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哲邱敏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学校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郭哲邱敏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学校训是校园文化和校本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因缺乏资源意识及相关理论的不完善,中学校训中的德育资源常处于忽略及浪费状态。本文根据中学校训德育资源的特性和功能,尝试提出中学校训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中学校训 德育资源 开发利用
北京师范大学的顾明远教授认为:“校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凝聚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是从校风、学风的精神中提炼出来的。”[1]一所学校的校训是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广大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具备德育的功能和条件,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正确认识和开发利用中学校训德育资源,积极发挥其功能作用,对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并可以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的各种要素的总和。”[2]因此我们可以把中学校训德育资源的含义归纳为:在中学德育工作中以本校校训为基础,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德育任务和目标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作为一种重要的校本德育资源,校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级教育部门、学校“要充分发挥校歌、校训和校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3]开发校训中的德育资源、发挥校训的德育功能,成为一种国家层面的教育意识。
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教育实践中,资源具有其独特的属性。具体表现在德育研究中,中学校训中的德育资源除包含历史性、共享性、多样性等一般属性外,更具有待显性、文化性、激励性三种主要特性。
1.待显性,是德育资源的潜性特性。教育资源理论认为,要想成为一种资源,除了其固有的内在价值属性之外,还需要进入教育者、开发者的视野,并且有可能被恰当而充分地运用于教育活动中,才有可能成为教育资源。校训作为一种短句式的语言凝练,其蕴含的德育资源不具备显性属性。也正是因此,德育资源常被忽视或浪费。这种被动显露的资源特性,也决定了校训中的德育资源开发必须充分发挥开发者、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
2.文化性,是指校训用语常具有历史文化特色。我国中学校训一般从名人名言、历史典籍、时代术语中选择凝练。依托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结合时代价值倾向进行组合,成为了当今中学校训的主要结构形式。这些具备丰富历史文化特色的短句名言,使校训中的德育资源具有充分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属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校训德育资源开发利用中必须遵循文化传播、文化影响及文化育人规律。
3.激励性,包括正向鼓励和反向约束双向激励特性。校训一方面可以强化师生的学习、工作激情,引导成人成才,发挥正向感化和鼓励作用。另一面对各校师生的做人准则提出了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这种双向的激励作用,在引导师生学习工作、构建校园文化中常伴随文化传播而成为独具特色的校本文化“软实力”。这一特性决定了校训德育资源开发利用中必须注意过程和环节设计的双面影响。
中学校训德育资源的待显性、文化性、激励性三种特性,赋予了中学校训德育资源丰富的功能,如:文化陶冶功能、言行约束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主客体共生功能、差异竞争功能等。这些功能使得校训蕴含着丰富而充分的开发利用可能性,其中主客体共生功能、差异竞争功能是中学校训德育资源非常独特的关键功能。
主客体共生功能是指校训不仅对学生产生作用,而且是对全体教职工(德育工作者)的影响和约束,即作用对象双向性。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者和学生接受的规范要求大体是一致的,能够让学生在平等的原则下接受教育。同时,教师遵循要求,以身示范,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达到教育主体和客体共同发展。
差异竞争功能来自校训使用范围小众性的特点,即校训的作用对象为本校师生,其使用范围固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内。然而,在一个联系紧密的较大的社会群体环境里,不同的小群体之间不可避免的、经常的发生各种物质、精神和信息的交换。当一所中学的学生和另外一所中学的学生发生联系时,其各自校训带来的差异性凸显出来,提醒他们反思校训,强化校训规范,端正自己的言行。这种经常性的差异实际上带来了竞争,并在社会生活中不断重复,大大增强了校训作为德育资源的功能发挥效果。
全国大多数中学目前都已明确提出了各自的校训,并结合校本特色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开发和利用。常见的形式有:1.嵌入型硬广式宣传,即通过大量的石碑、石刻、铭牌、雕塑或大型电子屏幕宣传展示。通过较强的宣传广告渠道,硬性植入宣传理念。这种校训开发利用模式因操作简单,成为大多数学校的重要宣传方式。2.系列性综合式宣传,以校训产生的文化背景,名人名言,历史典籍为依托,开展校史展、校训文化月等活动,依托参与性强、互动性高的实践活动,拓展校训内涵。这种模式因受众广、趣味性强,正逐渐成为各中学文化节的主要模式。3.时政性运动式开发,这种模式常常受阶段性政策、方针的影响,根据不同时期的主题口号、主旨精神举办相应的运动、比赛。因政策、方针的多变性,此类模式常具有偶然性和间断性。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现阶段中学校训德育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缺乏主动开发利用的意识,大多数学校仅有校训,并没有对其深入挖掘。第二,开发利用方式单一,张贴、悬挂校训,对校训说文解字简单粗糙。第三,校训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吸引力。第四,校训不稳定,缺乏长期性,受个人和政策影响大。第五,校训资源与其他校园资源没有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关系。
中学校训德育资源事关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成长成才,开发利用校训资源的任务紧急而迫切。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校训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促使校训内化为师生员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建章立制巩固德育成果,从根本上发挥校训的德育育人功能,完成立体开发利用。具体来说,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1.结合校本实际,深化理论研究。“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4]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实践的一般方法。要搞好校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践,必须依靠科学的理论指导。要全面认识校训德育资源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各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制定开发利用校训的原则和指导思想。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当地人文社会历史条件、自身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开发方案。方案的制订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使其成为各校软实力中最稳定、最核心的因子。要重点研究在保持校训精神和开发利用方式相对稳定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结合时代精神,使校训精神既发扬传统又常用常新。要开发出适合青年学生,容易被理解、接受的校本理论体系,准确阐释校训精神,科学发挥校训德育功能。围绕德育任务,遵循德育规律,对校训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掌握校训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和特点,充分发挥其潜能。
2.拓展资源应用载体,促进德育功能内化。要想让广大师生员工把校训的德育功能内化,相应的教育实践平台和载体必不可少。常见的做法可参考:第一,拓展视觉识别系统,即以标准化的视觉识别标志强化宣传理念。表现在校训开发利用中可尝试,在楼道、教室、校内标志性建筑物等载体上铭刻校训文字,把校训作为校园文化景观点缀其间,营造校训主题文化环境氛围。第二,将校训写入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招生简章等重要文书,借助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板报画廊等多种宣传载体,以德育视角对校训的出处、宗旨和精神内涵进行广泛的宣传,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校训内涵。第三,通过开设校训论坛、校本课程,有计划地组织特色活动,如邀请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杰出校友或社会名人为师生员工做报告交流,介绍校训精神对其个人成长、事业奋斗的积极作用,以实际事例引导学生关注校训、欣赏校训、学习校训,从而提高认同感和践行力。
3.建章立制,保证校训践行。开发利用中学校训德育资源要注重工作制度建设,以制度固化成果,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水平。在开发利用中学校训德育资源中,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坚持从实践中来、指导实践的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校训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体系。实现德育资源开发利用人员有章可循、工作有据可依、进展有条不紊,打破以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弊端。利用科学高效的制度,协调各种要素,实现校园内外多种资源协调配合,共同促成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发挥制度的激励,惩戒机制,吸收学习先进成功的经验,吸取不良后果的教训,不断提高校训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化水平。
[1]顾明远.校训关键在实践[N].光明日报,2005-07-03(2).
[2]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原国家教委.中学德育大纲[J].人民教育,1995(4):12.
[4]列宁全集[M].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