究轻文化精神课题发展的教育理念,重视体育文化的建设,通过设立体育运动俱乐部、体育发展协会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使得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成为一种时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使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集体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3]
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要与体育文化发展形式创新相结合,先进时尚的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更有利于提高高校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体育文化发展方式,各高校可以主动采取措施,开办大型的体育文化艺术节,以体育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大力发扬正确的体育观,弘扬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以艺术节所特有的趣味性与观赏性来吸引学生,鼓励学生互相团结合作,积极主动的融入到集体中来,在体育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普及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增强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严重,各高校应该积极的寻求有效可行的途径来改善这一发展困境,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重要动力,在各大高校的普及与推广是极具现实意义且有效可行的,因此,各高校需要在注重“人文”的基础上大力的进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以此最终实效增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为社会培育出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兼具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1〕黄亮.浅析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5(09):155-156.
〔2〕李跃,顾久贤.从人文精神视域探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2(29):79-80.
〔3〕孙彩丽.人文关怀下的高校体育文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5):1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