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网而生的编校切片
——以两段文稿编校为例

2015-03-20 19:55:01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1期
关键词:编校中华书局诗经

王 珍

依网而生的编校切片
——以两段文稿编校为例

王 珍

互联网对传统出版流程影响很深,编校工作细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出版转型年代,如何从细微的编校工作中探寻整个出版、传播行业中变与不变的因素,并探讨、研究、解决诸多的职业困惑,是广大从业同仁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拟从日常编校工作入手,以呈现、探讨职业切片的方式,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粗浅的文本。

互联网;编校案例;疑惑

[作 者]王 珍,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一、习作缘起

互联网对我国出版的影响,也就十多年的事,我们都还在由原有的出版结构和流程向新兴的出版方向点滴融合、转身的路途中。本文拟以两个小校例,记录、呈现出版转型年代,普通文案编辑日常的两个工作切片,并就正被互联网改变着的编校工作做些散论,提出些疑惑,以期给深陷超负荷工作中的诸多编辑同仁们一点小小的参照。

二、两个编校工作切片

(一)切片一

1.原稿。

一份小学生低年级的习字教材,正文之外,页脚做装饰和点缀用的一段诗文,字号很小,并不起眼,照录原稿如下:

【智慧树】名句:小雨轻风落糠花,细红如雪点平沙。——陈独秀

2.编校过程。

初读,无错字,却起疑:“糠花”何解?乡村扬场筛糠皮么?但“小雨轻风”,怎么会如此天气扬场?署名“陈独秀”,也令人警觉:有没有可能张冠李戴?网络年代,作者写稿,快捷键复制、粘贴,方便、高效,却也因此导致讹误辗转相引的现象比比皆是。猜测:这处文字,应该是来自网络。

何处来,就往来处去查。将诗句输入百度搜索框,果然满屏的“糠花”。但细览处,就发现有质疑、纠错链接,显示应该为王安石《钟山晚步》中诗句:“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可以按照链接资料直接改掉原稿,完成编校么?答案是否。互联网海量的信息,鱼龙混杂,即便有纠错分析,即便纠错帖中言之凿凿,从信息的准确度而言,依然可疑。因此,需要找王安石的相关作品集核查。

先网络查得宋人李壁笺注的《王荆文公诗笺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扫描电子本——古籍类,中华书局的本子自然是比较可靠的。但繁体竖排,标题密密麻麻,也无索引,花了半天时间,未找到此诗所在。于是再搜,得李之亮《王荆公诗注补笺》扫描电子本,巴蜀书社2002年1月1版1次。简体横排,虽也无索引,但行列清晰,查找还是方便多了——翻目录40页,查到《钟山晚步》在此书卷四十三,正文第820页。原诗如下: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注①就是针对“楝花”的,照录:

《东皋杂录》云:“江南自初春至初夏,有二十四番风信,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唐人诗曰:“楝花开后风光老,梅子黄时雨气浓。”⊙晏元献诗亦曰“二十四番花信风”是也。〔补笺〕楝,落叶乔木,四五月间开淡紫色小花,味清香。《淮南子·时则》:“七月官事,其树楝。”高诱注:“楝实秋熟,故其树楝也。”

据此可定,的确为“楝花”,作者王安石。但是,并不能到此为止。李之亮先生是知名的宋代文献学专家,其补笺的文稿自然权威,不过有没有可能,巴蜀书社这本子出现编校问题,诗句中错讹一两个字呢?回头再查中华书局版《王荆文公诗笺注》,同样在卷四十三,正文五七二页,繁体竖排夹注,两厢对校,除少了李“补笺”内容以及标点符号使用差异外,其余一字不差。终于踏实改定。

(二)切片二

1.原稿。

一份高校教材样稿,古诗文读本,选《诗经》名篇《蒹葭》,对诗题注释如下:

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2.审读意见。

此段注文,估计又是网络“荡”来。仔细审读,得如下意见数条。

①先用网络所得周振甫先生《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7月1版1次)扫描电子本核查原文,第181页诗后有注文:

《毛诗序》:“《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虽然周先生此版译注本目录中“蒹葭”错为“兼葭”,也不能肯定此处引文是否完全准确,但周先生为编辑大家,引用文献应大体可信,引文照改,尤其注意引文中标点的使用,“蒹葭”二字加书名号。如责编有闲暇,欲深究,可再查《毛诗正义》等文本核原文。

②《诗经通论》,网络可得中华书局1958年12月1版1刷扫描电子本。“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句出自此书,然该版第141页原文为:“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样稿断引,尤其“之”字的意思被改变,如此处理不可取,应该用原文替换,于稿件表述并无不妥。

方玉润所著,应为《诗经原始》,书名号内无单书名号,由网络得中华书局1986版李先耕点校本可证。样稿中,按顺序,“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按说应引自此书,但遍寻无果,且无法确证引文正误。查此版本第273页,有句:“周之贤臣遗老,隐处水滨,不肯出仕。诗人惜之,托为招隐,作此见志。”可与作者商榷,以之替换无据引文。虽说“忌无知妄改,改必有据”是编校原则,但网络年代,也不可一味拘谨墨守。

③文史类书稿,人名差错不易察觉。此段注文出现人名7个,需注意一一核查。前2位可查无误,再查后5人,用“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做关键词百度搜索,首页显示10条链接,均如此,似无误。但此处自当生疑:资料如此高度一致,正显示辗转相引之网络特性,讹误即在其中矣!于文史涉猎稍深者,首先可判断,“高亭”当为“高亨”,“亭”与“亨”,形近致误。高先生为古文字学家和古籍校勘考据专家,曾师从梁启超、王国维,其著作中有《诗经选注》和《诗经今注》。其余四人,虽名不彰显,但置换关键词,用“《诗经》+姓名”方式一一搜索判别,可知“蓝菊有”当为“蓝菊荪”之误,蓝早年师从郭沫若,著有《诗经国风今译》。其余三人,杨任之有《诗经探源》《诗经今译今注》,樊树云有《诗经全译注》,吕恢文有《诗经国风今译》,姓名无误,且均为《诗经》研究专家,符合原稿意。

三、小结与疑惑

(一)小结

两则校例,可以感受到被互联网所改变的编校工作流程。

首先是信息的获取和核查,突破传统出版过程中“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藩篱,一网在手,信息尽有,无论作者、编者还是读者,在当下,都从网络中获益匪浅,创作、编辑和阅读的过程与速度,都因此发生着变化,且对网络产生深度依赖的症状。

其次是因为便捷,导致信息的植入与传播,同质化程度很高,错讹也相应地同质传播的概率更高,网络中海量信息鱼龙混杂,需要创作和编辑人员认真筛选和加工。

最后,我们可以延伸发现,无论未来的出版形态如何变化,图书载体形式如何更替,但出版对知识和文化的选择、整合、传播和积累功能,会一直存续,而且因为信息的唾手可得与汪洋成海,对加工、处理信息的人员(或许,以后“编辑”也会改称呼?),专业化要求程度更高。

(二)疑惑

从这两则小小的校例中,我们或许也可以生发出一些从业疑难和困惑。比如,因为信息获取、组合的便捷性,创作和编辑的边界是否会日益模糊?甚至思想创造者和信息筛选、加工者身份完全叠加?如果是这样,怎么能保证被传播信息的创新性与高水准?

[1]陈昕.传统出版社转型发展的必然性——数字网络环境下传统出版社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之一[D/OL].(2015-07-03)[2015-07-16].http://www.bookdao.com/article/94414/.

[2]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李之亮.王荆公诗注补笺[M].成都:巴蜀书社,2002.

猜你喜欢
编校中华书局诗经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青年生活(2020年23期)2020-08-04 10:42:28
诗经
天津诗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12:16
现代诗经
诗歌月刊(2019年7期)2019-08-29 01:46:46
现代诗经
诗歌月刊(2019年8期)2019-08-22 08:45:00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传媒评论(2018年10期)2019-01-17 01:33:34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建筑史话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学术界(2015年6期)2015-02-25 10:41:10
On the Resurrection of Humanity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Jian’an Period
学术界(2015年4期)2015-02-25 07:05:28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
小说月刊(2014年2期)2014-04-18 14:06:39