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杨标
对外经济新闻报道框架分析
——基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的内容分析
廖杨标
随着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期,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加。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选择。在经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讲好中国故事,要深入分析其中的现实困难与不足。本文选取2014全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其关于“一带一路”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窥我国在对外经济报道中的现状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对外经济新闻报道提供参考与意见。
对外报道;框架理论;内容分析;“一带一路”;通融;话语体系;故事载体
[作 者]廖杨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在此契机下,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是一项由内而外、内外联动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要想实现顺利“落地”,必须想方设法统筹全民力量,而这首先有赖于做好“一带一路”的政策传播工作。如果“一带一路”政策传播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无法有效带动中国国内和相关国家内部的社会力量、民间力量。“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民意基础如果不够坚实,而仅仅是依靠政府力量,一定行之不远。与以往的国际经济合作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更加丰富,它不是仅仅着眼于签订更多的商业合同,它想要实现的除了道路、贸易、货币的“互联互通”之外,还强调政策沟通和人心相通。①赵明昊:《国外出现对一带一路宣传“审美疲劳”趋势,中国该怎么办?》,《澎湃新闻》,2015年8月18日。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研究对象。《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对外开放综合性中文日报。该报周一至周四、周六每日8版,周五16版,周日休刊。主要读者对象是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中国在各国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以及关心中国情况的各国朋友和来华旅游、探亲、学术交流、从事经贸活动的各界人士。
本文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每一篇新闻报道为一个分析单位。从新闻篇幅、新闻来源、新闻选题、新闻体裁、新闻视角5个维度对新闻报道进行框架分析。
(一)新闻篇幅
2014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丝路”“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为关键词的新闻主题报道共103篇,5月、6月、11月、12月是“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高峰期。5月、6月启动了“中国媒体丝路行”活动;7月举办了“媒体合作论坛”并举办了“共享丝绸之路”活动;11月、12月报纸也设置了“新丝路”专版并举办了“重走海上丝路”活动,一系列的活动都加强了对“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可见,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引起了媒体的足够重视,媒体也加大了对“一路一带”对外传播的力度。
(二)新闻来源
稿件来源是判断一份报纸真实性和权威性的有效工具,权威的稿件来源可以有效衡量一份报纸的可信度,也是一份报纸地位的有效证明。②滕慧:《不同定位载体上的经济新闻内容分析——以证券新闻报道为例》,《青年记者》,2012年第6期。通过对103篇关于“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80篇为本报或驻外记者采写,占全部新闻报道的79%;14篇由新华社供稿;1篇来自中国经济新闻报;1篇来自中新社;另外7篇评论性新闻由国内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投稿,而无一篇转载国外媒体和国外专家学者的新闻报道。虽然在2014年7月举行了“一带一路”对外传播媒体合作论坛,但是并未看到实质性的成果,未形成有效的对外传播合力。
在对外报道中,新闻来源单一,往往导致站在自身立场与视角单方面地自说自话。开展对外传播,不是我们关起门来说了算的,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内外话语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国内受众熟悉的话语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外受众。新闻来源的丰富与独特的新闻视角和新闻立场代表着不同文化、不同国度人民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单方面宣传,甚至是居高临下地表现出一种“以中国为中心、向他国施加恩惠”的心态,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三)新闻选题
通过对103篇新闻报道的分析,可将新闻报道的选题归类为区域要闻、事件新闻、人物报道、文化旅游、会议新闻五大类。笔者对103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在“一带一路”对外报道中,区域要闻和事件新闻是主要选题,大都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与城市的区位优势以及这些区域或城市如何对接“一带一路”,少量篇幅是对“一带一路”中企业与个人的报道,除此之外,则是一些对“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会议报道。
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仍然只是将其当作一件国家经济战略,大都是对我国取得成就的宣传,而少有将经济、政治、文化融合起来的报道。“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是习近平同志对于对外传播内容的高度概括。当前,国际舆论话语更多地采用经济、文化、娱乐类“软话题”,日益呈现“夹带式”政治传播的特点。①杨振武:《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人民网-理论频道,2015年7月1日。对外经济传播也仅是狭义上的经济传播,而是成为一种融合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传播要素的传播形式。好的新闻选题具有独特的新闻价值,尤其是在对外传播中,如何用融通中外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和故事载体进行传播成为对外传播的关键。
(四)新闻体裁
本文根据新闻体裁的传统分类,分类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系列报道、新闻评论五大新闻体裁。
研究发现通讯和消息类新闻占据新闻报道的绝大多数,除此之外,有6篇专家学者的评论文章,3篇人物专访报道,只有1篇深度报道。期间虽然有“重访沿海14城”“中国媒体丝路行”两次系列报道,但仍然只是各种消息、通讯等动态性消息的拼接,缺乏有质量的深度报道,读者对“一带一路”仍然只停留在历史上的认识,对“一带一路”只是一些表面的认识,而对我国将“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的国际与国内背景缺乏一个深度的了解,国家将如何具体践行“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与自身有哪些切实的联系?中国在“一带一路”扮演着什么角色等都需要深部报道给读者释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中国掠夺论”“中国不负责任论”“中国搭便车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不绝于耳,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偏见更是屡见不鲜②杨振武:《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人民网-理论频道,2015年7月1日。。所有这些困惑都需要深度报道给出解释,而不仅只是一些简单的动态报道,或某城某区域在“一带一路”中的优势宣传,甚至是一些充斥着“互利”“合作”“共赢”“共同体”这种大而化之的空泛报道,这将导致国内外受众对“一带一路”产生“审美疲劳”。
(五)新闻视角
本文将新闻视角主要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大类。研究发现,103篇新闻报道中,宏观叙事是主要方式。“一带一路”虽然是国家高层战略,但是其是一项由内而外、内外联动的合作倡议,如果只是停留在政府层面,将如空中楼阁。目前,国内民众对于“一带一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特别是民营企业不了解自己应如何作为。因此,如何将一个高层国家战略对接每一个普通人,成为“一带一路”落地生根的关键。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高度的政治责任,也离不开高超的专业技能,要改变“重主题轻主角、重体现轻展现、重论述轻叙述”的片面做法,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③杨振武:《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人民网-理论频道,2015年7月1日。。视野宏观但微观着手,打造融通世界的故事载体和融通文化的人格化符号,是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
对外经济传播虽然引起了我们的足够重视,但是新闻来源单一、新闻选题单一、新闻视角狭窄、新闻空洞而缺乏深度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外经济传播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传播,而更多地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等“软话题”,日益呈现“夹带式”传播的特点。做好对外经济传播要改变“重主题轻主角、重体现轻展现、重论述轻叙述”的片面做法,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打造融通世界的故事载体和融通文化的人格化符号是对外经济传播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