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阎明复回忆录》的史料价值

2015-03-20 19:55:01刘彦青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苏关系中苏重大事件

刘彦青

论《阎明复回忆录》的史料价值

刘彦青

《阎明复回忆录》反映的是几十年波澜壮阔而又风云变幻的历史,不同阶段的记录都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阎明复亲身经历的国际共运从全盛走向分裂的转折过程,以及中苏关系由“蜜月”走向冷战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回忆录首次公开了中苏关系部分史料,真实地再现了特殊时期的中苏关系,比较科学和全面地回答了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这是一部具有长远历史价值的回忆录,具有独特的文献史料价值。

阎明复;回忆录;史料价值

[作 者]刘彦青,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

记载历史,根本的目的还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阎明复回忆录》反映的是几十年波澜壮阔而又风云变幻的历史,不同阶段的记录都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阎明复亲身经历的国际共运从全盛走向分裂的转折过程,以及中苏关系由“蜜月”走向冷战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除了中苏关系的见证外,回忆录中记载的阎明复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改革开放后的创造性工作,作为一个侧面和剪影,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活新探索,反映了党和国家遭遇的重大曲折和灾难以及后来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这是一部具有长远历史价值的回忆录,具有独特的文献史料价值。

一、首次公开中苏关系部分史料,真实地再现了特殊时期的中苏关系

一部回忆录的价值,与撰写者所处的历史地位,包括社会关系、工作岗位、接触的人和事有很大的关系。阎明复是中共谍报英雄阎宝航之子,回忆录从阎明复的童年写到20世纪80年代,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但着墨最多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苏关系。众所周知,中苏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关系。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苏联那样,对中国国内的发展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阎明复回忆录》详细叙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全面学习苏联、苏联全面援助中国的历史。中苏两国在历史上的友谊是不能被遗忘的,更不能因两国曾经的不愉快经历而刻意抹杀这段历史。

阎明复曾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了10多年的俄文翻译,亲历了国际共运的转折历程和中苏关系由“蜜月”走向分裂的全过程,见证了中苏关系中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阎明复在这段时间经历的重大事件,不仅对中苏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时以及后来中国政治的走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甚至延续到现在。

正如回忆录自序中写到的那样:“写回忆录的初衷是,作为中办翻译,我曾在伟人们身边工作了十年,亲历了中苏关系从‘蜜月’到冷战的过程,想把那些历史事件真实记录下来。”①阎明复:《阎明复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15年,自序第1页。阎明复在工作过程中记录下了他所耳闻目睹的大量事实,通过他的记录,我们不仅知道了很多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了解到背后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不仅确证了很多事实,而且澄清了不少传闻。该回忆录饱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眷眷深情,其中许多有关国际共运和中苏关系的史料系首次公开。

二、首次比较科学和全面地回答了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

中苏两国从结盟到最后走向分裂,是冷战年代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对两国自身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国内外有许多论述,但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除了这个问题太大、太复杂以外,还由于许多内幕还不为世人所知,有些问题还处在敏感状态。探讨中苏关系破裂原因是个世纪性课题。

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下决心改善中苏关系。他委托原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组织研究中苏关系的历史,特别是研究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以便为苏共中央制定新的对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阿尔希波夫不负重托,组织众多苏联学者和当事人进行讨论和研究,最后形成一个《总结》报告。阿尔希波夫对中国非常友好,20世纪50年代任苏联在华总顾问长达8年之久,与中国老一代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翻译的阎明复,深得阿尔希波夫的厚爱和信任。1995年,阎明复访俄时,阿尔希波夫出于对中俄关系未来发展的期待,把《总结》报告的内容告诉了阎明复。《总结》报告的基本观点是:中苏关系破裂的主要责任在苏联,是赫鲁晓夫把意识形态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对中国施加压力造成的。江泽民主席在得知《总结》报告的内容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要求大家研究:“中苏分裂,中国方面有什么责任?”为了回答江泽民主席的问题,在阎明复的领导下,1997年12月和1998年4月,围绕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和中苏大论战,分别举行了两次大型研讨会。研讨会最后形成两个《纪要》,题目分别是:《对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的再认识》《如何认识60年代的中苏大论战》。总的结论是:在国家关系方面,苏联的责任更大;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的责任更大。仅从中苏各自参加讨论的人员构成来看,苏联的《总结》报告和中国的两个《纪要》无疑是相当权威的,结论也是比较客观和科学的。①阎明复:《阎明复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890-908页。《阎明复回忆录》把中苏两个方面的总结都收了进来,让过去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到的材料公之于众,从而引发更多的人去思考这些重大问题,这是《阎明复回忆录》又一重大贡献。

三、以个人经历为载体,反思和总结“文化大革命”历史

阎明复的回忆录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如实记叙了本人及其家庭在“文革”中受到的残酷迫害,也同样反映了当年那种荒诞的社会沉沦,反映了文明被野蛮挤压的不幸,反映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段曲折。从阎明复含冤入狱充满历史的回忆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个人命运、家庭命运和国家命运的相互交织、碰撞与融合。改革开放之后,阎明复全家如同其他无数个人和家庭一样,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些波澜起伏的历史过程,无论评价如何,都应该首先真实地记录下来,不能任意被“虚无”。因此,阎明复对于自身和家庭经历的记载,无论在历史的实际进程还是文本载体中,都同样是宝贵的。

当年的中苏论战,不仅如阎明复所说,是“文化大革命”的序幕,而且实际上是“文化大革命”的直接动因。②阎明复:《阎明复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10页。由于受保守僵化体制观念的束缚,把世界潮流的发展变化误认为是“修正”“复辟”,并将所谓的反修斗争引入国内,要搜寻和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终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找出这种内在的逻辑,不仅对于解读当年的历史,而且对于吸取教训、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确保国家继续走“新路”,不走“老路”和“邪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阎明复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我们已认准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就自觉地走下去”。“党际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应该坚决奉行并坚持下去”;二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国,以大国自居,不能在别人面前称霸。”③阎明复:《阎明复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22页。这就更加体现了一个过来人的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值得我们仔细掂量。回忆录中关于“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虽主要是个人与家庭的,但也不失典型意义,是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提醒人们要认真反思。

该回忆录观点和评论比较客观、公正,有比较高的宏观视角和深入的分析。书中所涉及的所有重大事件、人物和观点,都经过集体研究并多方征求意见,尽可能地避免了主观性和片面性。在写法上,较多介绍事件经过,较少空泛无据的评论,而是尽可能地为历史研究提供素材。事实描述比较准确,材料取舍详略得当,既没有过多渲染个别事件、人物,也没有空泛无据的夸大、吹捧、抬高或贬低。正如书中所说的,这本回忆录的主要任务,是记载自己对于历史的见证。至于是与非,应该留给读者和历史去判断。作者作为历史事件的重要的目击者和当事人,便大大增加了该回忆录的真实性、史料性和权威性。回忆录不仅为研究者和后人提供了丰富准确的史料,为长期从事党史和外交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且还提供了见证人和当事者的感悟和思考。这对于后人了解我们国家、民族的历程、是非曲直、经验教训,前辈的经历、心路历程是不可或缺的。

猜你喜欢
中苏关系中苏重大事件
抗战时期乌苏里江边的中苏情报站
文史春秋(2017年9期)2017-12-19 12:32:14
解放战争时期中苏关系演变原因分析
世纪桥(2017年6期)2017-07-25 15:50:52
本周重大事件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党史文苑(2016年11期)2016-09-10 07:22:44
20世纪以来苏联西北援华物资通道研究综述
商(2016年22期)2016-07-08 13:56:05
浅析重大事件中的新闻策划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1
抗日战争时期中苏关系的历史走向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1:46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28
驳“经济问题政治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界对中苏分歧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